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日韓國人的境遇,絕非中國人身外之事

在日韓國人的境遇,絕非中國人身外之事

中日韓三國人種相同、文化相近,人員、經貿、文化交流緊密,但圍繞歷史和領土主權問題,三國關係卻又錯綜複雜、恩怨不斷。任何兩個國家關係的惡化,必然讓生活在對方國家的本國人陷入艱難的處境。日韓關係不斷惡化的當下,在日韓國人和在韓日本人的處境如何?這對於在日華人來說絕非身外之事,同樣值得我們關注與借鑒。

二戰強征勞工賠償問題引發的經貿對抗,使得日韓關係跌入1965年兩國關係正常化以來的谷底。

受此影響,近期訪日韓國遊客大幅減少。不斷有韓國廉價航空公司停飛日本航班,就連與韓國隔海相望的日本九州地區,到訪的韓國遊客也有了大幅下降。運營日本福岡至韓國釜山間渡海輪船的JR九州高速船稱,剛剛過去的盂蘭盆節期間韓國遊客同比減少七成,不少人取消了此前的預約。

日本政府觀光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訪日外國遊客人數約為299萬,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6%。但訪日韓國遊客卻逆勢下跌,同比減少7.6%,約為56萬人,今年1至7月累計人數則同比減少4.3%。

毫無疑問,這一次的紛爭使得原本就很脆弱的兩國國民感情變得疏遠。拒絕到日本旅遊、抵制日貨、發起抗議遊行等,韓國民間對於日本的負面情緒體現得非常明顯。日本方面,無論是從日本媒體還是社交網路上日本民眾的態度來看,批判韓國、支持日本政府對韓國實施制裁的聲音非常大。這讓人不由得開始想:在日本生活的韓國人近況如何?

日韓交惡中的東京「韓國城」

8月15日是日本的「終戰日」,同時也是韓國的「光復節」。每年的這一天,各種持保守政見的右翼團體、政客會前往東京都內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參拜。今年的這一天,距離靖國神社不足5公里的「韓國城」新大久保是怎樣的光景呢?

新大久保成為「韓國城」是近20年的事情,隨著在日韓國人的不斷聚集和韓國流行文化在日本的普及,這一地區出現了很多出售「韓流」周邊產品的商店和韓國餐廳。如今,這裡僅次於原宿和澀谷,成為最受日本女高中生喜愛的街區。

日媒報道稱,15日上午有日本右翼街宣車在新大久保附近進行廣播,這對於生活在新大久保附近的人來說並不罕見,除此以外,一切一如往常,前去逛街的日本人並沒有減少。一位從警察崗位退休、在新大久保從事保安工作的日本男性稱,因為擔心「終戰日」出現緊急狀況,所以所轄區域內配備了比平時更多的保安人員,但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甚至沒有人討論與戰爭有關的話題。

這位擔任保安小組負責人的男性稱,雖然新大久保是「韓國城」,但是自從日本興起「韓流」之後,這裡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年輕的日本女孩來逛街。「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要跟在日韓國人團體往來,但是大家誰都不會談論歷史和政治話題,這只是工作,不涉及日韓關係」,這位男性如此說道。

一位在新大久保的韓國人餐廳工作的中年韓國男性稱,「我們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回顧歷史,雖然大家經常說不關心政治,但這不表明也不關心戰爭」,「希望兩國能夠友好相處,這樣日本人才會來我們這裡吃飯」。

但擔憂肯定是有的。一位在新大久保韓國食品店工作的韓國人表示,這一次的日韓關係惡化暫時還沒有對店鋪的生意帶來影響,「但是今後會怎麼發展不知道,如果客人不來了我們該怎麼辦」。這位工作人員稱,2012年韓國前總統李明博登上日韓爭議島嶼「竹島(韓國稱獨島)」導致日韓關係惡化時,店鋪的營業額減少了將近三成。

對於喜歡韓國流行文化和美食的日本年輕人來說,他們也不希望看到日韓關係變差。兩位在新大久保逛街的大學生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稱,「喜歡韓國的電視劇,如果不能看的話就慘了」,「日本年輕人很多去韓國旅遊,如果去不了的話會覺得難過」。另一位年輕的公司職員則說,「如果沒有泡菜吃該怎麼辦,如果不能去自己喜歡的國家就太遺憾了,希望兩個國家能夠再多接近一些」。

