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說克隆就克隆,你們問過貓的意見了嗎?

說克隆就克隆,你們問過貓的意見了嗎?

就在昨天,8月21日,我國首隻商業克隆寵物貓「大蒜」滿月了。

「大蒜」是一隻經代孕貓自然分娩的英國短毛貓,與被克隆的貓咪同名,目前非常健康。而大蒜的誕生, 意味著我國在克隆領域邁進了一大步。

然而克隆技術的進步,並不代表它就已經不受到非議了,更何況這還是首隻」商業克隆寵物「。

人民日報微博報道我國首隻自主培育克隆寵物貓,大蒜滿月

自1994年第一隻克隆羊的誕生,克隆技術確實一直在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服務。

然而,2018年,美國人道對待動物協會(PETA)對我國克隆猴的試驗提出了強烈譴責,其副主席凱西·圭勒莫發表聲明說:「克隆是一種恐怖表演,是浪費生命和資金,而且這種試驗造成的痛苦無法想像。」

那麼,為什麼有人要克隆自己的寵物?而我們為什麼要反對克隆寵物呢?

克隆寵物的背後

克隆自己的寵物,究竟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從頭說起。

我愛他,我恐懼面對失去它的悲傷

沒有養過寵物的人,可能很難理解與寵物共度數十年光陰的人對寵物的深情。寵物對他們而言,不僅是消磨時光的玩伴,更是承載著家庭記憶的家人。它們的離去,給主人們帶來的痛苦,甚至不亞於親朋好友去世所帶來的痛苦。

這時的人們會體驗到強烈的悲傷,而悲傷本身並不是一種好的情緒體驗,人們會本能地恐懼這種消極的情緒體驗,並想要逃避它。

所以當有人提出一個看起來可以讓寵物重新回到身邊的方法時,有的主人難免會動心。

我想擁有這一關係中的全部控制權

當陪伴多年的寵物去世時,主人除了感到悲傷之外,還會深刻地感受到控制感的喪失,這一點比悲傷更難讓主人承受。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的主人說:「我從沒想過它會突然離開我」,這裡表達的就是控制感的喪失。

控制感是人的安全需要的最高層次。心理學家Shapiro 和 Astin (1998) 認為:

人類最大的恐懼之一就是害怕失去控制,人類最強的動機之一就是擁有對我們生活的控制,獲得並保持一種控制感。

而寵物的去世會讓人深刻地感受到這種控制感的喪失,為了抓住這種控制感,不讓它喪失,主人們會讓自己相信:克隆,會讓它重新回到我身邊。

你們看我多愛它,我有能力留住它

克隆一隻寵物,平均需要花費25-50萬人民幣不等。比如這次克隆大蒜,大蒜的主人就花費了25萬。

對於大部分寵物主人而言,給寵物購買專用的寵物糧,購置罐頭、小零食來加餐,給它們購置舒適溫馨的窩,或者買小玩具逗它們開心,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正常開銷。還有些寵物主人願意花幾萬元為寵物治病,這些付出,都是主人對寵物的愛。

但是,為了寵物,花25-50萬人民幣,對於絕大多數寵物主人來說,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當寵物即將離開的時候,花這麼多的錢來克隆它,也是想要向自己或者別人證明或者炫耀:「你們看,我多愛它,我對它的愛是無條件的,我有能力留住它!」

沒有了它,我不再是原來的我了

當主人想到陪伴多年的寵物可能會離開時,「沒有了它,我的生活會怎麼樣?我還是原來的我嗎?「這樣的疑問會湧上心頭。從這一疑問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的心理安全感受到了挑戰。

所謂的心理安全感 (psychological security) 是決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

當寵物離開,作為寵物的主人的身份感會受到威脅,心理安全感開始受到動搖,人們往往會感覺到焦慮和不安,迫切地想做些什麼來讓生活回到原來的樣子,甚至會為此失去平日的理智。

由此可見,克隆寵物的背後,其實是人們身上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而心理上的問題,能僅僅靠克隆就解決嗎?

