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今日處暑: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今日處暑: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文稿 | 儒風君整理

2019年8月23日18時,正式進入處暑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暑,意味著暑氣的終止,天氣是真的涼快了。

天乾物燥,「鴨」「梨」當道

汪曾祺說:「秋風一起,胃口大開,總想吃點好吃的。」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各種美食數不勝數。

究竟怎麼吃才最養人呢?

吃鴨肉,貼秋膘

處暑節氣,民間有吃鴨肉的習俗。

秋風起,鴨子開始囤積脂肪。

初秋的鴨肉肥而不膩,口感最佳。

處暑這天,老北京人要去店裡買上一隻百合鴨。

而在江蘇等南方地區,做好鴨子菜,先要端上一碗,送給鄰居嘗嘗。

老話講,這叫「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鴨肉的做法五花八門,但老薑和鴨肉是公認的「黃金搭檔」。

老鴨味甘性涼,是處暑之際最適宜的潤燥食物。

生薑味辛性溫,既能去除鴨肉的腥味,又能中和鴨肉的寒涼。

燉鴨肉時還可以加入一些應季蔬菜,如蓮藕、山藥等。

蓮藕清熱涼血,山藥健脾養胃。配合鴨肉食用,能有效緩解陰虛火旺,起到降火去燥的作用。

燉秋梨,防秋燥

五行中,與秋對應的便是「五氣」中的燥。

處暑節氣,暑氣退散的同時,也帶走了空氣中的水分。

人們極易出現咽干唇燥、皮膚瘙癢等癥狀,養生方面尤其要注意防燥。

秋燥傷肺,所以秋季養生應以補水、潤肺為主。

俗話說:「處暑秋梨最養人。」

梨,又名玉乳,被古人譽為「百果之宗」。

它味甘、微酸、性涼,《本草綱目》記載能「潤燥止渴,清肺涼心,消痰降火」。

梨子水分含量高達85%,生吃梨子爽脆多汁,能瞬間改善秋燥帶來的咽喉不適。

脾胃虛弱者將梨煮熟後再吃更加適宜。

搭配銀耳、百合、枸杞、蜂蜜等燉煮,既養人又養顏。

調整起居,緩解秋乏

進入處暑節氣,除飲食外還應調整作息時間。

起居方面,建議每天多睡一小時,宜「早卧早起,與雞俱興」。

早卧就是大概晚上9至10點入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

早起則是早上6至7點起床,有助於陽氣的舒展。

處暑節氣晝夜溫差大,是消化系統的「多事之秋」。

需要注意的是,晚上睡覺不要貪涼,記得關好門窗。

尤其注意肚臍保暖,在腹部蓋上一層薄被,能幫你遠離脾胃疾病。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處暑節氣是冷熱交替的時期,自然界的陽氣逐漸趨向收斂,人體內的陰陽也隨之轉換。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適當少穿衣服,有利於收斂陽氣,鍛煉人體的抗寒能力。

過早添衣,一旦氣溫有所回升,出汗後傷風,反而更容易感冒。

可每天晨起堅持用冷水洗臉,然後按摩鼻部。

將雙手拇指外側搓熱,沿著鼻樑兩側按摩30次。

每日重複1到2次,重點按摩鼻孔兩側的迎香穴。

這種方法能夠幫助鼻腔適應冷空氣的刺激,從而有效預防感冒。

處暑之後天氣變化,既要防燥,又要防寒。

飲食留意,起居留心,迎接即將到來的金色秋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父親節,10首詩詞讀懂父愛
這樣滾一滾,排出體內10年濕氣,越活越年輕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