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民國四公子之一,曾用2百兩黃金換1幅畫,還無償捐獻給國家

他是民國四公子之一,曾用2百兩黃金換1幅畫,還無償捐獻給國家

張伯駒出身豪門,長相俊朗,是赫赫有名的民國四公子之一。除了家世和外表之外,張伯駒還是個非常潔身自好,而且很有個人追求的男人,是絕對的青年才俊。張伯駒是袁世凱的表侄子,父親張鎮芳在鹽業銀行工作,家境非常富裕。張鎮芳對兒子張伯駒管教十分嚴厲,雖然頗有家財,但是在金錢方面對張伯駒要求嚴苛。

他很擔心兒子將來會長成一個紈絝子弟,所以嚴格限制他的消費。張伯駒長大之後,張鎮芳就把他安排到鹽業銀行上班。鹽業銀行當時在國內是最有名氣的銀行之一,很多豪門貴族都把自己的收藏品好比說古玩、字畫等保存在鹽業銀行。有時候也有落魄貴族拿自己的收藏來銀行做抵押。

張伯駒因此開始接觸古董字畫,他發現自己對這些藏品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在銀行工作了幾年,張伯駒的眼界開闊了不少,也學會了鑒賞古玩的方法。張伯駒因此開始收集古玩,他的這個愛好,父親張鎮芳也很支持。張伯駒就借著工作的便利,收藏了不少古董字畫。張伯駒一生中收藏過的最出名的兩幅畫,一個叫做《平復帖》,一個叫做《游春圖》。

這兩幅畫幾乎掏空了張伯駒畢生的積蓄。當時雖然大清亡了國,但是清朝貴族手裡還是有不少好東西。溥心畲是清朝恭親王奕訢的孫子,他手裡留有許多古董字畫。迫於生計,溥心畲變賣了不少藏品,其中有一幅畫張伯駒惦記許久,但是溥心畲卻沒有賣給他,而是賣給了日本人,還賣了一個類似於大甩賣的價格。

這件事令張伯駒痛心不已,他傷心的並不是自己沒能買到這幅畫,而是這幅畫竟然落入了日本人之手。張伯駒從朋友那裡打聽到溥心畲手裡還有一幅《平復帖》,他擔心溥心畲再把這幅畫賣了,所以主動找到他,表示願意出高價購買。溥心畲獅子大開口,跟張伯駒要了4萬大洋。那幾乎是張伯駒當時全部的收入,但是他沒有還價,直接掏錢給了溥心畲,把這幅《平復帖》買到了手。

此後,張伯駒機緣巧合之下又在民間藏家手裡發現了乾隆皇帝曾經最珍愛的古畫《游春圖》。民間藏家開價220兩黃金,這些錢在那時候的北京已經能夠買40座四合院了。張伯駒手裡錢不夠,他四處跟朋友借錢,終於把這幅《游春圖》買到了手。

解放之後,張伯駒把自己的所有藏品無償的捐獻給了國家,可以這麼說,如今遊客在北京故宮看到的展品,其中至少有一半曾經是張伯駒的珍藏。張伯駒把自己的全部積蓄都換成了古玩字畫,又把這些珍寶無償捐獻。晚年時,原本家財萬貫的他,甚至連在醫院加錢住個單間都做不到。因為沒有錢,買不到最好的藥物,張伯駒的病一拖再拖,越發嚴重,最後因病去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心可法 的精彩文章:

唐朝想見花魁一面要花多少錢?這位富家公子試過,現在摺合4萬元
她是唐朝的另類妃嬪:敢跟皇帝提「離婚」,為愛情拋棄榮華富貴

TAG:史心可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