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跨鏈之後,區塊鏈的下一個風口在哪裡?

跨鏈之後,區塊鏈的下一個風口在哪裡?

區塊鏈世界的熱點,轉換總是非常快。在過去短短的一兩年時間裡,就經歷了1C0、公鏈、ST0、DApp、小野幣、DeFi、平台幣、IE0、模式幣等等。很多玩家紛紛表示,投資虛擬貨幣比投資股票累多了,學不完的知識,看不完的熱點。

然而,從大的風口來講,尤其是從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角度來講,過去兩年真正的大風口可能只有以下三個:

1、智能合約平台型公鏈;

2、DeFi(去中心化金融);

3、跨鏈。

那麼問題來了,等今年或是明年這波跨鏈的熱點過了,下一波熱點、風口會是什麼?

透過三個熱點事件看未來

關於下一個風口,其實從近期的三大熱點事件便能看出一二。

1、V 神建議使用 BCH 區塊鏈作為以太坊「數據層」

關於這件事情,白話區塊鏈之前有過報道,詳情參見之前的文章。

2、Ratesv 1.0 發布,將金融大數據引入 BSV 區塊鏈

之前對 BSV 區塊鏈上的 TX 貢獻最大的一個應用叫做 WeatherSV,是把各個城市的天氣數據上鏈。現在,國內的一個開發團隊基於 Metanet 開發出了 RateSV,可以把火幣、OKEx、幣安的數字貨幣 K 線數據上傳 BSV,永久保存,不可篡改。

3、Nervos 項目計劃今年第四季度上線主網

關於 Nervos 這個公鏈項目,白話區塊鏈之前做過不少報道。相比於其他公鏈,Nervos 的一大亮點是代幣 CKB 的 Cell 模型不僅繼承了比特幣 UTXO 模型的高並行,並帶來了比特幣所欠缺的可擴展性和可編程性。每一個 CKB 都代表著全鏈的狀態部分存儲空間,裡面可以存各種數據,既可以是資產,也可以是應用程序狀態,或是其他類型的數據資料,從而實現 SOV(價值存儲)的需求。

看到這,你可能會說:「教主,你的意思是下一個風口是去中心化存儲?這不是 Filecoin、Siacoin、Storj 這些項目在乾的事情嗎?」

不是,還真不是!

下一個風口,有可能是「鏈上數據服務商」,包括數據的再存儲、搜索、提取、分析、可視化等等。這些服務商,有可能是中心化組織(譬如互聯網公司之類),而非一定要是區塊鏈企業,更不需要做「發行 Token」這個動作。

為何會得出如此結論?且聽我細細說來。

回看歷史,互聯網的第一性原理

飛機剛出來的時候,只能飛幾十米,因此被很多人嘲笑。然而,那個時候去質疑它有沒有用,是看錯了整個大方向。飛機能飛起來,說明了可以讓比空氣重的東西按照流體力學原理飛起來,而這開啟了無限的可能性,標誌著一個時代的開始。

互聯網剛剛誕生的時候,很多人看不到後來的網路遊戲、視頻會議、網購平台等等。2G 時代,大家沒有預見到 3G 時代的團購、淘寶;3G 時代,大家沒有遇見 4G 時代的抖音、移動支付、餓了么、滴滴打車;4G 時代,大家紛紛猜測 5G 時代會帶來什麼。

不管 5G 會帶來什麼,對於互聯網,你只需要把握一個主要脈絡,即互聯網的第一性原理——「空間距離的壓縮」,把原先因為空間、距離遙遠幹不成的事通過互聯網干成。

原先大家需要湊在一起才可以玩遊戲,現在有了互聯網壓縮空間,大家可以在電腦或是手機上一起玩了;原先你需要跑去飯店吃飯,或是自己去打包,現在有了互聯網壓縮空間,可以叫外賣小哥給你送過來;原先你跳個舞給人看,需要去舞台演出且只能給那些到場的觀眾看,現在有了互聯網壓縮空間,你可以在抖音上給成千上萬的人看;原先你去買東西,需要去店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現在有了互聯網壓縮空間,你可以網上直接下單,直接支付,物流到家。

從這個角度出發,是不是不難想像 5G,甚至將來 6G 時代的事情?

