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形象的變化:從叱吒風雲的英雄到古往今來第一奸臣

曹操形象的變化:從叱吒風雲的英雄到古往今來第一奸臣

少年曹操(左,劇照)

千百年來人們對曹操始終褒貶不一,時而受到讚頌,時而遭人痛罵。歷史上作為三國時期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以至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古往今來第一奸臣,曹操形象在歷史上是如何逐步變化的?要探尋曹操形象的變化必須從史書入手,各家史書對曹操的記載有怎樣的不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史家的歷史觀念——正統論。

一、《三國志》中的曹操形象

(一)陳壽《三國志》中曹操形象

陳壽堅持「正魏偽吳蜀」,這是陳壽撰寫《三國志》的指導思想,決定了陳壽在為曹操作紀時,對於曹操的缺點就要少有提及,適當地為曹操回護。所以在《三國志》中,從整體上講曹操是一個光輝偉大的豪傑形象,雖有不可取的一面,但並不足以完全否定曹操,反使曹操形象更加符合歷史真實。

(1)治世之能臣

據《魏書》記載,少年曹操機警,有權數。二十歲任洛陽北部尉,在其位,謀其政,恪盡職守。黃巾起義爆發後,奉命討伐,力扶漢室。任濟南相,勵精圖治,政績斐然,名聞遐邇。曹操治國能力初顯。漢室祚運雖衰,但「漢承堯運」的正統觀念已深入人心,擅立皇帝或自稱皇帝都不會贏得人心,只會招致失敗,落得臭名昭著,所以曹操竭力反對另立皇帝。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連結豪傑,謀廢靈帝,立合肥侯。欲拉攏曹操,曹操堅決拒絕。

三國志

董卓入京後,廢弘農王,立獻帝,也試圖得到曹操支持,曹操間行東歸。董卓的倒行逆施激起公憤,導致初平元年各路軍閥群起而攻之,曹操積极參加。各路軍閥因內訌而停滯不前,但曹操西向決心反更堅定,滎陽一役幾失性命。後曹操見大軍置酒高會,義正詞嚴地指責諸軍,奉勸他們「以順誅逆」,恢復漢室,終不為所用。袁紹與韓馥謀立劉虞為帝,也遭到曹操拒絕。後來袁術欲稱帝,曹操力討之。曹操即使大權在握,「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被封為「魏公」、「魏王」,部屬皆勸之稱帝,他始終都拒絕。終其一生,「人臣」而已。曹操完全具備稱帝的條件和能力,但他始終沒有取漢自立,在客觀上使漢朝又持續存在了幾十年。

(2)體恤兵民

漢末政局動蕩,軍閥混戰,給下層將士和百姓帶來深重災難。曹操親歷戰爭耳濡目染,感同身受,所以他也關注到下層將士和百姓,並報之以深刻同情。曹操帶兵打仗,看到那種「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慘景象,也不禁「念之斷人腸」。正因為對百姓和將士的同情,他才有可能實行對人民和將士有利的一些措施,贏得軍心民心,使軍隊保持強大的戰鬥力和充足的軍糧供應,在一定程度上使百姓恢復生產。曹操率軍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死亡戰士白骨露野。曹操就是利用軍隊建功立業,但不計其數的士兵和無辜百姓的傷亡也讓他產生憐恤之心,他在政治上也就注意體恤士兵,安撫百姓。例如:建安九年,曹操擊敗袁紹,佔領冀州,特別下了一道命令:「河北罹袁氏之難,其令無出今年租賦!重豪強兼并之法,減收租稅」說明曹操注意減輕賦稅,體恤民生疾苦。

曹操(畫像)

(3)重用人才的良主

在《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陳壽記錄了曹操兩度發布求賢令(曹操共三次發布)。就重用人才說,曹操在三國歷史上是無與倫比。孫、劉兩家也非常重視人才,但沒有人能象曹操那樣對人才選拔的標準開誠布公,驚世駭俗,以至於其部屬人才眾星雲集。更重要的是曹操能夠使他們積極進言獻策,然後決策實施,根據策略優劣和執行結果進行賞罰。幾乎在每次戰爭之前,曹操都儘可能地讓謀士們發表意見,提供各種不同甚,至相對的策略,議其優劣,最後由曹操定奪。例如:官渡之戰前,有荀彧、賈詡的四勝論,戰爭過程中荀彧諫止曹操撤軍,接受許攸建議,火燒袁紹軍糧;建安十二年北征烏丸,諸將極力反對,只有郭嘉贊成,曹操斟酌再三,決定採用郭嘉之計,一舉平定烏丸。郭嘉出奇謀,險中求勝,沒有膽識和魄力決不會採用此計。

