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漢之間有多少位皇帝?至少有十一位!除了劉秀你還知道誰?

兩漢之間有多少位皇帝?至少有十一位!除了劉秀你還知道誰?

兩漢之間大致指的是公元8年西漢滅亡後到36年東漢重新統一的歷史時期,在這近三十年間,天子成了廉價品,先後出現十餘位天子,換句話說就是皇帝。

這十幾位皇帝只有一位被史家公認,那就是漢光武帝劉秀;還有一位古人不承認、現代人承認,即新帝王莽。剩下幾位雖有帝號,卻都只是割據一方,在東漢統一進程中先後敗亡。

1、新帝王莽:失敗的改革者(8年——23年在位)

王莽的古今評價屬於極端分化,古人就沒幾個稱讚他的,大多是貶損,少數幾個中立的,也就說說「王莽謙恭未篡時」,以他當上皇帝前的事迹舉例子。直到近現代,王莽搖身一變成了社會改革者,讚譽鋪天蓋地而來,稱讚和否定達到了對半分的地步。到了網路時代,他又被稱作「穿越者」,號稱是把社會主義制度搬到古代。

事實上,王莽的確有真才實幹,他上位的方式非常獨特,不是像後世那些權臣一樣是掌控兵權後才完成改朝換代的,他是靠民意和外戚身份雙重加成當上輔政大臣,又碰上幼主在位,一步步架空皇權後禪讓登場的。

民意其實很難具象化,王莽能夠靠它屹立於士林朝堂數十年,已經說明他自身的能力了,但他上台後的種種措施,又證明了他是個書生氏的政治家,一心想把社會推向並不存在的上古大同。

王莽是修習《禮經》出身的,這部儒家經典對於他而言已不是學問,而是信仰。再算上那個尊儒的年代,新朝君臣言必稱三代,事必據《周禮》,我們無比相信傳說中的三代盛世,認為只要依據《周禮》規定的去做,盛世的光輝就會再一次普照大地。

現在我們知道所謂三代盛世只是聖人的謊言,為了自己的學說鋪路而已,一個連鐵器都沒有的時代哪來的人人和樂,不過是物資極度緊張下的按需分配而已。

就這點來說,上古時期的所謂大同,跟我們要追求的共產主義是有一點點相似的,這就給王莽的復古改制披上了社會主義改革的面紗,在網路時代集聚了大批粉絲。

王莽的新政包括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以王田製為名恢復井田制、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等等,都是周禮模式,完全不顧社會現實。

以幣制改革為例,王莽在位十五年,幣制改了五次,這是什麼概念?平均三年改一次,等於三年前我在用人民幣,突然改成美元,現在又改成盧布,舊貨幣還沒收回,新貨幣就出來了,市場上新錢舊錢真錢假錢滿天飛,百姓不堪其苦。

本來王莽的上位是人心厭漢的結果,但他這麼一折騰,大家直接思漢了,漢朝再慘也沒這麼慘吶。百姓紛紛揭竿而起,起義軍此起彼伏,新朝江山分崩離析。

2、更始帝劉玄:亂世天子(23年——25年在位)

上面說了人心思漢,為了爭取人心,反抗新朝的起義軍不少都扛著漢朝的大旗,其中喊得最響的就是綠林軍,他們最初的根據地是綠林山,因而得名。

後來綠林軍連敗新軍,聚集了數十萬眾,其中就包括藉藉無名的宗室劉玄和野心勃勃的宗室劉演。

劉玄和劉演都是舂陵宗室,屬於同宗,所不同的是劉演能力出眾,跟弟弟劉秀拉起一支舂陵兵,兄弟二人都是反新的主要大將。劉玄則生性懦弱,綠林軍大將就看中這一點,擁立他為帝,國號漢,年號更始,是為更始帝。

