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流浪地球》的情節包含常識性錯誤?帶地球逃離其實是自取滅亡

《流浪地球》的情節包含常識性錯誤?帶地球逃離其實是自取滅亡

引言:《流浪地球》中部分情節過於虛假,帶地球逃離太陽系並不現實?這一問題可從兩方面進行分析與看待。

美國科幻大片一直備受國人稱讚,其出色的播演效果常會留給人們深刻印象。在觀影過程中,觀眾們常會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影片代入感很強。而要論美國影片能取得如此效果的原因,定與各路人員的努力和配合分不開,例如演員的精湛演技、後期人員的精心製作調製、商演團隊的大筆投入等。

而與美國電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早年的中國影片,早些年,中國影片常受國人吐槽,甚至出現了外國大片上映時座無虛席而國內影片上映時無人問津的慘狀。看到此情此景,中國的導演、製片人等決心「一雪前恥」,經過不斷摸索與總結,近年來,中國影片的質量正逐步上升,《建國大業》《戰狼2》《紅海行動》等都收穫了國人一致好評,甚至有部分國產影片,例如《影》《十面埋伏》等,也受到了外國觀眾的熱捧。

尤其是今年上映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在上映當日,該影片便創下了票房超1億元人民幣的記錄,其演出效果也備受人們稱讚。看過《流浪地球》的朋友應不會對其中情節感到陌生,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人類帶地球逃亡的故事,而促使人類做出這一瘋狂舉動的直接原因是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存在爆炸風險。為了更好地發展,人們決心帶地球逃離是非之地,去尋找下一個和平安樂家園。至於實行「流浪地球」計劃的具體方式,則是在地球各處安裝大量推動設備。

看完這部影片後,有觀眾覺得情節很精彩效果也很震撼,但也有觀眾提出,影片情節過度誇張,與現實完全脫節。確實,《流浪地球》這部影片中融入了大量科技及誇張元素,從現實角度出發考慮,帶地球逃亡並不似影片演繹中那麼簡單,也不是在地球各角落安置強力推動器就能實現的。

科學家曾將地球比喻為雞蛋,即地球擁有薄脆外表和複雜的內部結構。讓我們一齊來想像一下,根據電影情節,可通過不斷擠壓地球這一方式來推動地球,以達到使地球脫離原本軌跡的效果。但是,地球好比雞蛋,根據生活經驗,若人為對雞蛋施加過大壓力,雞蛋會爆裂,雞蛋內部物質也會溢灑出來。地球也是同理,當不停地對地球施加壓力時,當壓力值達到某一水平,當地球再也無法承受時,地球也會爆裂,地球內部的岩漿、金屬等都會奔涌而出,如此做法,不僅難以幫助地球脫離原有軌道,還很可能將地球推向滅亡,將地球眾生推向死亡。

另外,哪怕科學家已提前考慮到這一問題,在施壓方面做足了準備工作,最終實現了幫助地球離開原本位置且沒讓地球受到傷害的目標,離開太陽系後地球要何去何從是下一個需面對的嚴肅問題。並不是每個星系都擁有能夠發光發熱的熾熱恆星,也不是每個星系都擁有培育星球及孕育生命的能力。

所以,綜上所述,影視作品定是帶有一定誇張及虛幻色彩,觀看影片本是一個輕鬆、愉快的過程,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大家可以多關注影片的演繹效果和欣賞價值而不必過多糾結其真實性。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呢?你是否認同筆者的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洞使者 的精彩文章:

宇宙天體的轉動出現層層結構,銀河繫到底圍繞著什麼轉動?
原本攻擊地球的隕石,最後都撞在木星上,幕後幫手到底是誰?

TAG:黑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