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碩果累累 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

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碩果累累 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張喆炯):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近70年來的科技事業實現多項「第一」。22日,北京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北京市「科技創新」發展成就,並披露了下一步計劃落實情況。

22日下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楊仁全在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說,第五次國家技術預測的結果顯示,北京創新發展實現了矚目的成就,在全國領跑世界的技術成果中,北京佔55.7%,為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撐:「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有效治療瘧疾的方法--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湧現了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陳景潤、第一位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和首位獲『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的華人科學家--王中林。建設了我國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研製了我國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建設了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關村示範區,誕生了我國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

楊仁全介紹,步入新時代,北京從科技投入、創新產出、重大項目成果、新動能培育、創新生態環境優化和輻射引領能力等多個方面持續發力,正在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當前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已是碩果累累,北京跨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世界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製出首個商用的『深度學習』神經網路處理器晶元、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超低功耗晶體管、國際首個納米藥物輸送機器人。」

此外,在高精尖產業發展領域,2018年,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86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3%。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達28.47萬輛,規模居全國第一。科技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223.9億元,同比增長10.4%,佔GDP比重達到10.6%。楊仁全表示,下一步重點將放在打造人才高地、全力推進高精尖產業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一是全力落實國家戰略任務。聚焦量子、腦科學、人工智慧、5G、醫藥健康等關鍵領域,努力實現重大技術突破,真正形成領域優勢。二是加快推進「三城一區」(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平台建設。加速推進懷柔科學城和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報批程序。三是持續做好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制度創新高地。四是努力打造人才高地。五是全力推進高精尖產業發展。全產業鏈布局人工智慧,加快5G商用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王毅談對歐盟機構換屆後中歐關係的期待
王毅:中方願與世界共享5G發展機遇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