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講好敦煌故事 傳播好中國聲音

講好敦煌故事 傳播好中國聲音

8月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同有關專家、學者和文化單位代表座談時強調,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要給予支持和扶持,保護好我們的國粹。敦煌文化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文明的優秀成果。他勉勵文化工作者講好敦煌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努力為構建「一帶一路」服務。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在敦煌研究者中引發強烈反響。圍繞敦煌學研究、敦煌莫高窟等相關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記者採訪了相關學者。

明確新時代敦煌文化研究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文物保護與中華文化發展的高度重視,強調了文物保護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令人振奮、催人奮進。」作為莫高窟的守護者、被譽為「敦煌女兒」的樊錦詩難掩激動之情。她回憶說,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洞窟,參觀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察看珍藏文物和學術成果展示,全面了解壁畫、洞窟的保護情況和學術研究情況,每到一處聽得認真、看得仔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文物保護的核心問題和新時代敦煌文化研究者的使命擔當,對當前我國文物保護和文化事業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未來莫高窟的保護注入了強勁動力,我們將以講話精神為指引,不斷增強歷史使命感,把講話精神轉化為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弘揚的實際行動。同時,充分發揮莫高窟在國際文化遺產領域的重要影響力,繼續加強中外文化交流互鑒,促進絲路沿線國家文化資源共享,聯合建設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文物保護和文化弘揚基地,努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表示。

彰顯民族文化自信的文化瑰寶

敦煌在中華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一千多年前,世界四大文明在這裡交融互鑒,孕育出盛大輝煌、流經千年的文化奇蹟,莫高窟便是典型的例證。

西北師範大學副校長田澍表示,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文化瑰寶,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歷史最悠久、內容最豐富、特色最鮮明的文化藝術寶庫之一,是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精彩畫卷,是中國文化自信、文化包容、文化自覺的真實寫照。在當前共建「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莫高窟具有特殊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認為,敦煌的例子再一次證明,正是不斷地與其他文明展開豐富而深入的交流互鑒,中華文明才得以延續,不斷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朱岩石表示,敦煌文化的藝術高峰出現在隋唐時期。通過隋唐石窟的壁畫、雕塑可以看到,那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時代。隋唐文明吸納了南亞、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等世界各地區文化的優秀成果,同時又向世界展示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

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與有關專家、學者和文化單位代表座談時還強調,今天我們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具體到敦煌學及相關的文化遺產工作,王巍從考古學者的角度進行了闡述。他表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考古學界通過對外交流與合作,吸收了歐美學界的一些考古學技術方法和理念,同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重視田野考古的傳統,歸納探索人類歷史文化發展規律的特點,形成了極具特色的中國考古學。考古學以實物見證古代人們之間的交流,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在促進民心相通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中國考古學界未來將積極籌辦世界考古論壇,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把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考古發掘合作落到實處,不斷增強中國考古學在世界上的話語權,爭取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國際交流和民心相通方面,作出獨特的貢獻。

田澍認為,相關研究者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的精髓,深刻理解敦煌文化的思想,以極大的自信和胸懷,博採眾長,講好中國故事,將莫高窟建設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範。同時,要打造敦煌學研究的高地,構建具有中國話語權的敦煌學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努力做新時代中國文化的繼承者、創新者、傳播者。

朱岩石在實際工作中深切體會到文化遺產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他表示,考古工作者要切實在實際工作中為保護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作用,通過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深入地解讀古代文化遺產的文化內涵,講清楚這些文化遺產背後的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教授鄭炳林表示,相關研究者要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強敦煌文獻挖掘,強化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通過解讀敦煌讓世界認知中國,不斷擴大中國文化傳播的國際影響力。要通過完善人才培養激勵體制,吸引更多的學者參與敦煌學研究,扭轉「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的被動局面,真正使敦煌學研究中心回到中國。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胡雪菲 排版編輯:胡雪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在跨界與對話中探索創新——黃旦與新聞傳播學研究
順應新時代的城市發展邏輯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