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板塊構造學說是近幾十年來解釋地球大地構造運動和海陸分布規律,以及解釋地球宏觀地形形成原因一種較為流行的學說。板塊構造學說建立在海底擴張學說和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之上。板塊構造學說認為位於軟流層以上部分的地球「岩石圈」並不是完整的一塊,而是被一些斷裂帶分割成若干部分,其中主要的可以劃分為「六大板塊」。

六大板塊分別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地球的板塊處在不停的運動之中,由於板塊的運動,使得板塊與板塊之間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多火山地震等地質災害,而板塊的內部由於遠離板塊交界處,相對較為穩定。根據板塊之間相對運動的不同,板塊邊界可以分為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

東非大裂谷

所謂「生長邊界」是指板塊之間相互張裂、分離而形成的板塊邊界,對於宏觀地形而言,如果是陸地板塊的內部張裂,就會形成「裂谷」,比如東非大裂谷就是非洲板塊內部張裂而形成,裂谷繼續擴張就可能形成「海洋」,比如紅海。板塊之間繼續張裂,就有可能形成「大洋」,大西洋就是板塊之間不斷張裂而形成的。海洋板塊之間的張裂,就會形成「海嶺」,由於板塊之間張裂,地下深處的岩漿就會上升並噴出海底形成火山噴發,形成大洋中脊,也就是海嶺,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都有海嶺分布。

板塊碰撞

所謂「消亡邊界」是指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形成的板塊邊界,地中海-喜馬拉雅消亡邊界和環太平洋消亡邊界是最主要的兩部分。對於宏觀地形而言,如果是陸地板塊和陸地板塊相互碰撞,通常會形成「山脈」和「高原」地形,比如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就是南亞次大陸和亞歐板塊相互碰撞擠壓而形成。如果是海洋板塊和陸地板塊相互碰撞,就會形成海溝、島弧、海岸山脈等地理事物。比如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碰撞,形成了日本群島、千島群島等島弧,並形成了馬里亞納海溝等海溝;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相互碰撞,形成了世界上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理沙龍 的精彩文章:

「國中之國」賴索托: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中之國,實行君主立憲制
地球上什麼地方的動物們最怕冷?

TAG:地理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