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女神」勞斯萊斯也要進入新能源領域

「女神」勞斯萊斯也要進入新能源領域

圖片來源@Unsplash

文|鋅刻度,作者|黎盛榮,編輯|陳鄧新

山雨欲來風滿樓,面對汽車產業暗潮湧動的變革之年,傳統車企求精求變,造車新軍前赴後繼,就連內燃機時代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奢華品牌都試圖在新能源大潮中分得一杯羹。

不久前,街頭被拍到的一輛偽裝保時捷Taycan吸引了無數目光,作為蛙王的第一款量產純電動車,關注度遠超當年的寶馬i8。

阿斯頓·馬丁的首款純電超跑Rapide E則爭取今年年底前交付到客戶手中,蘭博基尼計劃2021年推出插混版Aventador,法拉利預計2022年60%車型都會是混動版,賓利CEO Adrian Hallmark也承認,如今他們的客戶都渴望擁有一輛電動車,所以賓利也要加快研髮腳步了。

這份名單,最近加上了勞斯萊斯——近日,美國加州舉行的圓石灘車展上,勞斯萊斯CEO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實施電氣化轉型方法,但並不會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而是會一步到位直接推出純電動車型。

時針撥回5年前,勞斯萊斯曾表示不要期待勞斯萊斯的電動豪華車,這一反轉可謂是把「真香定理」表現的淋漓盡致。隨著勞斯萊斯進入新能源市場,內燃機時代頂尖豪華品牌會在新能源市場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能否繼續保持內燃時代的光環,豪華品牌新能源汽車會不會出現霸主,值得人們關注。

?「諸神」入場,轉型是大勢所趨

世界級「女神」勞斯萊斯,提及之時,不乏有人流露出欲求而不得的沮喪之意。它的優雅、迷人、奢華、極致讓人垂涎——手開勞斯萊斯穿梭於城市大街小巷,迎來眾人羨慕目光又是多少人無法實現的夢想。

自1906年亨利·羅伊斯和查爾斯·羅爾斯在英國曼切斯特成立勞斯萊斯公司以來,這個英倫品牌已經走過百年歷史。在這個被「電動化」浪潮所席捲的時代,一直推崇V12引擎的勞斯萊斯選擇與時俱進,入局純電市場。

近日,勞斯萊斯官方表示,將進入新能源市場拼殺。勞斯萊斯CEO ?TorstenMüller-?tv?s (托斯滕·穆勒-奧特沃斯)表示:「公司正在考慮實施電氣化轉型方法,但是勞斯萊斯的客戶對於插電混動車型並不感興趣,而是更青睞純電動車型,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對電動車接受程度很高。」

推出純電車型,勞斯萊斯其實早有預謀。在2016年其母公司寶馬集團成立100周年時,發布勞斯萊斯Vision Next 100,也是勞斯萊斯純電概念車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總所周知,勞斯萊斯的轉型對於該品牌確實是一重大舉措,但對於內燃機時代的超級豪華品牌車企來說,它卻是一位後來者。

在內燃時代頂級豪華品牌車企轉型新能源汽車領域中,賓利、保時捷、阿斯頓·馬丁、法拉利、蘭博基尼等豪華品牌早已開始「參戰」。

譬如賓利CEOAdrian Hallmark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本人已向公司董事會提出一項全新計劃,這項計劃將遠比之前的電氣化計劃更為激進。「我們要確保未來所有車型、所有動力系統和所有新技術都要比目前我們所制定的計劃更加環保。」此外,他還表示,賓利的首款電動車型將在2025年推出。而在不久前,賓利首款混動車型添越插電式混動版已正式上市。

對於阿斯頓·馬丁來說,不僅首款純電超跑Rapide E在今年已經面世,而阿斯頓·馬丁還將在2022年對首款純電動SUV車型DBX投產。相對於上面品牌來說,保時捷或許算是比較親民的豪車品牌了。不過在電動化方面,保時捷下手可是毫不含糊。保時捷的首款純電動車型Taycan已經正式面世。

