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鬼月」被孩子問到這些問題,該如何回答?

「鬼月」被孩子問到這些問題,該如何回答?

前幾天,我和兒子吃完晚飯到小區樓下散步,突然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像是有人在燒什麼東西。我們循著白色煙霧的方向,沿著一條小路走到了廣場的花壇邊,這才發現有幾個老太太在角落裡燒紙。

我和兒子走進了觀察,發現那幾個老太太每人手裡都拿著香燭、紙錢。她們一邊燒紙,嘴巴里還在不停地念叨些什麼。

兒子大概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睜著兩隻圓溜溜的大眼睛問我:「媽媽,那些老奶奶在幹嘛呀?她們為什麼要在小區里燒火?」我回答兒子:「她們不是燒火,是在祭奠自己去世的親人們,燒一些紙錢給他們用。

兒子繼續問道:「那她們為什要在晚上燒紙?」我耐心地跟兒子解釋道:「因為每年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過去也叫『中元節』。人們可以選擇在這一天或前後幾天燒紙祭奠他們去世的親人。

兒子聽到「鬼節」兩個字不僅不害怕,反而一臉疑惑的問我:「那她們的親人死後會和你的外婆一樣去到另外一個世界嗎?」我想了想,蹲下身認真地對他說:「兒子,你說得對,她們都會去往另外一個世界……

心理學家說:你對死亡的認知,就是對生命的態度。大人和孩子談論這個話題,無論是美化或是迴避,都會曲解孩子對「死亡」的認知,甚至影響他們對生命乃至宇宙的看法。那麼,跟孩子談論「死亡」,你做對了嗎?

人死之後,真的會上天堂嗎?

《爺爺變成了幽靈》這本兒童繪本中,艾斯本是個上幼兒園的小男孩。生活中,他最喜歡的人是爺爺霍爾格。一天,爺爺走在大街上突發心臟病去世了,他感到很傷心,也很迷惑。

媽媽告訴他「爺爺變成了天使,去了天堂」,爸爸告訴他「爺爺到了地下,變成了泥土」,這樣的解釋艾斯本根本無法想像和理解,在他心裡,爺爺並沒有真正離開他,他無法割捨自己對爺爺的依戀。

生活中,很多大人都會像艾斯本的父母那樣去安慰孩子,自以為是的拋給孩子一個「上天堂」的答案,以為這樣孩子就能平靜下來。

其實,大人對「死亡」這種浪漫化、神秘化的解釋風格,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孩子的疑惑,反而會讓孩子更加迷茫,無所適從,尤其是對剛剛失去親人的孩子。

心理學研究者認為:摘下了面紗的死亡,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之前受到了欺騙。

「美化死亡」,父母的意願是好的,但是引發的結果卻未必。對於年幼的孩子,大人這種說法或許能讓孩子信以為真,甚至對「死亡」產生無限憧憬,幻想著死去的親人也能在天堂過上幸福的生活。

但是,孩子會一天天長大,善意的謊言總有被揭穿的那一天。等孩子上了初中、高中,他們對死亡有了新的認知和理解,你口中的「人死了會上天堂」也就成了無法自圓其說的謊言。

你迴避死亡,但死亡一直都在發生

「人為什麼要死亡?」「人死後會去哪裡?」

當孩子們忽閃著疑惑的眼睛,將這些問題擺在父母面前時,我們往往為了掩蓋心中的悲傷,而選擇搪塞迴避。當孩子一提到「死亡」,我們就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趁機轉移話題,企圖讓孩子不去觸碰和面對死亡的真相。

我們自以為把孩子和死亡隔離是對孩子的保護,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越不理解死亡,就越會對死亡抱有更多的焦慮和恐懼。

2017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2017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報告稱,2015年全球約有5600萬例患者死亡,其中有4000萬例死亡的原因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佔總死亡人數的70%。死亡事件中,排名前四的死因為心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還有人「主動選擇」死亡——每年的自殺人數大概有80萬。

如此龐大的數據,意味著死亡隨時隨地可能發生在孩子身邊,死亡教育避無可避。

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正確方式

首先,要允許孩子參加「死亡儀式」

我有個女同事S,她先生前幾年因肝癌去世,兒子當時五歲。這麼多年,她從沒帶孩子去過先生的墓地,甚至當年,先生的葬禮也沒讓孩子參加。

她把家中關於先生的所有遺物,甚至照片都封存起來,不讓孩子觸碰。同事S以為自己的做法一直在保護孩子,沒想到孩子會在持續的噩夢中與父親相遇。

S找到我,我給她推薦了一位諮詢師朋友,朋友在諮詢中幫助孩子完成了一場與父親的告別儀式,此後,孩子再也沒有頻繁做噩夢了。

人類天生就有把事情做完,讓需求得到滿足的傾向。然而,這又是一個達不到的理想狀態,因而產生了生命中一個又一個未滿足的需求,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未完成事件」。需要強調的是,心理層面上的「未完成事件」只是一種情結。

對於S的孩子來說,沒有與父親正式地告別就是他內心的「未完成事件」,這種沒有被滿足的期待通過潛意識—「做夢」的方式來呈現。

所以,讓孩子參加哀悼儀式,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也是讓孩子的生命與逝者的生命連結的一種途徑。

其次,父母人為製造一些與孩子談論「死亡」的時機

除了清明節、七月半,帶孩子去掃墓,舉辦一場儀式祭奠親人這兩個天然的時機外,我們還可以多創造一些時機,比如陪孩子讀書或者利用節假日多帶孩子去看看電影。父母在與孩子討論的時候,不要繞開或是迴避「死亡」兩個字。

在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中,人們離世後只是去了另外一個世界生活,而他被所有活著的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這樣充滿愛的詮釋,我非常認同,因為這樣的解釋背後不僅僅隱藏著人們面對死亡的恐懼,更蘊含著人與人之間的愛與溫情。讓孩子去欣賞這樣的影片,他會對死亡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對愛的美好也會多一份深刻的理解。

最後,分享回憶和情感,調整好情緒

研究表明:分享故去親人的故事和記憶,在整體上有助於治療哀傷。

比如,平時在孩子想念故去親人的時候,多陪他們看看照片,陪伴他們走進回憶的世界去重溫那份記憶中的美好。

再比如,你帶孩子到墓地,孩子突然問道:「不記得爺爺的樣子了,爺爺埋在地下還會想念我嗎?」這時,你就可以跟孩子談談爺爺生前的趣事,或者談論孩子記憶中的爺爺。

分享過後,如果你和孩子都有悲傷的情緒,一定記得把握好分享的尺度,信息量不宜過大。最重要的是,大人要及時安撫孩子,比如抱抱孩子,給他多一些情感關注和情緒疏導,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

死亡逃無可逃,避無可避,願每一位父母都能尊重生命本身,重視對孩子的「死亡教育」!

更多熱文

6歲男孩吃麵包不幸身亡,

學會這個方法,關鍵時刻可救命!

用身體換裙子?孩子過度虛榮的背後,

是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

熱門微課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時髦的法式無鋼圈內衣,很舒服,很放鬆
還記得外婆唱的童謠嗎?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