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馬鐙對古代戰爭影響有限?不亞於螺旋槳飛機到噴氣機的演變!

馬鐙對古代戰爭影響有限?不亞於螺旋槳飛機到噴氣機的演變!

說起古代戰場,騎兵無疑是那時戰場上的「鋼鐵洪流」,在古代,騎兵儼然成為各個國家軍隊的決定戰局之精銳。只要說起騎兵作戰,就得必須說有馬鐙和沒有馬鐙的區別。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早前的古代騎兵作戰,因為沒有馬鐙,馬背上揮劍的騎士揮轉他的劍猛砍敵人時,如果一不小心手上的劍掄空了,打不中敵人卻讓自己翻身落地。

早期的騎兵,春秋戰國和秦朝時期,騎兵是沒有馬鐙的, 所以士兵們無論是控制馬匹還是自己的身體平衡都需要極大的精力,不太可能揮舞著武器砍殺,故而弓箭是早期騎兵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武器。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馬鐙作為重要的馬具之一,在當時那個落後的年代裡,完全可以說是具有劃時代軍事意義。但這一看法一直也遭到質疑。很多人即便是到了後期,騎兵也多以騎射為主,在戰機允許的情況下,才會近距離沖陣作戰。

特別是對於歐洲騎士,西方學者認為馬鐙並不是衝擊型騎兵的必要條件,有沒有馬鐙,騎兵都能做出各種各樣的持槍衝擊姿勢。雖然馬鐙對於衝擊前穩定幫助很大,但在衝擊瞬間,並沒有特別大的作用。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但歷史事實是,有馬鐙的騎士利用槓桿力量能輕易將無馬鐙的騎士拉下馬來,馬鐙起了決定性作用。無馬鐙的騎士也許確實同樣可以在馬上戰鬥,也一樣可以揮舞武器,但力量遠不如有馬鐙的騎士大。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因為在無馬鐙騎兵時代,大家都不需要面對有馬鐙騎士的穿越時空威脅。

馬鐙最早雛形在公元前2世紀的印度雕刻中就能看到,但真正意義上的馬鐙據資料最早來自中國北方,據漠北出土壁畫等文物,匈奴人可能為最早使用馬鐙的民族。不過從現有資料看,還沒有發現一件游牧民族的金屬鐙實物。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游牧民族騎馬非常嫻熟,其實他們發明馬鐙的需求並不迫切。而非騎馬民族為了快速掌握騎術,反而會更加迫切地求助於完備的馬具,而且在軍事科技方面更有發明優勢。

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單鐙,出現於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地騎俑,在陶馬上馬鞍的左側靠前處就垂有一個三角形的鐙,因為只有左邊有,因此是為了上馬時鐙踏用的,上馬以後就不再使用了,這和我們所熟知的後世馬鐙不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大約在西漢時期,騎兵已經有了馬鐙的裝備,這才讓漢朝騎兵變得更加強大,也增添了許多騎兵使用更多戰術的新可能。而與此同時,西方的騎士們還是用腿夾著馬在戰鬥,直到很多年後才有了馬鐙。

有些西方考古學者認為:是柔然人從中國北方把馬鐙傳播到歐洲,甚至認為阿瓦爾人的馬鐙就是中國傳統的直柄橫穿金屬馬鐙,或者有中國工匠直接參与到為阿瓦爾人製做馬鐙上來。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馬鐙作為人類歷史上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正如英國科技史學家懷特指出那樣: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馬鐙把畜力應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讓士兵和馬結為一體。

馬鐙的裝備讓騎兵補足了古代機動兵力的最後短板,使人們無論是在生產生活,還是戰鬥中都可以輕鬆在馬背上完成,戰鬥時更是如虎添翼,即使是騎射中仍然顯現出馬鐙的重要性!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比如蒙古騎兵可以在進攻前時開始射箭,撤退時候還在射箭,你想追又根本追不上,雖然無賴但是有效,這一切的實現都有賴於小小的馬鐙。所以說馬鐙作用並沒有被誇大,在古代科技不發達的年代,其作用不亞於螺旋槳飛機到噴氣機的演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楓影雜談 的精彩文章:

顏值越低性能越差?二戰日軍這款機槍就是個典型!
清軍真的靠「大刀長矛」?火器裝備先進程度在亞洲首屈一指!

TAG:江南楓影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