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亞馬遜大火太空可見,巴西總統甩鍋NGO,其實沒那麼嚴重

亞馬遜大火太空可見,巴西總統甩鍋NGO,其實沒那麼嚴重

今年真是地球的大火之年,從巴黎聖母院開始,就沒有消停。

這兩天,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又鬧起了「火災」。

然而這火,有那麼嚴重嗎?先看真實的照片

8月14日 Humaita, Amazon Basin

8月17日 Humaita, Amazon Basin

NASA 以及 8月21日 Porto Velho, Amazon Basin

看這些圖有人可能會想,這都什麼呀?美聯社、路透社記者就這水平?除了煙還是煙,連個大火都拍不好!

是的,因為你在別處看到的那些基本都是假的。

圖片闢謠:請擦亮雙眼

左圖的猴子拍攝於2017年印度賈巴爾普爾,作者Avinash Lodhi,小猴子其實並沒有死;

右上展示的確實是亞馬遜雨林,但時間是30年前

右下也是亞馬遜雨林,時間為2014年

這張森林大火照片來自2000年8月,地點是美國蒙大拿州比特魯特河

這隻逃命的狐狸來自2011年9月發生在聖保羅Ribeir?o Preto的火災,由Silva Junior拍攝。

這隻快被燒焦的兔子來自2018年11月美國的加州山火

這張照片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著名攝影師Loren McIntyre在亞馬遜流域拍攝,年代不詳。但你要知道,McIntyre於2003年5月11日去世,享年86歲。

批評新媒體簡直快要成為我的日常,真是醉了。

利用各類事件,添油加醋帶節奏,引導煽動群眾感情,真拿手好戲,屢試不爽。

建議騰訊應該統計一下,每年有多少公眾號發了多少篇經不起推敲,甚至見不得人的玩意兒。

消費大眾的善良,這流量飯吃下去不怕得癌症嗎?

今天點名的就是下面這條圖文:

抨擊西方媒體集體沉默——這是有多愚蠢?

吃水不忘挖井人,你的假圖片就是來自西方媒體啊!

亞馬遜之火:到底是什麼

本文當然不僅僅在於闢謠。

作為環境學專業的小學生,筆者還是有資格說幾句話的。

從這張圖上能夠看到密密麻麻的小紅點,這記錄了自8月13日以來發生在南美版圖上大大小小的「火災」。

正常的火災怎麼可能是這種景象呢?就連發生世界大戰,或者外星人進攻地球,恐怕也不會燒成這個樣子。

原因其實很簡單:這些火相當一部分來自人為。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南半球燒了21天沒人管」的說法。因為這些火「可控」,自然就沒人會「管」。在當地人看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張圖展示了巴西亞馬遜流域最近每年的野火次數統計,時間截至2019年8月。

8月到10月是亞馬遜地區的旱季,該期間發生野火非常正常,這也是生態系統的一種自我調控機制。

問題在於,今年的「火災」明顯高於過往。根據巴西國家太空研究院(INPE)數據,2019年目前的野火數量已經比去年同期高出了83%。然而這其中有多少是純粹的「野」火,恐怕沒人能夠說清。

不管火是怎麼來的,火的數量顯然高於以往,但也算不上幾何級增長。

與此同時,INPE也監測了森林狀態。2019年6月,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砍伐面積比去年6月高出88%;而單在7月,共有2254 km2森林區域遭到砍伐,這比2018年同期高出278%。在此之後,利用火來清理大片土地是常見的操作。也許就是這樣?

這一切的發生,對比今年巴西新總統上台後的種種手腕來看,想必不是巧合。

對於擁有綠色心靈的人來說,目睹這一切,心痛。

總統甩鍋NGO:終歸是錢的問題

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的競選口號就是「通過開發自然資源來推動巴西經濟發展。」

自今年上任以來,其所作所為一直和環境政策相抵觸。這思路倒是與美國老哥特朗普不謀而合了。

儘管如此,並沒有證據說明這些火災全部來自官方或人為。

相反,總統博爾索納羅本周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對此也十分震驚,這些大火有可能是源於NGO組織,因為他們缺錢,所以現在來給巴西製造問題。

從個人來講,筆者不認為巴西總統會睜眼講這麼大的瞎話,因為這太容易被打臉了。

至少,他所推行政策帶來的森林砍伐,不一定能引出這麼多火災。

各國NGO雖然以非政府組織自居,但其內部體系的官僚與低效,外界人士往往並不了解。

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為了博取關注,曾作出多少荒唐甚至出格的事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生態恐怖主義組織」的稱號不是憑空而來的。

而巴西的NGO組織今年5月曾被指控在近年間違規操作高達12億美元的資金。因此,在針對亞馬遜基金會進行相關法規調整後,主要由挪威和德國每年資助給巴西NGO的8700萬美元將受到很大影響。

背後到底是怎樣的故事,世人是看不清的。但事情一定不會是純黑或純白。

巴西的森林砍伐,主要目的在於畜牧業和大豆種植、水電站和公路建設,以及採礦工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沒必要去刻意指責南半球的小兄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早已在一次次的工業革命過程中享受過環境破壞所帶來的經濟紅利,如今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落後國家去注重環保,未免有失公允。如真有誠意,豈不該搬出真金白銀,攜手窮國共同進步。

過度開發和環境破壞終歸是要剋制的。無論在巴西,還是在中國,掌權者至少要保持在「可持續發展」的紅線之下,並執行到位。

世界早已是一個經濟共同體,你我杯中的咖啡八成就來自亞馬遜雨林被砍伐後建立的種植園。與其紙上談兵,不如隨手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當今世界,人均對環境資源消耗最大的依然是美國,巴西再出事也無法登上這個位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狗說 的精彩文章:

兩把鍵盤,兩款女人,你的審美選擇是?
80後可能都需要補一下的「技術課」

TAG:大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