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媒:中國世界工廠地位難以撼動

美媒:中國世界工廠地位難以撼動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中國日報網8月23日電 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在華外資企業是否真如美方一些人士所稱的「正紛紛撤離中國」?美媒認為,一年多來,隨著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摩擦加劇,很多企業希望在越南等國建立新的供應鏈。但他們很快發現,沒有任何地方能像中國那樣可以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21日報道,多家企業高管表示,他們正在為世界兩大經濟體持久的貿易摩擦做準備,但鮮有企業計劃全部撤離中國。

高管們表示,供應鏈重組可能使中國的份額有所減少,但中國仍將佔據很大比重。新產業集群的形成不會一蹴而就。例如,越南擁有廉價勞動力,但相比中國的人口數量,越南的1億人口規模太小,而且其道路和港口已經擁堵不堪。印度有足夠的人力,但技能水平不夠,而且政府規則的限制也相對較多。

戰略諮詢公司Control Risks駐新加坡分析師Giang Le表示:「每個人都在問的問題是:『我們該去哪兒?』答案並不好找。」

中國雄踞全球製造業產出佔比排行榜首位。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網站

Omnidex 公司運營總監許雯(音)稱,「中國有15年的領先優勢,無論你想要什麼,總有人在做。」

Omnidex負責幫助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工業設備製造商McLanahan公司生產大型水泵。Omnidex 將部分生產轉移到越南,但用於採礦的水泵需要80多個零部件,而越南的工廠目前只能生產20個。

許雯說:「你不可能把業務遷到越南,然後就指望什麼都能找到。」

文章稱,過去20年的中國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得益於供應商之間都離得很近,這加快了生產速度,降低了成本,並提高了效率。現在,各供應商生產業務的分散可能導致成本上升,交貨時間也可能延長,並使企業需要應對多種稅收和勞工制度。

美國Axios新聞網報道截圖

美國新媒體網站Axios也報道稱, 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節目中,白宮貿易顧問彼得 ·納瓦羅(Peter Navarro)說,「我們聽到這些商業領袖說,我們正在把所有採購生產設施撤出中國,我們將繼續這樣做。」

但是,一家在中國有供應鏈的美國大公司的消息人士告訴Axios: 「這完全是瞎編的。 在中國,各種供應鏈公司花了幾十年時間才建立起來。 沒有哪個頭腦正常的人會說,他們會把所有的供應鏈都撤出中國。」

一位前政府官員也解釋說: 「選址和建造工廠,培訓工人等所需的投資規模巨大,因此企業通常要等待確定的情況,才會採取如此大的舉措。」

位於胡志明市的Seditex公司為外企與本地工廠牽線搭橋。公司創始人弗蘭克·沃森表示,習慣了在華經營的外國企業在越南難以適應,「在越南,現實情況是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

(編輯:齊磊?王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富翁愛潑斯坦自殺細節曝光:床單繞頸 上吊而亡
又獲殊榮!世界遺產保護進入「中國時間」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