(4)卓越的軍事家

曹操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他一生親披甲胄,戎馬倥傯,周旋征伐,指揮戰爭難以計數,用兵如神,出奇制勝。初平二年,曹操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次年駐軍頓丘,黑山賊於毒率軍進攻東武陽,諸將以為應救東武陽。曹操卻攻黑山賊本部,圍魏救趙,大獲全勝。曹操兩次征張綉,第一次張綉降,張綉後與劉表聯合。曹操再度征張綉,曹軍前後受敵。曹操乃夜鑿險地為地道,悉過輜重,設奇兵,反而夾擊敵軍,大勝而歸。官渡之戰中,曹操的軍事才能充分表現出來。用圍魏救趙之計救白馬,誘敵深入計破袁紹追軍,納許攸計火燒袁紹軍糧。後又離間袁譚袁尚兄弟,各個擊破。出奇兵征烏丸,利用敵方之間矛盾殺袁熙、袁尚,不戰而屈人之兵。虛虛實實計破馬超。可謂連戰皆捷,每戰皆奇兵奇謀。

(二)《三國志》裴注中的曹操形象

晉宋之際,由於政治形勢的不斷變化,魏蜀正統觀也逐步發生變化,偽魏正蜀論興起。受這一觀念影響,裴松之在《三國志》作注時,歷史的天平已向蜀漢傾斜,曹操形象已不完全是一個高大的英雄豪傑,也具有了殘忍嗜殺、欺君罔上的一面。

《三國志》裴松之注

(1)不學無術的盪子

裴氏作注時詳細披露曹操不光彩的出身。在《袁紹傳》注中引述《魏氏春秋》中陳琳為袁紹作討伐曹操的檄書,檄書對曹操祖宗幾代進行了酣暢淋漓的痛罵。其中曹操出身宦官,孤弱漢室,禍亂朝廷,明顯體現裴氏的愛憎。董卓入京,廢弘農王,立獻帝,禍亂京城,造成天下大亂。董卓欲拉攏曹操,陳壽記載,曹操變易姓名,間行東歸。東歸之路上發生什麼,陳壽並未記載。裴松之詳細記述發生的事情,說曹操懷疑呂伯奢的兒子圖謀殺害自己,殺了八個人之後還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裴注使人們感覺到是曹操不顧舊情的殘暴之人。尤其是那句話「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更讓人人為感覺到曹操就是一個不顧天下蒼生而自私自利的人。

(2)軍事上的詭詐

裴松之信奉儒家仁義觀,及受到以蜀為正統的歷史觀影響,因此他更突出曹操在戰爭中使詐,不惜一切手段,離間敵人,瓦解敵人,從而取得勝利。裴氏更注重表現曹操作為奸雄的一面。在陳壽筆下,曹操運籌演謀,克敵制勝,鮮有敗跡。在《三國志》裴注中,曹操雖有得勝,更有為求脫身克敵無所不用其極,給人留下更多的印象是奸詐、詭譎、狡猾。例如:初平四年,曹操攻擊陶謙,興平元年再征陶謙。起因是曹操之父曹嵩在陶謙地盤上被殺,曹操為報父仇對陶謙軍士過於殘戮,陳壽對此也有記載。裴注引韋昭《吳書》直接陳明曹操征伐陶謙的原因是復仇,揭示出曹操自私自利,為報父仇而動用大軍、殘殺敵軍。

(3) 忌才嗜殺的曹操

在陳壽《三國志》中曹操非常重視人才,愛才、惜才,唯才是舉,廣攬天下賢能,兩次發布求賢令。如前所述,曹操封賞部屬文臣武將是一以貫之、毫不吝嗇;來自敵營的張遼、徐晃等皆委以重任,視作心腹;對劉備不忍殺害,對關羽寬宏大量。在《武帝紀》中裴注引《傅子》記載曹操於建安二十三年喜得蒯異度,但更多的是曹操忌才嗜殺。例如:荀彧是曹操陣營里最重要的謀士之一,是曹操建功立業最大功臣之一。曹操極其推崇、依重甚至感激荀彧。後來荀彧反對曹操進爵魏公。陳壽在《荀彧傳》中記載荀彧以憂薨,裴注引《魏氏春秋》詳細披露了荀彧被曹操逼死的經過細節。說明曹操心狠手辣,不計前功,為一己之私,不惜除掉心腹。