新大久保

不可輕視的國家軟實力

日媒的報道稱,日韓政治關係的緊張使得人們擔心經濟和民間交流受到影響,但是很多時候影響僅限於兩國政府層面,「兩國關係的變化,與生活在日本的韓國人似乎沒有關係」。本次的日韓紛爭中,韓國社會的「反應」明顯要比日本社會激烈。而在日本,目前民間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抵制韓國的情況,這可能與日本率先發起經貿制裁、將事態擴大有關。

事實上一直以來,日本社會都存在著一些「嫌韓(反韓)」情緒,但主要體現在網路和右翼團體的街頭演講中,日常生活中並沒有明顯針對在日韓國人的言語或者人身攻擊。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中不同年齡層的人對韓國的看法也相當不同。日本內閣府的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年紀比較大的日本人中對韓國持負面印象的比較多,而年輕人因為對政治敏感度較低,且受到韓國流行文化的影響,很多人對韓國持正面印象。即使日韓關係惡化,民間層面仍然有較為穩固的交流,而且因為年輕人間的相互好感度不低,這也使得日韓關係的前景不至於太糟。

這一點似乎與日本人對中國的印象相反——對中國感興趣、到中國旅遊的日本人中老年人居多,而對中國感興趣的年輕人則偏少。這也讓我們看到,讓更多的外國普通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喜歡中國、喜歡中國文化,非常重要。提升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是在日華人作為日本人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多交一個日本朋友,中國就會多一個「粉絲」。

新大久保

「韓日關係像空氣一樣」

在日韓國人在所有的在日外國人中是一個特別的群體。朝鮮半島有被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百餘年來有大量來自朝鮮半島的人或因為生計、或被強制來到日本。在2007年被在日中國人超越之前,在日韓國人一直是人數最多的在日外國人群體。據統計,截至2018年年底,持韓國國籍的在日韓國人人數約為48萬人(包括近3萬持朝鮮國籍的人),加上已經歸化的韓國人,這個數量會更大。這其中,持「特別永住」在留資格的約為32萬人,佔到在日「特別永住者」的98.8%。

伴隨國際局勢、日韓關係和韓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在日韓國人的處境也在發生變化。在日韓國人有著較強的群體意識,為了維護自身權益他們做了很多努力甚至是抗爭,有比較大規模的社團和學校。早些年,為了融入日本社會,很多在日韓國人使用日本名字,但是隨著韓國社會經濟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如今不少在日韓國人的第二代、第三代開始公開使用韓國名字。但是,日本人對於在日韓國人的歧視長期存在,相關的指責主要集中在「參與黑社會和犯罪活動」「向朝鮮提供資金援助」「要求更多特權」等。

和其他在日外國人群體一樣,在日韓國人在促進日韓交流的同時,也承受著日韓關係動蕩帶來的壓力。今年的韓國「光復節」,最大的在日韓國人團體「在日本大韓民國民團」中央團長呂建二發表了紀念講話,講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當前的日韓關係。呂建二在講話中稱:

「韓日關係對於我們來說是事關存亡的問題,韓日關係就像空氣一樣,平常我們意識不到它的存在,最好不要意識到它的存在,現在我們(意識到了它的存在)變得很困惑。」

「韓日兩國有著很長歷史的往來,有好的時候也有壞的時候,這是作為鄰國才會有的歷史。我們不能搬家,也無法逃避。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必須守護在日同胞的生活和權益,同時我們也不能放棄戰後到今天為止我們在各個地方建立起來的日韓友誼。」

「我們在日同胞,是韓國和日本和平的象徵,我們的存在是建立在兩國和平的基礎上的。韓國是生我們的親人,日本是養育我們的親人,我們不希望看到兩邊的親人相爭。但也正是在這樣的時候,需要我們發揮作用,促進兩國親善友好。」

呂建二的這席話,也是在日華人經常說的,想必可以引起很多的共鳴。正如文章開始說到的,在日韓國人對於日韓關係的思考,對於在日華人來說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長按以上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每日精彩早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感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寺廟佛系箴言創意十足,最受歡迎的竟是……
這些「秘訣」讓日本人平均壽命再創新高

TAG:動感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