劉玄稱帝是在23年正月,消息一出,四海震動,各地紛紛棄新朝而去,接受漢朝的官職。到當年九月,漢軍攻破長安,新朝滅亡。

隨後漢軍席捲關中,劉玄也將都城遷往長安,彷彿曾經號令天下的大漢王朝又回來了。可實際上,此時的劉玄更像是周天子,地方上的割據勢力雖多向他稱臣,但並不聽他號令,有些更是悍然稱帝,想跟他爭奪天下。

劉玄卻沒認清這個事實,他一頭扎進了溫柔鄉,沉湎於酒色,不理政務,同時還猜忌諸將。在入主長安之前,他就設計誅殺了劉演,還把劉秀派去河北送死,殊不知劉秀在河北翻了盤,完成了劉玄不能完成的中興大任。

在劉玄的胡亂治理下,更始政權混亂不堪,諸將爭權,地方上的各大割據勢力頻頻向其發起挑戰,其中最致命的就是赤眉軍。

3、建世帝劉盆子:抓鬮的放牛娃(25年——27年在位)

赤眉軍跟綠林軍並列為新末兩大起義軍,勢力龐大,因把眉毛塗紅而得名。

赤眉軍原本的根據地是在山東,後來發展到山東、河南多地,與此同時,綠林軍已經改頭換面成了更始漢軍,殺入關中。

劉玄遷都長安後之前,赤眉軍就有意投降,但劉玄冷漠回應,待遇給的很差,徹底斷了兩家大公司的合併可能。

24年冬,發展壯大的赤眉軍頻頻向更始政權發起進攻,混亂不堪的更始政權完全成了紙老虎,一打就敗。

到25年9月,赤眉軍已經殺到華陰縣,長安已經是近在咫尺。為了找個名頭,他們決定效仿綠林軍,擁立一個皇帝。

赤眉軍在全軍上下排查下來,找到七十多個漢室後裔,立誰為帝呢?樸實的起義軍將領們決定舉辦「摸彩」儀式,也就是抓鬮,誰摸到「帝札」,誰就當皇帝。

結果,15歲的放牛娃劉盆子抓了頭彩。於是這個昨天還在山坡上放牛的娃子,今天就成了皇帝,國號漢,年號建世。

很快赤眉軍攻下長安城,劉玄單騎逃走。不久,走投無路的劉玄向赤眉軍投降,開始當了幾天長沙王,後面赤眉軍也亂了起來,直接就把它給咔嚓了,更始政權滅亡。

赤眉軍亂的原因很簡單,關中連年戰亂,老百姓都沒命種地了,一下子又湧入那麼多赤眉軍,糧食根本不夠吃。加上劉秀的軍隊從河北殺入關中,赤眉軍連連敗退。

27年,赤眉軍在華陰慘敗,所剩不過殘兵敗將,再難跟劉秀爭鋒。劉盆子的大哥劉恭前去跟劉秀談判,在獲得寬恕承諾後,他跟劉盆子宣布投降。建世政權滅亡。

劉秀知道劉盆子就是個傀儡,也沒追究他,還封其為趙王郎中,安排他在自己叔父兼養父趙王府中生活,以免有心人再拿他扯大旗。

後來劉盆子因病雙目失明,劉秀又下令賜劉盆子滎陽均輸官,用滎陽的官田租稅,來奉養劉盆子終身。不得不說這個放牛娃的運氣是逆天了。

4、趙漢帝王郎:精明的騙子(23年——24年在位)

王郎又名王昌,邯鄲人,善於占卜算命。據說他曾發現河北有天子之氣,就起了自己當皇帝的心。他又打聽到王莽篡位時,長安城中有人自稱是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然後就被咔嚓了。

兩者一結合,王郎詐稱自己才是真正的劉子輿,還編造出自己是怎麼從皇子淪落為平民(趙後欲害之,偽易他人子,以故得全)、如何從長安跑到邯鄲的。

23年十月,有傳言說赤眉軍將渡黃河北進,為了爭奪河北,劉玄派劉秀前去招撫河北,但卻不給他兵馬,等於是讓劉秀去送死。

同年十二月,西漢宗室劉林等人在邯鄲擁立王郎為皇帝,因地處趙地,史稱趙漢政權。

王郎稱帝後,迅速佔領幽州、冀州,下令懸賞劉秀的人頭,劉秀的處境越發危急。但劉秀就是善於打逆風局,沒多久就把局勢逆轉過來,壓著王郎打了。

24年四月,劉秀進軍邯鄲。王郎派人出城談判,一再強調自己是漢成帝之子,劉秀撇下一句話:「設使成帝復生,天下不可得,況詐子輿者乎!」(就是漢成帝這個廢物復活,天下也不是他的,更何況是假稱他兒子的子輿!)

