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隆平培育的超級水稻遇到低溫減產,他用一招,解決這個世界難題

袁隆平培育的超級水稻遇到低溫減產,他用一招,解決這個世界難題

袁隆平號稱「現代神農」,他培育出的雜交水稻,震驚了整個世界。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在他成功的背後,也曾遇到過不少挫折,他是如何化解困難的?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畢業之後被分配到安陽農校做教師,在此期間,他對水稻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並在任教期間專門研究新型水稻的育種工作。在研究過程中,袁隆平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即水稻雖是自花授粉植物,卻依然有著雜交的優勢,與理論上的「水稻是自花授粉,雜交無優勢」的植物定論相悖。

袁隆平秉承著自己的想法,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雜交水稻的課題上,終於在1973年左右,研製出了「雜交水稻」,使水稻畝產量大幅度增加,並獲得了同行業領域專家們的肯定與支持。

雜交水稻研製培育成功後,開始向全國大量推行,根據每年雜交水稻的畝產量報告來看,其品種的優良性質非常穩定,幾乎可以被確定為全國通用水稻種。正當袁隆平對於自己的雜交水稻非常滿意之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了。

1989年,我國華北地區迎來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寒流,這場寒流也讓當地的氣候出現了持續低溫的現象。即使當時正處在夏天,可氣溫依然如春秋一般,嚴重影響了雜交水稻的生長。雜交水稻培育組在檢測水稻生長情況時,發現稻苗中有一大部分出現了「返祖」現象,也就是說,低溫天氣讓稻苗重新恢復到原始稻苗的特性,讓原來高產的特性再次變成了低產。

華北地區水稻返祖現象的發生,讓同領域專家開始對雜交水稻有了質疑,與此同時,袁隆平以及其研究團隊也都疑惑不解,想要找到水稻返祖現象的癥結所在。經過袁隆平的努力排查與對比,他總結出了水稻生長時受溫度影響的規律。

原來水稻這種植物非常「嬌貴」,不僅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與光照,其生長環境的溫度也不能太高或太低。據研究表明,水稻在開花時,溫度太高會影響花粉的成熟、花藥的開裂、以及花粉管的伸長,由此就會造成水稻的授粉困難。當水稻生長環境溫度過低時,稻苗的發育就開始變得遲緩,嚴重影響生長速率,導致大幅度減產。

面對著雜交水稻受低溫影響而減產的事實,袁隆平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頂著壓力開始了再一次的研究,因為他知道,想要讓雜交水稻真正的成為「超級水稻」,就必須把所有不利因素剔除掉。

在研究過程中,袁隆平發現,雜交水稻返祖的臨界溫度是23.5攝氏度,換句話說,只要溫度低於23.5攝氏度,雜交水稻就有很大可能性出現返祖的低產現象。

為了克服這一現象的發生,袁隆平果斷採取措施,決定通過一個絕招,讓水稻的「返祖因子」徹底「消失」。他先是將雜交水稻放置在溫棚中進行培育,並將內部溫度嚴格控制在23.5攝氏度左右。

直到培育水稻生長結實後,袁隆平再次將所有種子種下繼續培植,在二代稻苗繼續成熟結實時,遴選出未發生返祖現象的稻種再次培育。如此反覆多次,直至選出最後極耐低溫的水稻品種。據袁隆平介紹,通過該方法選育耐低溫水稻的種子,發生返祖現象的狀況,會被控制在1%左右,也就是幾十年也許能碰到一次,基本杜絕了日後水稻因低溫而減產的現象。

袁隆平用自己的智慧與鑽研精神,再次捍衛了雜交水稻的神話,同時也讓農民們再不用擔心「靠天吃飯」了,他在農業領域的偉大功績,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袁隆平想當飛行員,因一個原因,它與保衛祖國藍天的理想失之交臂
清朝皇帝射獵,有種箭因威力太大,竟被嚴格管控,只許皇帝使用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