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硬核烘焙:用4500年前的酵母烤麵包,味道好極了?

硬核烘焙:用4500年前的酵母烤麵包,味道好極了?

如果你是一個古埃及文化愛好者,做些什麼才能讓自己沉浸在這種文化里呢?

普通畫風的愛好者們大概會親臨感受埃及金字塔的雄偉,並研究一下金字塔的奇特構造,或者在博物館裡研究一下埃及象形文字各自代表什麼意思。

而真正的硬核愛好者則選擇——用4500年前的「古埃及酵母」做一塊麵包。

古埃及風味麵包 | Seamus Blackley

這件事是謝默斯·布萊克利(Seamus Blackley)做的,他是一位物理學家,同時也是Xbox的開發者之一。為了與古埃及文化產生更好的聯結,他決定再現4500年前的古埃及麵包,嘗一嘗那時候人們的食物是什麼風味。

尋覓古老酵母菌

復原一塊4500年前的古埃及麵包,這可遠不是點開一份食譜照著做那麼簡單的事情。在那時,無論是發酵麵包的方法、人們食用的穀物還是負責發酵的微生物都和現在不同。

用傳統方法培養酵母、烘焙酸麵包的方法學起來並不費事,布萊克利很快就掌握了。而且,他也找到了東方小麥之類古代品種的穀物。可是,他依然缺少賦予古埃及麵包獨特風味的靈魂物質——真正來自古代的酵母菌。

顯微鏡下的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無論製作麵包、饅頭還是釀酒都少不了這種微生物 | Masur/Wikipedia

酵母菌影響著發酵的風味,而在幾千年的演變之後,它們早已與古代相當不同了。不只是超市裡的乾酵母,即使是用傳統方法從自然環境中收集的酵母菌,依然不能保證真實再現布萊克利渴望的「古埃及風味」。

於是,布萊克利將目光投到了博物館裡的古埃及陶器上。當時人們做麵包、釀酒的陶器上有很多小孔,裡面可能還藏著沉睡多年的休眠酵母菌。從古埃及人做麵包的器皿上弄點酵母菌下來,這才是最正宗的!

在微生物學家理查德·鮑曼(Richard Bowman)和考古學家塞麗娜·洛夫(Serena Love)的協助下,布萊克利成功採集幾件古埃及陶器上的微生物樣本。這些陶器來自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和哈佛大學皮博迪博物館。

取酵母的過程 | Seamus Blackley

為了不破壞這些珍貴的文物,他們把載體液體充入陶罐,並通過液體帶出其中的微生物。他們把樣本送至生物實驗室,分離出現代的菌類和污染物,從而研究剩下的古埃及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研究者會對收集到的酵母菌進行基因測序,以驗證它們是否真的來自4500年前。而與此同時,布萊克利還留下了一小份樣本,得以繼續他的麵包再現事業。

布萊克利拿到的樣本 | Seamus Blackley

酵頭養成記

為了儘可能地還原古埃及麵包,布萊克利在整個製作過程中都採用了古代品種的穀物。

他在家特地開闢出了一塊無菌廚房。先是把麥子磨成麵粉,放在硅質的自封袋中,送到高壓鍋里,在2個大氣壓、160℃的條件下蒸半個小時,滅菌。然後打開紫外燈消滅空氣中的微生物,用無菌器皿把滅菌處理過的麵粉和無菌水混合,做成小麵糰。整個無菌操作過程,嚴謹得差點忘記布萊克利是個物理學家。

最後,在麵糰里倒入實驗室取來的樣本,讓4500年前的酵母菌再次「吃到」食物。

第一次「餵養」酵母菌 | Seamus Blackley

需要一周的時間,這個麵糰才能成為合格的酵頭,用於製作古埃及麵包。

叮~您的古埃及麵包烤好了

經過一個禮拜的投喂和準備,酵頭已經養好了,布萊克利把它倒出來和面。

倒出養好的酵頭 | Seamus Blackley

麵糰成功發酵,準備烘烤:

用現代廚具烘烤麵糰 | Seamus Blackley

烤好的麵包出爐:

剛出爐的麵包和切開後的樣子 | Seamus Blackley

麵包上刻的象形文字的意義是「麵包」。這隻叫「麵包」的麵包剛出爐,布萊克利就稱讚它的香氣新奇美妙,比我們常吃的酸麵包的香味更加甜美濃郁。等麵包冷卻後,布萊克利帶著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品嘗起來。他說這款古埃及麵包風味獨特,即使食客不是麵包愛好者,也能輕易嘗出它的區別。

配方測試成功後,布萊克利接下來打算採集更多的樣本,進一步再現古埃及麵包的烘焙方法:用加熱的陶罐烤麵包。並且,他正在考慮能否把古埃及酵母發揚光大。聽及此,他從事營銷行業的愛人先是陷入了沉默,隨後表示,收集古代食譜或許有助於古代酵母菌的推廣(是真愛了)。

這並不僅僅是一次歷史愛好者的硬核DIY,它其實也變成了一項嚴肅的科學研究項目——布萊克利表示,他與合作夥伴們計劃將微生物提取分析的結果寫成論文發表。

正宗古埃及麵包,你想嘗試一下嗎?

參考文獻

[1] https://www.vice.com/en_us/article/ywam9w/xbox-co-creator-says-bread-he-baked-from-4500-year-old-yeast-is-delicious

[2] https://www.bbc.com/news/world-us-canada-49262255

[3] https://twitter.com/SeamusBlackley/status/1155610235626643456

作者:悲催的鉈寶寶

編輯:窗敲雨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人腦模擬計劃:十年磨礪今折戟
玩好這個遊戲,下一個發Nature的就是你了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