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救救亞馬遜!7萬多起火災,超50萬公頃森林被毀……巴西總統一句話把人氣哭

救救亞馬遜!7萬多起火災,超50萬公頃森林被毀……巴西總統一句話把人氣哭

圈哥今天早上醒來,被亞馬遜雨林失火的一條新聞給驚到了。

來源:BBC

據英國衛報報道,歌手A妹Ariana Grande在Ins上提到,截至巴西當地時間8月21日,亞馬遜已經持續燃燒了16天

圖:Ins

以上2圖:路透社

濃煙陸續籠罩了朗多尼亞州、帕拉州和馬托格羅索州等各州,城市彷彿從白天進入黑夜...

圖:girlfirend

以上2圖:太陽報

圖:Twitter

大家也可以戳視頻,感受下火災現場

視頻:中新網

在持續燃燒16天後,BBC、CNN、路透社等外媒才開始相繼對此展開報道,報道稱亞馬遜火災數量創了歷史新高

圖:BBC

圖:CNN

據BBC報道,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INPE)數據顯示,在今年1月到8月期間已經監測到發生了74000起以上火災。

而路透社給的數據卻是這個

明明都是INPE給的數據,咋還不一樣?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圖:路透社

根據統計,今年火災比2018年同期增長83%,創下自2013年以來的新紀錄。

圖:BBC

BBC還提到,據不完全統計,素有「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目前已有超過50萬公頃的森林被毀,這個數字著實令人心痛。

圖:路透社

對此,不少人憤憤不平,Twitter上有超過70萬網友主動發起#prayforamazonia 的話題——

「亞馬遜燃燒了16天,我竟然現在才發現」

「亞馬遜已經失火16天,

大家卻還在想著拯救蜘蛛俠」

「為什麼燃燒了16天之後

才有媒體開始報道?」

以上3圖:Twitter

國內網友也坐不住了,在微博上紛紛發聲

以上4圖:微博

亞馬遜火災緣由

那麼,火災到底是怎麼引起的呢?

據環球網報道,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在8月21日的講話中稱,火災是由市區資助的非政府環保組織引起,因為他們想藉此要錢…

?

來源:BBC

圖:環球網

然而,中外網友們對總統這個解釋似乎並不買賬——

「他瘋了吧」

「哦不!第二個特朗普出現了!」

「他只在乎利益不管其他的」

「只是個聲明罷了,又沒什麼證據」

「現在重點是怎麼滅火,不是互相指責」

「沒人在意什麼權利政治關係,

滅火才是第一位!」

以上6圖:Twitter

國內網友則認為總統的聲明就是想甩鍋而已

以上4圖:微博

亞馬遜起火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據BBC報道,相關科學家表示,自總統1月份就職以來,熱帶雨林面積加速虧損。

其中就部分原因就和巴西總統博索納羅鼓勵農民伐木、開發雨林,為牛群創造新牧場有關。

圖:路透社

對此,Twitter上也有網友直接指出

「自總統上任後,由於伐木開礦

導致的火災數量劇增」

「明明是他鼓勵農民伐木才導致的」

以上2圖:Twitter

為什麼伐木也容易導致森林火災呢?

因為林業工人操作的割灌機、伐木機等機器,很容易因為違反操作規程導致機器漏油。再加上全球變暖後,旱季時期土地溫度比以往更高。一旦出現火花、並沒有及時處理火源,很容易造成森林大火。

據路透社報道,火災雖多發生在亞馬遜地區的乾旱季節,但INPE研究員Alberto Setzer則表示,「今年亞馬遜地區的降雨量沒有任何異常,僅略低於平均水平,因此,將乾旱季節歸為失火原因並不準確」。

圖:Global News

其實,早在今年7月20號,INPE就發布數據表示,亞馬遜雨林的砍伐量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8%。但截至目前,所有起火原因均只是猜測,還未有任何官方發布的具體說明。

圖:BBC

下面圈哥帶大家看看亞馬遜雨林本來的樣子

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700萬平方公里。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

圖:獨立報

作為全球最大的雨林,亞馬遜是減緩全球變暖的重要碳儲存地,創造著世界20%的氧氣、20%的淡水資源,擁有約300萬種動植物,是名副其實的「地球之肺」和「動物王國」。

圖:每日郵報

然而由於開發不當和保護不力,雨林面積正在急劇減少。如今,它每分鐘正以6個足球場面積在消逝...

圖:路透社

第一場冰川葬禮

近年來,隨著亂砍濫伐、全球變暖,越來越多的自然遺產正在和我們作別。8月18日,冰島為名為Okjokull的冰川舉辦了一場葬禮,悼念首座因氣候變暖而消失的冰川。

圖:BBC

這是場儀式,但更是場警醒,碑文是寫給未來的一封信

「Okjokull是冰島第一座消逝的冰川。未來200年,冰島所有的冰川都將遭遇相同命運。這個紀念碑的設立是為了表明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也知道該做些什麼,但只有你知道我們真的做了這些。」

圖:Twitter

據BBC報道,冰島每年損失約110億噸冰,目前大約有400個冰川處於危險之中。據科學家預測,2200年冰島冰川或將全部消失...

圖:BBC

國內外正在消失的自然遺產

其實,國內外還有自然遺產由於種種原因正在慢慢消逝,下面圈哥帶大家看一看

國外

I死海

死海是全球海拔最低湖泊,有「世界的肚臍」之稱。

圖:每日郵報

如今,由於採礦作業,每年會有超過750萬立方米的海水要從死海里被抽出來,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2米,水面縮減超過1/3,6500個天坑散落各處,一種極端預測是「死海可能在2050年乾涸」。

I乞力馬扎羅山

乞力馬扎羅山被稱為「非洲屋脊」,海拔5895米的它,被稱為非洲的「珠穆朗瑪峰」。

圖:Evening Express

近年來,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乞力馬扎羅山的下雪區域正在逐年減少。據科學家預測這積雪將在2060年消失。

I剛果盆地

剛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匯聚了1萬多種植物, 400多種珍稀哺乳動物,1000多種鳥,200多種爬行動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

圖:Greenpeace

由於採礦、違法伐木等原因,剛國盆地的面積正在以平均每年10英畝的速度縮減。據聯合國透露,如果不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保護,到2040年將有2/3的森林、奇花異草和野生動物會滅絕

國內

I洱海

雲南洱海是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我國第七大淡水湖,古時「洱海月」為大理四大美景之一。

圖:新華網

據央視網報道,從2005年開始,洱海濕地公園情人湖水域即被開發商以建酒店為名開發別墅,將之全部填埋。

填埋事件經媒體曝光後,別墅開發項目被叫停,但由於還原情人湖在技術、經濟和時間的成本耗費巨大,預計需投入20億元左右。相關部門決定採取增加綠地、建設廊道等補救措施...

總之情人湖已經回不來了...

......

不管是亞馬遜火災無人報道、政府甩鍋,還是上述自然風光逐漸消失卻無人維護,人類的「視而不見」真的合適嗎?

如果人類繼續無動於衷,之後「被毀滅」的,可能是我們自己...

(英倫圈綜編,編輯:yumeng,參考:BBC,CNN,路透社,太陽報,每日郵報,Twitter,新華網,中新網,環球網等,圖片除標註外均來源於網路,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穿了這麼多年運動鞋,居然不知道最後的小孔要這樣用
驚!40度高溫可能致使巴黎聖母院倒塌……

TAG:英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