向新能源「空白高地」進軍

整體來看,豪華品牌對新能源領域越來越重視。它們的轉型,得歸咎於全球環保和能源問題日益嚴竣的大環境之下,新能源車主宰未來出行將是必然。

隨著用戶環保意識越來越強,急需新的清潔能源來替代燃油車帶來的尾氣排放污染,新能源汽車的優勢也就凸顯出來,相較傳統燃料車,新能源汽車運行噪音小、環境污染力度小、更節能等更符合當代用戶得需求。

而且,新能源汽車自續航能力提升後,也具備了與燃油車競爭的底氣和實力——有特斯拉這個成功案例擺在眼前,如何不叫各大品牌心動。

時代大勢所趨之下,任何品牌都不能夠阻擋時代大潮的推進。新能源是文明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必經之路,這一趨勢和方向是必然的,也是不可改變的。

為什麼高高在上的奢華品牌也轉型進入了新能源領域,這不僅僅是為了順應時代的轉變、貼近全球用戶的需求、契合全球環保與能源問題、降低排放與污染等大環境的需求,雖然是很重要的一點,但絕非僅此而已。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領域逐漸備受關注,不僅造車新勢力崛起,連老牌造車企業也紛紛轉型。

崛起者中當以特斯拉的成功最為耀眼。自特斯拉旗下新能源汽車上線以來,不僅得到國外用戶的喜愛,國內用戶也甚是喜愛。在去年特斯拉以9.7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在上海拿下了一塊86.49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每年將生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

面對特斯拉的咄咄逼人,老牌豪華車企奧迪、寶馬與賓士三巨頭也紛紛進軍新能源領域。就目前來看,率先進入新能源領域的寶馬已有了成名之作i8面世;賓士為了加速在純電動車領域的布局,也全新打造了純電EQ平台;稍晚起步的奧迪也推出了E-tron純電平台,今年奧迪Q2L E- tron也正式亮相。

不過,上述幾款車型,廠商指導售價未超過200萬元。當勞斯萊斯、保時捷等奢華品牌進入新能源領域,其品牌力還是獨樹一幟的奢侈品質,都是BBA無法比擬的。可以說,這些頂尖「女神」的目標,是新能源汽車200萬元級以上奢華領域,那還是一片待開拓的處女地

新能源汽車補齊最後一環

伴隨著奢華品牌的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頂端、高端、中端與低端布局也顯得越來越明顯。那麼,這些奢華品牌進入新能源汽車,就能一定獲得成功么?

答案是不一定。樂觀之處是,對這些奢華品牌而言,如果這些奢華新能源汽車,能良好運用「品牌 黑科技 實惠的價格 節能防污染的大環境 高消費人群」等特點,那麼可以讓他們在新能源市場立足,定位用戶人群基本屬於高消費人群,並不會衝擊已有市場。

但是,對於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來說,這些奢華品牌也面臨了同樣的問題:電池續航、安全。譬如阿斯頓·馬丁的首款純電超跑Rapide E續航里程不過360公里,而當前主流續航里程都達到500公里了。此外,新能源動力電池的安全性一直未飽受質疑。

當電池過熱時,汽車可能會失去控制。過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電池組本身的溫度不均勻,局部溫度高,充放電過高,外部電路短路,內部短路等這些電氣原因會釋放熱量。

但不管如何,對整個行業來說,其實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據艾瑞諮詢此前發布《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未來10-15年內,汽車市場將呈現出新能源汽車與內燃機汽車逐步並駕齊驅的局面,在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地位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

伴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頂端的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頂端、高端、中端與低端的布局得以完善,促使新能源汽車發展加快。一個被內燃機統治了100多年的汽車時代即將結束,一個新能源汽車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獨角獸Jumia會是「詐騙犯」還是「非洲阿里」?
斑馬網路升級產品理念,開放九大核心能力,12個月後全面落地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