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京人飯桌上這些的規矩,外地人表示不理解

北京人飯桌上這些的規矩,外地人表示不理解

這幾天小編在網上看見這麼一事兒

(消息來自: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感謝!)

因為版面有限的原因,小編就不把完整的圖給貼出來了。

大致內容就和圖上博主說的一樣,一姑娘去男方家吃飯的時候嫌桌子不幹凈,就把筷子插在碗里了男方和男方家人說了她幾句之後,她還覺得把筷子插碗里只是個「孩子氣的童趣動作」,甚至覺得男方媽媽太玻璃心,封建迷信害死人......

要我說姑娘啊,您這事做的就是不對啊!也許您家不講究這個,但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就是沒家教的表現。您要想跟男方繼續相處下去,還是儘早改一下這個毛病吧!

話說,現在這年頭,不只上面提到的這姑娘,有多少孩子拿著筷子敲著碗邊兒玩,大人連管都不管,只是笑一笑就過了。

但這事要擱在北京人身上,咱都別說把筷子插碗里了,您瞅大人不上桌,哪個孩子敢動筷子!再餓再饞也只敢對著一桌子的菜發獃。等大人都坐下了,動了筷子,這才敢踏實的吃。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想說了,這是孩子害怕家長才這樣的,其實並不是!是我們的孩子懂規矩守禮兒!

今兒個,既然聊到這兒了,那咱就來說道說道老北京吃飯的規矩吧!

咱先從這落座開始說起:

在外面請客吃飯的時候,這座次可有講究,老北京的主位指的是坐北朝南正中間的位置。如果桌子朝向不對呢,可用門兒來當標準,正對著門的那一邊,正中間就是主位。再以右為尊,依次排座。

在家吃飯的時候,長輩自然為主,然後長幼輩分排序。老祖兒和長輩一般要坐在主席上。不過也有例外,有時候老輩兒願意讓孫子孫女挨著自己坐的,這時候孩子坐的椅子不能比長輩的高。不過像小編小時候,過年或是家裡來客人的時候都是孩子們單分出一桌。

但不管您按什麼順序,老北京講究吃飯時不能隨便換座位,這叫「坐到底」。但規矩是人定的,您要有特殊需求,咱該換換~

等大家落座之後,那就該來說說這動筷子的講究了。

在老輩兒們沒動筷子之前,小孩是不能先動筷子的。還記得小時候有天沒忍住,拿筷子偷摸夾了塊小肚兒,被家長發現之後那一頓呲兒啊,要不是我認錯認得快,這頓揍就算挨上了直到現在,家長不說「動筷子吧」,「你們先吃吧」之類的話,都不敢動筷子。

吃飯中途,要是想歇會,或是騰出手來喝口水,這時候可以把筷子平放在碗或盤子上,不能像一開頭的姑娘一樣把筷子插在碗里。把筷子插在盛滿米飯的碗里,那可是對家中老人的最大不敬了,這叫「倒頭飯」。

也不能拿著筷子亂敲,用老北京人話說,這可是要飯的架勢,也是對家裡老人的不敬。

而且夾菜的時候更不能在盤子里撥楞,也別夾起來覺得不合適再放下,這樣可就太跌份兒了,讓人瞧著也不舒服。咱用筷子夾菜時也不能抖筷子、夾別人面前的菜。

更不能用筷子指人。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行為在北京人眼裡叫「罵大街」。拿筷子剔牙就更不雅觀了。

把菜送進嘴裡之後,要覺得好吃就再加一筷子,哪怕盤裡的菜都被夾光了,咱不是還能再點一盤么,千萬別沒完沒了的「咂摸」筷子,您說這年頭誰還缺這一口是不是。

但光懂得落座和動筷子的規矩還不行,北京人的老禮兒,吃飯講究「吃不言睡不語」。小時候在飯桌上特愛說話,有點高興事還憋不住一準笑出聲,這時候可沒少挨老輩兒瞪。

吃飯的時候手也不能亂放,甭管您是右手拿筷子,還是左撇子,一隻手拿筷子,另一隻手扶著碗,這時候千萬別把另一隻沒事的手跟「拽子」似的耷拉在桌子下面。

您看劉星的另一隻手在哪呢!這不又挨說了嘛!

這是為什麼呢?老北京人待人接物,講究有什麼話放到明面上說,忌諱在底下或背後搞小動作。一隻手拿筷子吃飯,另一隻手也應該放在桌上。這是為了免遭人懷疑,同時也為了對同桌的人表示禮貌,所以吃飯的時候千萬不要把一隻手放桌下。但不吃的時候,您就隨意放吧~

吃完一碗飯您要覺得沒飽,想再添一碗,這時候不能說「要飯」或「再要一碗」,要說「再來一碗」或「再盛一碗」。而且吃完飯,講究碗里不能有剩菜和米,畢竟我們從小就在背誦「粒粒皆辛苦」。

北京人最忌諱吃飯吧唧嘴,喝稀的時不能吸溜,您要咕咚咕咚的喝,也會被視為沒有教養。

我這一通說,您是不是也有點累,咱一塊看段二爺的視頻,歇會!~

(建議您用wifi觀看)

當然了,您說哥幾個聚在一塊,都局著,等著誰先動筷子那也沒必要,最基本的規矩咱別忘就行了。但跟長輩吃飯的時候,您可別一高興,就把講究都拋腦後了。

在北京,待人接客「酒滿敬人,茶滿送人」,請客吃飯「三天為請,兩天為叫,當天為提溜」,這並不北京人事多,只是我們較真,這也是我們幾百年來養成的飲食文化風俗習慣。

還有,北京人出去吃飯的時候也不興AA制,一般都是輪流坐莊,但不能輪到您請客的時候您就不出現了......

今兒最後,小編我還是想說一句,把筷子插在碗里真不是什麼好習慣,趁早改改吧,祝福!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老北京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大清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一)
滿洲人的五月節也是葯香節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