為什麼要對寵物克隆說不?

為什麼我們要拒絕克隆寵物?因為寵物克隆並不能根本解決其背後的問題——

克隆寵物無法讓寵物回來

克隆寵物,是通過複製原來寵物的基因組來實現的,克隆寵物與原來寵物更像是雙胞胎。

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同父同母、一窩出生的毛孩子,有時候樣子會大相徑庭。實際上,在接受採訪時,克隆寵物的主人也表示,跟原來的大蒜長得並不是一模一樣。

由照片中也可看出,克隆的大蒜(左)與大蒜(右)長得並不完全一樣

科學家們也表示,即使基因組一模一樣,寵物的長相、花紋也不能保證做到一模一樣,至於性格,變數就更大了。

對於寵物主人而言,他們的寵物之所以珍貴和獨一無二,是因為他們一起相處過的這段時光,是他們之間獨特的情感流動。

電影《一隻狗的使命》中,小狗貝利在一次次的重生中,最終回到了主人身邊,這時,現在的貝利和過去的貝利體型、毛色、樣子已經完全不同,甚至它已經不叫貝利了,但是,當它重新和主人一起玩起獨屬於他們倆的那個遊戲時,主人仍然認出了它,那一刻,觀眾們也流下了感動的熱淚。

克隆,並不能讓寵物回來,但是,愛,可以讓寵物永遠活在我們的生命中。

容易引發倫理方面的問題

科學史上的第一次克隆動物,發生在1952年,羅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馬斯·J·金成功地克隆了北方豹蛙:35完整的胚胎和27蝌蚪104個核克隆成功。

在接下來的半個多世紀中,克隆技術其實一直在實驗室里發展著。貓這一品種,在2001年就已經能夠被克隆出來,但為什麼一直沒有投入商業化運作中呢?這其中存在著倫理方面的問題。

如果有人說,我的家人去世了,我想用克隆技術讓他回到我身邊,一定會有很多人站出來說,這是不符合倫理的。那麼,為什麼寵物克隆走向了商業化,大家卻開始猶豫了呢?

其實,克隆動物到克隆人,離的並不遠。而如果克隆技術通過克隆寵物這個點,合法地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社會,這種風險即將大大增加。

許多科幻電影已經提前預警了這一點,如果沒有倫理去限制科技的發展,人類就會走向毀滅。

無法與過去的寵物好好告別

選擇克隆寵物,來假裝自己心愛的寵物還會回到自己身邊,其實是對告別的一種逃避。

我們與寵物共度了如此多的美好時光,也許我們見證了他們的眼睛從初生時的混沌變成後來的湛藍,也許他們見證了我們第一次為人父母,也許我們見證了他們從巴掌大小的毛寶寶長成一隻毛胖子,也許他們見證了我們的每一次輾轉反側和欣喜若狂。

我們曾經花那麼多的時間去了解他們的習慣,他們也花了那麼多的時間來陪伴我們、逗我們開心。我們都值得去好好地互相告別。

告別,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告別,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好好告別的這個過程,會給我們的關係畫上完滿的句號。

