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聯在保衛戰中損失慘重,空軍接連送人頭,僅靠一張王牌度過難關

蘇聯在保衛戰中損失慘重,空軍接連送人頭,僅靠一張王牌度過難關

1941年6月份,希特勒撕毀與蘇聯的協定,開始大舉進攻蘇聯,歐洲東線戰場由此開打。後來我們都知道,德國人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在戰爭一開始時候他們實際上是佔據絕對優勢的一方。為了對付當時實力不弱的蘇聯,希特勒調動了將近200個師共550萬的軍隊進攻蘇聯,在飛機坦克的配合下,他們像一群餓狼一樣撲向蘇聯。東部戰場初期的雙方實力對比還是比較明顯的,德軍無論是在武器裝備上還是指揮上都勝過蘇軍一籌。所以才有戰爭剛開始時候德軍打算在1941年10月之前攻擊蘇聯首都莫斯科迫使蘇聯投降這個計劃。但最終這場戰爭的結局,卻打了日耳曼人的臉。

(德國制定的進攻蘇聯路線)

從當時兩方實際情況來看,德國人並不是口出狂言,夜郎自大,而是蘇聯軍隊實在是太弱了,在強大德軍面前幾乎不堪一擊。在東部戰場剛開始的4個月中,蘇聯人幾乎沒有打過一場大的勝仗,簡直可以用一瀉千里來形容。據悉,剛開始那短短几個月中蘇軍有300萬人戰損,其中超過70萬人被俘。在坦克與飛機的損失上,蘇聯更是嚇人。由於德軍用的是比蘇軍更為先進的梅塞斯密特Me-109飛機,所以一開始蘇聯空軍的飛機就開啟接連送分送人頭的節奏,短短几天損失了幾千架戰鬥機。經過幾個月的戰鬥,蘇聯地面裝備的坦克和裝甲車等損毀率佔到了96%以上,也就是說差不多整個蘇軍都要拼光了。

(德國國防軍的士兵在斯大林格勒的街道上快速移動)

到了9月份,蘇聯軍隊在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的率領下,直逼蘇聯首都莫斯科。據說在最後時刻蘇聯會戰開始之前,蘇聯已經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損失,並且還有一百五十萬國土落入敵手。可以說,當時已經到了蘇聯亡國滅種的最後時刻了,莫斯科在則蘇聯在,莫斯科亡,則不堪設想。那時的蘇聯已經陷入到無兵可用地步,甚至蘇軍主帥朱可夫想調動200輛坦克開保衛莫斯科都不可以。難道莫斯科真的保不住了?最後事實告訴我們,頑強的蘇聯人還是挺了過去。

(米哈伊爾·瓦西里維奇·伏龍芝)

蘇聯著名統帥,蘇聯軍事體系主要構建者伏龍芝在他去世之前曾為蘇聯制定了一份偉大的全民預備役策略,沒想到這成了蘇聯最後時刻手中的一張王牌。在全民預備役策略指導下,蘇聯全民皆兵。蘇聯當時國內大約有2000萬的民兵預備役人員,在和平年代他們有不同的工作崗位,但在戰爭時刻他們就都是士兵,不論是衝鋒陷陣還是構築軍事建築,這些民兵都是很好用的牌。除此之外,蘇聯國內的各種工廠也都為了衛國戰爭轉成了軍工廠,生產槍支彈藥,讓蘇聯的槍械數量在一個月內暴增了40多倍。那些民兵在莫斯科城外構築的工事有數十萬米,一度連德國人也震驚了。

(蘇聯紅軍)

最後天氣也站在了蘇聯這一方,惡劣的天氣讓德國人難以適應,他們的進攻速度不再那麼快,坦克射出的炮彈也不再那麼威力大。等到德軍進攻到距離莫斯科40公里地方時,德軍就已有許多凍死凍傷,士氣大減。12月初,蘇聯人掀起反擊,德軍節節敗退。所以說蘇聯最終成功度過難關,還是要感謝伏龍芝當年留下的這個全民策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3軍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德國發明劃時代槍械:三種射擊方式隨便選 性能先進無人要
號稱陸戰之王的坦克總要帶上高射機槍「壯膽」 為什麼要這麼做?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