比如說物聯網,以前你家冰箱壞了,需要維修人員來排查錯誤,將來所有設備都連網,運行狀態一目了然,出了問題可能你自己還不知道,技術人員已經上門了;比如虛擬辦公,通過 VR 眼鏡,模擬出一個辦公室,每個人在家上班,感覺就像在辦公室一樣,可以和同事像現在一樣聊天對話;再比如你和女朋友異地,現在的技術只能聊天視頻,但是想接吻就做不到了,未來通過 VR 和嘴唇上的超薄感測器,也許可以將唇上的觸感和壓力真實地傳遞過來。

把握住這條「空間距離壓縮」的第一性原理,你可以盡情暢想互聯網的未來。

區塊鏈第一性原理

看完互聯網,我們再來看區塊鏈。

可能你已在區塊鏈行業里浸泡了一兩年甚至更久,對比特幣、以太坊、EOS 這些主流幣如數家珍。可是,若是一個從未接觸過比特幣的人問你「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它的第一性原理是什麼」,你能用一句話講出來嗎?

如果說互聯網壓縮的是空間,那麼區塊鏈傳遞的便是信任,這就是它的第一性原理。如果再詳細一點,區塊鏈是一個「去信任化的分散式資料庫 計算機」。

這一切,都要從比特幣說起。

比特幣的本質很簡單——一個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這個賬本承載了過去 10 年以來 BTC 的所有交易數據,無運營主體,從未宕機,從未篡改,堅如磐石……

中本聰原本想要在這個賬本穩定和成熟之後,讓這個賬本承載更多的東西,比如託管交易、保稅合同、第三方仲裁、多方簽名等等。換句話說,升級成一個資料庫。然而,在中本聰隱退之後,Core 開發組將區塊大小一直限制在 1M,比特幣便失去了這種可能性,這也是 BCH 和 BSV 後來分裂出來的原因之一。

再往後,以太坊誕生,「EVM 虛擬機的概念 智能合約」使得以太坊成為了一台「去信任化的世界計算機」。

雖然以太坊這個計算機很慢(性能不足),但不管怎麼說,畢竟實現了去信任化的世界計算。這也是為什麼預測市場(比如 Augur、Gnosis 等等)以及 DeFi(比如 MakerDAO、Compound)這類對性能和數據存儲要求不高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約類項目在過去兩年里,成為了區塊鏈上為數不多的真實應用之一。

從 V 神計劃與 BCH 聯姻,讓 BCH 做他的「數據層」,可以看出 V 神也已經意識到:下一個 10 年,區塊鏈將不再只是簡單的「鏈上計算」與「攜載交易數據的賬本」而已,它將是一個「去信任化的分散式資料庫與計算機的合體」,最終的目的是「讓地球上的每個人對這個世界(鏈上)的狀態達成共識」。

如同互聯網一樣,若是你順著這條「傳遞信任的分散式資料庫 計算機」的第一性原理,你也同樣可以盡情暢想區塊鏈的未來。

當然,也許有人會問,區塊鏈的一個典型應用是溯源,然而你並不能保證鏈上的數據就是真實、正確的,萬一是虛假數據怎麼辦?這依舊不能夠信任!

你去菜市場買菜,因為很多商販缺斤短兩,國家強制推行了「放心秤」,所有商戶都在使用。從此,你再也不擔心缺斤少兩了。然而,如果你從一個商家那裡買了一斤豬肉,回去發現這肉注過水或者不新鮮。試問一下,這個問題是「放心秤」該解決,或是能解決的嗎?

