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亞馬孫森林大火已連燒16天!

亞馬孫森林大火已連燒16天!

PART1

「地球之肺」亟需拯救

亞馬孫熱帶雨林每年能夠吸收6億噸二氧化碳,佔全球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總量的四分之一,對調節大氣起著重要作用。亞馬孫熱帶雨林佔地55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因此,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

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的衛星數據顯示

截至當地時間8月21日

亞馬孫地區的森林大火已燃燒了16天

「地球之肺」已被濃煙籠罩

巴西、秘魯與玻利維亞交界處的亞馬孫地區為火災重災區,火勢較集中的地區位於巴西的朗多尼亞州、馬托格羅索州和亞馬孫州以及玻利維亞境內,目前大火已造成至少50萬公頃的森林被毀。因為起火地區正處於氣候最乾旱的時期,更是加劇了火勢的蔓延。

每年5月至10月是亞馬孫雨林地區的旱季

旱季是火災發生的原因之一

但今年亞馬孫地區的降雨量僅略低於平均水平

並未出現異常

對於亞馬孫雨林來說

位於亞馬孫河周邊的雨林核心區

由於降水多濕度大

因此很難起火

雨林邊緣區由於人類活動頻繁

濕度相對較低

且邊緣線極長

因此火災發生頻率很高

根據巴西2013年開始的監測表明

平均每年亞馬孫雨林要發生超過6萬次左右的火災報警

今年火災發生數量較去年來說

的確多了很多

但也並不算極端嚴重

根據全球火警數據統計顯示

今年巴西森林火災

其實和往年並沒有顯著差異

雨林火災發生後由於人員難以到達,再加上管轄亞馬孫雨林地區的巴西,玻利維亞,秘魯等國技術條件限制,人工撲救幾乎不可能,最多只能保護邊緣的人類聚居點。因此大火通常都是自主熄滅,火災事件通常要延續到11月份前後,隨著雨季的到來,火災會自行消退。

歷史上亞馬孫河流域最大的火災發生在1987年夏季

當時燒毀森林約8萬平方公里

相當於9個大興安嶺

火警總計17萬個

隨著今年來全球氣候變化,使得雨林邊緣的不穩定性上升,從而影響了火災發生年季頻次。雖然近年來隨著環保運動的興起,亞馬孫雨林周邊燒荒毀林的活動有一定下降趨勢。但最近巴西領導人強調發展礦業和林業,可能對雨林造成更多的不確定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知識精選 的精彩文章:

雅丹地貌,你知道多少?
挺過了熱熱熱,北方終於要下雨啦!

TAG:地理知識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