曹操劇照

(4)叛漢逆臣

陳壽深受天命史觀的影響,用天命解釋歷史現象。他認為曹魏立國是天命。王者之興,受之於天,曹魏興起與漢代滅亡都體現了天命。而裴松之通過作注,引述諸家史書,使曹操如何一步步地剝奪漢獻帝大權,牢牢掌握於己身的過程身大白於天下。曹操要取得朝廷大權必須首先清除擁漢派勢力。董承是擁漢派的一個重要人物,是漢獻帝身邊最貼心的心腹。董承曾力圖阻止曹操奉迎天子,後與劉備謀反,終至被殺。孔融也可以說是擁漢派的一個代表人物被殺,荀彧在某種程度上是擁漢派最大的代表,後被殺。擁漢派勢力逐步被曹操瓦解。伏後被殺使擁漢派遭受重創,擁漢派勢力基本被清除,所以曹丕在其父死後幾個月內就順利地當上了皇帝。

《三國志》中英雄豪傑的曹操形象到了《三國志注》里變成了奸詐殘忍的曹操形象。這實際上取決於史家對材料的取捨標準,取捨標準由史家本身史學觀念決定。陳壽以魏為正統,裴松之不尊魏為正統,那麼兩者對同一材料就會有不同的選擇,裴氏作注所用的很多史料對曹操不利,陳壽雖有可能見到卻棄而不用。裴松之選用意在貶抑曹操,揭露曹操奸詐殘忍叛漢欺上的漢賊形象。

二、《資治通鑒綱目》中的曹操形象

《資治通鑒綱目》是朱熹根據《資治通鑒》、《目錄》、《舉要歷》和《資治通鑒舉要補遺》四書增損隱括而成。朱熹是封建社會後期最大的儒者,是理學的集大成者,其正統觀帶有濃厚的儒學色彩。顯而易見,在朱子眼裡,曹操無疑是應該嚴詞批判的篡盜。曹操嗜殺成性,獨斷專權,籌建魏國,大逆不道。朱熹為漢朝滅亡而痛心疾首,也為權臣專權而憤恨不已。在反思漢亡的教訓時,警戒後世,避免重蹈漢朝滅亡的覆轍。人君應當勵精圖治,教化百姓,修明禮樂,使國家長治久安。懷著這樣崇高的目的,曹操自然成了最受批判的對象之一。

資治通鑒綱目

(一)嗜殺成性的曹操

關於曹操的嗜殺,陳志裴注均有記載,側重點不同而已。朱熹《綱目》則更加側重曹操的無情無義、殘忍不仁。青年曹操造訪許劭,史書均有記載,《通鑒》突出曹操年輕之時就被發現才略過人,《綱目》與此相反,載有許劭鄙視曹操,此事不見於陳志、裴注、司馬光《通鑒》,大概是朱熹的鄙視。朱熹用一個「劫」字,渲染出曹操的蠻橫無理、流氓無賴,這多是朱熹的獨特見識。曹操無情無義、殘暴不仁,最有力的證據即是曹操擊陶謙,屠彭城。此事陳志並不諱言。朱熹卻大事渲染,極盡誇張。「操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屠城之後,「雞犬已盡,墟邑無復行人」。明顯與事實不符。對待百姓既無人道寬恕,對待素有才名的邊讓一樣殘忍,僅僅因為多次受到邊讓的譏諷,曹操殺了邊讓,以致兗州人士皆恐禍及自身。

(二)漢朝的篡奪者

《綱目》在記述曹操時特別注重了其獨斷專權、犯上篡位的一面。由於曹操軍事勢力逐步強大,征討有功,權勢日增,可以為所欲為,因此曹操的任職、晉級、晉爵完全可以由自己決定。但在形式上,還要有漢獻帝的同意默許或任命,時勢使然。陳壽在著《三國志》時,比較突出漢獻帝任命這一形式。而朱熹就相反,而是更突出曹操在其中的主觀意志,意圖揭露曹操獨斷專權的實質。例如:曹操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封賞功臣,本是用天子名義,在《綱目》中朱熹讓它變成以曹操的名義。建安元年,綱曰:「曹操以荀彧為侍中、尚書令,荀攸為軍師,郭嘉為祭酒。」荀彧、荀攸、郭嘉是曹操忠誠又足智多謀的得力助手,他們的任命出自曹操本意,其具體形式當由曹操提出建議,經漢獻帝同意批准,才得以正式生效。