將賬本升級為資料庫:以 RateSV 為例

過去的十年,絕大多數鏈其實都是 BTC 的高仿,也只能算一個賬本,而不是資料庫。直到以太坊橫空出世,把「計算機」這個概念放入了區塊鏈,區塊鏈才算又進了一步,而以太坊之後的很多新鏈,變成了以太坊的高仿。

現在,把賬本升級為「資料庫」的概念,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拿文章開頭提到的 RateSV 打個比方。很多人看到這個項目的第一反應是:這些數字貨幣的 K 線數據上傳到鏈上,有什麼意義呢?貌似還不如在以太坊上刻個字,或者上傳本書更有價值。

如果你「混過」金融圈,或是接觸過數據服務,尤其是區塊鏈數據服務,你就會明白:很多數據比你想像得要值錢。

在專業的外匯市場廝殺,很多專業交易員為了最大程度地熟悉自己交易的品種,提高勝率,會購買過專業的付費復盤軟體。這些軟體里的數據非常詳細,能查詢到任意歷史時期的分鐘 K 線,且可以像電影一樣幾倍速度反覆重播,對於研究特定歷史時期的價格變化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在區塊鏈行業,你若是想找全比特幣前 10 年的日 K 線,其實非常困難。非小號只有分時線,很多數據 API 根本不對外開放;國外第一行情站 CoinMarketCap 數據倒是有,但要收費,調取 1 年前的數據就已經非常昂貴了,而且數據是中心化的,嚴重依賴 CoinMarketCap 的存活。除此之外,還有數據的來源太過單一,只有美元計價,可信度存疑等一系列問題。

這只是把區塊鏈當做底層資料庫的一個最為初始的,甚至可以說相當簡陋的應用。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會有越來越多有價值的數據被傳到不同的鏈上,屆時會有越來越多提供鏈上數據搜索、挖掘、分析、可視化的服務商。

這些數據服務商不一定非要是區塊鏈行業的公司,傳統的互聯網行業或是數據行業完全可以來分一杯羹。畢竟,他們的數據服務只是換了一個數據來源而已,且更重要的是,他們還不用發行 Token。

未來甚至還有可能因為鏈上存儲成本高的原因,礦工或是節點沒有能力或是不願意長期存儲大量數據。屆時,可能會有數據存儲服務商,甚至可以是谷歌或是亞馬遜,來提供鏈上數據的付費再存儲服務。區塊鏈上只存這些數據的哈希,從而保證數據的不可篡改特性即可。

不是每條鏈都可以信任

如果有一家公司要把公司內部的 IT 基礎設施和重要數據從機房搬上雲,你覺得它會選擇哪家雲服務商?

很明顯,如果是國內公司大概率會選阿里雲,國外會選亞馬遜 AWS 或微軟 Azure。

信任,有聚集效應。畢竟,強如亞馬遜 AWS,每年都會發生一兩次宕機,讓公司的主幹業務跑在其他小服務商上,壓根信不過。

傳統貨幣,大家最信任的是美元;貴金屬避險,大家最信任的是黃金;區塊鏈,大家最信任的是比特幣。

當區塊鏈從「賬本 計算機」升級到「資料庫 計算機」之後,這種信任會進一步聚集。畢竟,有些可以輕鬆被 51% 算力攻擊的公鏈,先不說能不能把賬本升級到資料庫,即便升級成功了,你敢把真正有價值的數據傳上去嗎?

V 神曾經「保守地」預言,有 90% 的 1C0 項目都會歸零;而在很多人看來,90% 也許應該擴展到 99%,1C0 項目應該擴展到所有區塊鏈項目。

沒辦法,這是一個真實而又殘酷的商業世界。

互聯網時代,作為旁觀者,那些無數倒下的公司,早已告訴過我們這些數據和答案;區塊鏈時代,作為當局者,我們只是不願去相信而已。

via:白話區塊鏈 五火球教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塊鏈答案 的精彩文章:

OKEx、幣安、火幣持倉平台幣折扣對比,哪家更優惠?
TokenStore跑路追蹤:870萬美元加密貨幣流入交易所

TAG:區塊鏈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