這時候,即使寵物離開了,寵物帶給我們的這份感情和愛,也會永遠地埋藏在我們的心裡,成為我們心靈的力量。

但是,克隆寵物則會讓主人逃避掉「告別「這個階段,這時候,主人不僅逃避掉了告別時伴隨的哀傷和不安,而且會將這份哀傷和不安與過去那些美好的時光相連接。

當克隆寵物無法符合自己的期待時,主人們對過去寵物的每一次回憶都將成為一把利刃,插向自己的心臟。

對克隆寵物來說不公平

在克隆寵物的過程中,克隆寵物自身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是不能被忽視的問題。

一般來說,克隆寵物比一般正常寵物要老得快。與常規繁衍的寵物相比,克隆寵物的後代有更多健康問題,容易生病。

而且,在克隆寵物的過程中,要製造出很多胚胎來備用,克隆產生的胚胎不會一次就成功孕育。這其中的痛苦,都可能要由動物來承受。

為了滿足一己私慾,讓寵物承受這些痛苦,對寵物來說是不公平的。

大蒜與代孕貓媽媽,我們並不知道貓媽媽在實驗背後承受了些什麼

除此之外,克隆寵物對於主人而言,實際上就是原來寵物的「替代品」,是完全為了滿足主人的願望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主人選擇製造它們的原因,就是為了讓它們與原來的寵物一致,如果稍有不一致時,主人就會很容易產生失望的情緒。

在接受採訪時,克隆寵物的人們都無一例外地表達了「希望與原來寵物一模一樣」的想法,這對克隆寵物而言是不公平的。

以後面臨分離時將更加痛苦

由於克隆寵物比一般正常寵物要老的快,再次的分離會比預想中來的更快一些。

當我們在嘗試用克隆寵物,來逃避與原來寵物的分離時,我們看似逃避掉了分離的苦痛,其實這一苦痛仍然被記錄在了我們記憶感受的右腦中,當以後有類似的事件出現時,這一部分的苦痛將加倍地捲土重來。

這一現象,心理學上叫做「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汶川大地震遺址,時間並不能治癒傷痛,PTSD需要專業人士進行心理干預

當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半年後,曾出現自殺小高峰。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當時間過去,悲傷並沒有淡去呢?

這是因為很多人在地震時封閉了自己的情感,可當這樣封閉情感的階段一結束,這些創傷帶來的痛苦會加倍地湧上來,直到被吞沒。

同樣,如果用克隆寵物來封閉自己失去寵物的傷痛,當克隆寵物也走向生命盡頭的時候,主人會感到更加痛苦。

克隆寵物,是出於對寵物的愛和不舍,但是克隆寵物,並不能讓寵物回來,還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觸犯倫理道德,無法學會告別,是否尊重寵物等等,而這些問題,都是熱愛寵物的我們不願看到的。

那麼,面對我們心愛的寵物,也許,下面這五句話比克隆寵物技術更能幫助到我們:

謝謝你,

陪我走過美好的時光。

我原諒你,先離我而去了。

請原諒我,不能繼續陪伴你了。

我愛你,

再見。

References:

[1] 馬斯洛著, 許金聲等譯. 動機與人格[M]. 北 京: 華夏出版社, 1987

[2] 沈學武, 耿德勤, 李梅, 胡燕, 趙長銀, 黃振 英. 不安全感自評量表的編製與信度、效度研究 [J].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5, 14(9): 856- 857

[3] 吳航洲, 李崢. 乳腺癌病人疾病不確定感的 研究進展[J]. 中華護理雜誌, 2005, 40(5): 389- 390

[4] Mishel, M. H. Uncertainty in illness[J]. Jour- 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1988, 20(4): 225- 231

[5] Liberzon I , Taylor S F , Amdur R , et al. Brain activation in PTSD in response to trauma-related stimuli[J]. Biological Psychiatry, 1999, 45(7):817-826.

[6] 高偉娟. 對控制感的心理學理解——控制 感研究述評[D]. 長春: 吉林大學, 2005

[7] 胡三,工作不安全感的研究現狀與展望 [J]. 心理科學進展, 2007, 15(6): 938- 947

[8] 於國慶. 大學生自我控制研究[D]. 上海: 華 東師範大學, 2004

[9] 於世剛. 確定感、安全感、控制感——人的安全需要的三個層次[J]. 社會心理科學, 2011(2):3-8.

[10] 徐唯, 宋瑛, 梁愛民, et al. 特大爆炸事故倖存者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初步研究[J].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09):603-606.

[11] Cooney, Kathleen. Offering hospice care for pets:[J]. Veterinary Record, 2015, 177(11):i-i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犬一話 的精彩文章:

小佩貓窩悲劇的背後,智能寵物產品的未來

TAG:一犬一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