談判破裂後,劉秀攻城二十餘日,最終攻破邯鄲,王郎乘夜出逃,途中被殺,趙漢政權滅亡。

5、嗣元帝劉聖:透明的天子(23年在位月余)

劉聖又名劉望,漢景帝後裔。

劉聖跟劉玄、劉秀這些宗室不同,他還沒遠到成為平民,在西漢末年,他的身份還是鍾武侯。王莽代漢建新時,作為西漢宗室的劉聖自然丟了爵位,淪為庶民。

這讓劉聖不能忍,他暗中積蓄力量,積極聯絡漢室子弟和豪強義士。新朝末年,他在汝南一帶起兵,迅速攻佔汝南。

不久,新軍在昆陽之戰慘敗,新朝的大將嚴尤、陳茂逃到汝南,投奔劉聖。

劉聖大喜過望,把軍政大權都交給嚴尤和陳茂,兩人投桃報李,力勸劉聖稱帝。

23年八月,劉聖在汝南稱帝,沿用漢朝國號,自稱「大漢嗣元皇帝」,以漢朝繼承者自居。

這就是在公然挑釁更始政權了,都是劉家人你還稱帝,要是有赤眉軍那樣的勢力也就罷了,偏偏還只是只菜雞。很快,劉玄派大將劉信率領數萬軍隊南下,做皇帝不到兩個月的劉聖被殺。

6、孺子嬰劉嬰:我才是皇帝(25年在位不到一月)

公元6年,漢平帝劉衎病逝,皇位再一次空懸,王莽為了長久執政,選了年幼的劉嬰為繼承人,立為皇太子。

劉嬰是漢宣帝的玄孫、楚孝王劉囂的曾孫、廣戚侯劉顯的兒子,也是歷史上最奇葩的一個皇太子,明明皇帝都沒了,他卻還只是皇太子而不是皇帝,西漢因此度過了三年沒有皇帝的日子。

這三年,西漢沒有真皇帝,卻有假皇帝,那就是王莽。他以皇太子年幼為由,居攝踐祚,自稱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

做著做著,王莽想當真皇帝了,於是代漢建新,西漢滅亡。劉嬰被降為定安公(又作安定公),封地包括平原郡的5個縣,地方百里,民萬戶。

不過我們卻不敢讓劉嬰就封,他可擔心有人拿他當大旗反抗自己。王莽把長安的大鴻臚府改建為安定公第,將劉嬰養在其中,與外界隔絕任何聯繫,甚至乳母也不被允許和他講話,導致劉嬰成人後不識六畜。

畢竟身份擺在那裡,隨著新朝覆滅,劉嬰又成了某些人眼中的奇貨。

動作最快的是平陵人方望,更始政權剛亂起來的時候,他就劉玄覺得要完,得另尋出路。他覺得劉嬰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子,漢室正統,當受天命,就聯合安陵人弓林等人,把劉嬰從長安接走,帶到了臨涇。

25年正月,方望尊劉嬰為帝,劉玄立刻派出李松和蘇茂等將領,把這幾千人打得落花流水,劉嬰被殺。

7、梁漢帝劉永:逃亡皇帝(25年——27年在位)

劉永是梁孝王劉武的第八代孫,其父劉立當梁王時跟漢平帝的外戚衛氏來往密切,漢平帝駕崩後,王莽掌權,把衛氏連根拔起,連帶著處死了劉立,劉永也失去了繼承梁王封爵的資格。