朱熹畫像

三、《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

南宋理宗以後,朱熹理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其思想深刻地影響著百姓的思想和性格,《資治通鑒綱目》成為編撰史書的典範。朱熹偽魏正蜀論滲透進了知識精英和普通民眾。元明之際的許多知識分子大都堅持偽魏正蜀論;民間講史平話演繹三國故事也尊劉貶曹。《三國演義》受此影響,廣泛採納各種史書、小說等材料,盡情演繹,塑造了曹操千古第一奸賊形象。

(一)能臣形象

對於曹操的治世之才,《演義》並未否認。青年曹操是個「治亂」英才,有志於匡扶漢室,除殘去穢,安邦定國。二十歲舉孝廉,就執法公正,不避豪強。連皇家所寵幸的小黃門賽碩叔父違背禁令,一樣棒責。接著根據他反對董卓的思想,虛構了除奸謀刺董卓這一情節,刺殺未果,便逃回家募兵起事,倡起十八路討逆大軍。在眾諸候無心為國除奸時,他又奮力自舉,一仗幾欲斃命。這時作著筆下的曹操絕無自立之心,只想做個象周文、齊桓那樣維護天下統一的漢臣。作者對於曹操多加讚揚沒有斥責,大概是因為此時的曹操依然忠於漢室。《演義》對曹操的謀略,與袁紹相比的十勝,慧眼識英才,重用人才,一定的民本思想及相應措施等這些方面都有正面記載,因為這是歷史事實。但作者認為這只是曹操為人處世的次要方面。

(二)嗜殺殘暴

曹操最遭人譴責的惡行之一是殺呂伯奢全家事。《三國志》未有隻言片語,《演義》卻偏偏要撇開本傳,而對此事大事渲染,濃墨重彩,詳細描述曹操殺人的經過,之後說上極端自私、兇殘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話,之後曹操向陳宮述說了事情經過。作者通過陳宮批評曹操是狼心之徒!陳宮欲伸張正義刺殺曹操。此回結尾拿曹操與董卓相比,「設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來一路人」,只此一事,足以讓曹操背上千古罵名,這也是曹操最遭人痛斥的事情之一。

三國演義

在《演義》中,曹操為父報仇,東伐陶謙的情節是作者著力記述的一件事。羅貫中就以歷史記載為依據,通過想像去合理虛構,生髮擴大,推演出曹操暴虐無道,殺戮無辜,血洗徐州的一個重大情節。作者虛構了許多具體細節,運用對比、反襯、誇張等手法,強烈地突出了曹操的殘暴不仁,成為表現曹操惡劣品質的傳神之處。《演義》第七十二回,在追敘楊修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時插入了曹操借夢殺人的事情,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這個細節也同樣生動傳神地表現了曹操「矯情任算」、陰險狡詐、假仁假義的奸雄性格。此類事件或源於史書,或源於野史小說,《演義》對史實捏合,增飾虛構,大事渲染,詳加描寫,刻畫出一個忌毒狠詐的典型形象。

(三)醜化曹操軍事上的勝利

凡曹操的勝利,則採取簡化、淡化直至轉移描寫側重點的手法敘寫,並一路打上「奸」的印記,甚至不惜對歷史進行扭曲。比如官渡之戰,曹操運籌帷幄、善於用人,終於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演義》里,這一段史事都被打上「奸詐」的印記:曹操的機智是他的「奸雄」的一貫表現;許攸的「貪財」賣主被抹去,換成軍事戰略上的分歧;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細緻、生動地刻劃曹操在許攸面前如何十分狡詐地掩飾,直到默認自己「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甚至把困難時期部下給袁紹的信「皆焚之」的寬容,也被變成了「奸雄」的一貫做法—收買人心,另有所圖。

(四)奸臣權相

《演義》改造了歷史把曹操塑造成一個欺君罔上的奸佞之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北方,具備稱帝的各種條件,但並未取漢自立。《演義》不僅整合史實,改編、虛構許多生動具體的事件,表明曹操的篡位野心,而且在行文中一再稱曹操為「漢賊」、「奸雄」。少年曹操就善謀多詐。《三國演義》的作者,把曹操描寫成一個從小就奸刁鬼滑的傢伙,摒棄陳壽記載「機警」、「任俠」的史實,而採用東吳人寫的《曹瞞傳》中的材料,說他小小年紀就學會使詐,以裝中風「整治」管教他的叔父,弄得他的叔父十分尷尬,從此他就更加妄為。又把裴注中許劭對曹操的經典評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照錄,尤其是奸雄為全書定了基調。

參考文獻:《三國志》、《資治通鑒綱目》、《三國演義》、《朱子全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為何不採納諸葛亮的「攻琮取荊」之計?

TAG:燦爛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