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口苦、口甜、口酸、口臭?4個實用中醫經典藥方,比什麼都管用!

口苦、口甜、口酸、口臭?4個實用中醫經典藥方,比什麼都管用!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自學」:找不到好中醫?岐黃原創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

回復「腎虛」:10人9腎虛,常見補腎五大誤區

回復「減肥」:10秒減肥操,效果好到爆!

回復「音樂」:聽中醫專屬五臟音樂就能調和養生、懶人必備

常常有人說:「你口味真重!」

但你知道嗎,口味重,有可能是病,得治!

看著滿漢全席,吃進嘴裡卻覺得酸溜溜的,口酸 ;總感覺嘴裡甜滋滋的,即使喝白開水也覺得甜,口甜;張嘴就「臭氣熏天」,熏得人夠嗆,尷尬的局面,不敢與人交流,口臭;吃甜亦覺苦,味蕾好似失靈,口苦……

種種「重口味」,讓很多人不敢張嘴,該怎麼治?別怕,中醫教你不再「重口味」!

口苦(像食用了苦瓜)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口苦,與肝有直接關聯。

肝失疏泄導致肝陽亢盛,日久化火,火迫膽汁妄行上逆於口而苦。

口苦,兼有頭痛、眩暈,苔薄黃、脈象弦數等癥候。

方葯選用

龍膽瀉肝湯,此方有清熱疏肝解郁的功效。

龍膽草15克,柴胡、澤瀉、車前子、木通、當歸、梔子各10克,生地、黃芩各12克,甘草8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在日常生活中適宜食用綠豆湯、菊花茶等食物,少吃煎炸、辛辣燒烤食品。保證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愉快的心情。

口酸(像食用了山楂)

圖片來源:攝圖網

「肝熱則口酸」、「脾胃氣弱,木乘土位而口酸」。

01

肝熱

口酸,甚則口舌生瘡,脅痛,易怒,或面赤眩暈,大便干,小便黃,舌苔薄黃,舌偏紅,脈弦稍數。

方葯選用

柴胡清肝飲,此方有疏肝清熱的功效。

柴胡、青皮、甘草各4.5g,枳殼、梔子、木通、鉤藤、蘇梗、黃芩、知母各9g。

日服2次,每日1劑,水煎服。

02

飲食內停

口酸噯氣,納呆惡食,脘腹痞悶脹滿,大便或結或溏,或便下不爽,舌苔厚膩或黃,脈滑有力。

方葯選用

保和丸,此方有消食導滯,和胃降氣的功效。

保和丸已經是運用廣泛的中成藥了,在各大藥店都有售賣。

口服。每次1~2丸,一日2次;小兒建議食用兒童款保和丸。

03

脾虛肝乘

口酸,噯氣太息,食後脘痞腹脹,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苔白,脈細弦或弦緩。

方葯選用

左金丸與六君子湯加減;此方有健脾和胃,兼以平肝的功效。

黃連、吳茱萸、茯苓、白朮各10克,人蔘、甘草各8克,陳皮15克。

日服2次,每日1劑,水煎服。

日常生活中,口酸的患者不宜進食辛辣、煎炸等燥熱食品,適宜食用枸杞、菊花、党參、淮山藥等葯食同源的食物來達到泄熱、健脾補肝的效果。

口甜(像食用了甘蔗)

圖片來源:攝圖網

01

脾胃積熱

多因過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內熱或外感邪熱蘊積於脾胃所致。

口甜、喜飲水、多食易飢,或唇舌生瘡、大便乾結,舌紅苔燥,脈數有力等。

方葯選用

瀉黃散;此方有清脾瀉火的功效。

藿香15克,梔子、石膏各10克,甘草8克,防風2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02

脾胃氣虛

多由年老或久病傷及脾胃,導致氣陰兩傷,虛熱內生,脾受津灼所致。

口甜、氣短體倦、不思飲食、脘腹脹滿、大便時干時溏。

方葯選用

四君子湯加減;此方有益氣健脾,和胃養陰的功效。被稱為「天下補氣第一名方」。

人蔘15克,麥冬、玉竹、白朮、茯苓各10克,藿香12克,炙甘草8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在日常生活中,口甜的患者適宜食用一些山藥、薏米、茯苓等健脾養胃的食物,可以用來煲湯或者泡水喝,均有良好的效果。

口臭(口中有臭穢之氣)

圖片來源:攝圖網

01

胃火上蒸

口臭,舌紅或口舌糜爛生瘡,或牙齦腫痛,兼有口渴喜冷飲,尿黃便干,苔黃等癥狀。

方葯選用

三黃瀉心湯;此方有清瀉胃火的功效。

大黃、黃芩各10克,黃連5克。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02

胃腸積滯

口臭如酸腐,伴有脘腹脹滿,噯氣腐穢,舌苔垢膩等傷食癥狀。

方葯選用

保和丸或山楂丸。每日2次,每次9克。此方有消食化積的功效。

這二者均為運用廣泛的中成藥,在各大藥店都有售賣。

03

口腔疾病

患有齲齒或口腔炎症。

方葯選用

藿香、佩蘭各6克水煎取葯汁含漱口。日兩次。

在日常生活中,口臭的患者應當少飲酒,少食辛辣刺激、煎炸食物。適宜多喝茉莉花茶、菊花茶,會對口臭的癥狀有明顯的改善。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最後小編要提醒大家服用中藥時必須注意的問題,切記!

做好相關忌口工作,生冷、辛辣刺激、油膩等影響藥物發揮的食物不能吃。

不宜為追求快速療效而過量或長期服用中藥。

特殊體質人群應謹慎服用中藥。比如脾胃極其虛弱的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體質虛弱的患者等需要在正規醫院的中醫指導下用藥。

孕婦不宜服用中藥。

如果您也有口苦、口甜、口酸、口臭的癥狀,不妨試試上面的經典方劑!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與鼓勵

中醫入門、正確養生、收穫健康!長期更新講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仰望岐黃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為何有些壞人比一般人運氣更好?
中醫有話說:口苦不等於上火!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