劉玄稱帝後,劉永前去投靠,劉玄封他為梁王,以睢陽為梁國國都。

劉玄遷都長安之後,政治日益腐敗。劉永心思頓時活泛起來,想依靠梁國起兵割據,奪取天下。

劉永一開始進展飛快,攻佔二十八座城池,又在名義上將東海郡董憲、齊地張步、西防佼強等人收為部屬,一時間威震關東。

25年十一月,劉永自稱天子,史稱梁漢政權。此前劉秀已經稱帝,兩個劉姓漢室親爭奪正統的戰爭,迅速拉開。

為奪取天下,劉秀制定了「先關東、後隴蜀」的戰略,派大軍進攻劉永。劉永連吃敗仗,率領殘部逃進了睢陽,堅守不出,加上漢軍內部發生叛亂,梁軍士氣大振,漢軍圍攻睢陽數月不下。

一直到26年八月,漢軍乘夜殺入城內,劉永帶著家人慌忙出逃,跑到了虞縣。

隨後漢軍四處攻城略地,原梁國屬地望風而降,堅守抵抗者寥寥無幾,就是有也被漢軍滅了。在這種情況下,劉永身邊的部眾想襲殺劉永,投降漢軍。

劉永命大,躲過一劫,帶著幾十名親信逃了出來,跑到譙縣。在譙縣,劉永等到了三萬多的援軍,立刻擺開陣勢跟漢軍開戰,結果又是慘敗。

劉永再次棄城出逃,跑到了湖陵,漢軍也停止了進攻,回師休整。

27年四月,劉永又殺回睢陽,漢軍大軍包圍睢陽。三月後,城中糧盡,劉永率軍突圍,漢軍緊追不捨,劉永為部將慶吾所殺。

劉永死後,其弟劉防舉城投降,其子劉紆卻被殘部立為梁王,繼續對抗劉秀,直到兩年後被滅。

8、廬江帝李憲:在哪裡上班,就在哪裡當皇帝(27年——30年在位)

跟同時期許多軍閥不同,李憲不是靠起義軍發家的,而是靠打起義軍發家的。他原本是廬江郡的屬令,新朝末年,廬江郡爆發農民起義,人數多達十餘萬。

李憲被王莽任命為偏將軍、廬江連率(即太守),率軍鎮壓起義軍,歷經數年努力,李憲將起義軍全部掃平,但新朝卻已經是大勢已去。

新朝滅亡後,李憲據廬江郡自守。不久自稱淮南王,派兵攻打掠取郡縣,擴充地盤。

27年,坐擁九座城池的李憲在廬江郡自稱皇帝,這是新朝滅亡後唯二非劉姓人建立的政權,其他政權就算是非劉姓,也要謊稱是劉家人,比如王郎,可李憲就是這麼大膽,九座城就敢逆思漢潮流而動,結果跟找死沒區別。

28年,劉秀調動四郡兵力攻打李憲,把李憲包圍在舒縣一年。

到30年正月,城中糧盡,漢軍發動總攻,很快就攻下舒縣。李憲棄城逃走,被軍士帛意追擊斬殺。

9、匈奴兒皇帝盧芳:故事大王(29年——30年在位)

事實證明,騙子所見略同,能夠想出假裝漢帝之後的不止王郎一個,至少還有盧芳,而且盧芳的故事更加離奇、更加具有戲劇性、也更加虛假。

王郎自稱漢成帝之子,多少找了個趙飛燕迫害流亡民間的理由,盧芳卻看不起漢成帝,直接找了大名鼎鼎的漢武帝當祖宗。

按盧芳所說,他是漢武帝的曾孫劉文伯,他的曾祖母是匈奴谷蠡渾邪王的姐姐,嫁給漢武帝為皇后,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是太子。後來遭遇江充之亂,長子遇害,皇后連坐被殺,次子名叫次卿,逃命到長陵;三子名叫回卿,逃往安定三水縣境內的匈奴屬國左谷。

後來大將軍霍光平定了內亂,迎立次卿,回卿則留在了左谷,生子孫卿,盧芳,就是孫卿的兒子。

盧芳編造這個謊言,顯然是為了結合當地情況,一方面迎合邊民人心思漢,說自己是漢武帝曾孫,另一方面尋求匈奴支持,說自己是匈奴王室的外曾孫。

還別說,那個年代讀過書的人沒幾個,謠言不脛而走,許多邊民和匈奴部落都信以為真,來到了盧芳麾下。盧芳振臂一呼,打著恢復漢室的旗號,輕易就割據了安定地區。

更始政權殺入長安後,劉玄人們盧芳為騎都尉,鎮撫西陲。沒幾年更始政權敗亡,安定地區的胡漢首領們經過會商,尊盧芳為上將軍、西平王。

憑安定地區這點人馬,自然是不夠爭奪天下的,盧芳想到了請外援,派人去跟羌族和匈奴商量和親的事,其實就是搬救兵。

匈奴單于欣然接受盧芳的美女,然後把盧芳接入匈奴,立為漢帝。

29年,匈奴派人護送盧芳這位兒皇帝入塞,定都於九原縣,並劫掠佔有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五郡,與胡通兵,侵苦北邊。

匈奴想把盧芳培養成看門狗,但盧芳不爭氣,連看門狗都做不好,身邊的部將接連火併,死的死,降的降。30年,漢軍大兵壓境,走投無路的盧芳只好再次亡命匈奴。

十年後,匈奴又把盧芳派回來了,想讓他在高柳建立偽政權。結果盧芳根本無處下手,乾脆上表向東漢投降。

劉秀既往不咎,封盧芳為代王,並允許他在明年正月回京覲見。盧芳卻在冬天就擅自擁兵入朝,當南行到昌平(在今北京)時,被朝廷發現。朝廷嚴令盧芳返回,心中有鬼的盧芳一路向北,向東漢邊地發動進攻,失敗後逃入匈奴境內,最終死於匈奴境內。

10、白帝公孫述:成家不成(25年——36年在位)

除李憲外,另一位稱帝的非劉姓人士就是公孫述,他跟李憲不同,他是既有大軍,又有地利,割據稱帝是胸有成竹的。

公孫述原本是漢朝的公務員,曾兼攝五縣,五縣都管理得井井有條。新朝時期,公孫述被任命為導江(原蜀郡)卒正(即太守),以能力出眾著稱。

新朝滅亡後,蜀地大亂,南陽人宗成侵入漢中,公孫述迎他入成都。宗成卻任由部眾劫掠,百姓不堪其苦,公孫述非常不滿。他聯合境內豪傑,發兵攻滅宗成,結境自保。

24年秋,劉玄派張忠為益州刺史,率兵萬餘,進攻蜀地。述在綿竹大敗漢軍,乾脆自立為蜀王,定都成都。

25年四月,公孫述自立為帝,國號成,崇尚白色,又稱其為白帝。隨後公孫述四處出擊,佔據益州全境。

劉秀的戰略是「先關東、後隴蜀」,所以公孫述很是過了幾年皇帝日子,指哪打哪,威風凜凜。

32年,劉秀已經平定關東,全力經營西部,他先向盤踞在西北的隗囂下刀子,公孫述連忙派人救援,但還是沒能改變隗囂敗亡的結局。

隗囂失敗後,劉秀髮出「既得隴,復望蜀」的感慨,蜀地人心也浮動不堪。

隨著天下大部平定,公孫述想以益州一州之力逆天已無可能,漢軍進攻時,逼得公孫述用刺殺的法子來續命,雖然幹掉一名漢軍統帥,但成家也開始倒計時了。

36年十一月,公孫述陣亡。次日,成都投降,漢軍屠城,成家破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莽莽趣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戰國四公子的結局如何?信陵君鬱鬱而終,春申君被滅族!
秦昭襄王登基始末:外部干預下的內部妥協,用政敵的鮮血鑄就王位

TAG:莽莽趣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