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軍力發生巨變!驅逐艦服役17:2艘 高超音速導彈服役
近來,美軍大力加強了對中國的軍事部署,包括:在日本部署更多F-35戰鬥機和「宙斯盾」驅逐艦,啟動P-8A反潛巡邏機在新加坡的輪換部署,落實美軍在澳大利亞北部的輪換部署,將海軍陸戰隊與更多B-52H轟炸機和弗吉尼亞級核潛艇轉移至關島,加強在菲律賓的輪換部署,未來5年內向「東南亞海上安全倡議」提供4.25億美元資金支持,以及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實施「隨便進入他國領海挑釁宣示行動」等。此外,美國還計劃將澳大利亞海軍納入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並儘快部署中程導彈。
毫無疑問,美國的上述舉措旨在構建遠近結合、靜態與動態結合以及戰略與戰術結合的亞太軍事基地體系。但即便如此密集的軍事調整,也無法阻止美方已形成這樣的認識:即第一島鏈已不再安全,中國的中程導彈和巡航導彈以及轟炸機已可以隨時殲滅這些島嶼上的軍事力量。比如近年來中國海空軍常態化出入第一島鏈,進行例行訓練,美國苦無相應的戰力應對,日本也只能派機艦伴航。為此,日本在宮古島部署少量陸基反艦導彈,換裝了少量兩棲部隊。但這些舉措,相對中國軍方的主動出擊時的強大軍力,簡直就是撓痒痒。
尤為重要的是,美國蘭德智庫近期論證稱,雖然看起來美軍的努力也不小,但中國只要80枚導彈,就能使美國在亞洲的56個主要基地癱瘓,而這只是中國導彈武器庫中的一小部分。儘管這種說法可能誇大了中國中近程導彈的威脅,但卻說明美國切實感受到了中國的威懾,則是無疑的。中國導彈的精準打擊,可在衝突爆發後的數小時內廢掉這些設施,因此挑戰了美國在本區域自由調動軍力的能力。所以說,在太平洋地區,美國所擁有的軍事優勢已經越來越小了。
與此同時,中國藉助於向先進軍事體系大規模投入,包括為打造精確彈道導彈和各類型可限制美國在本地區快速軍事入侵能力方面投入資金,這使其已經有能力向本地區現有秩序發出挑戰。不過,就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實際來看,儘管美澳儘力炒作,但是美國目前階段在海上武器方面對中國仍有優勢,這主要是指航母戰鬥群,這是中國暫時的缺憾。不過在空軍方面,中美戰鬥能力相當。在陸軍方面,毫無疑問,中國從人數和裝備質量方面都要優於美國。總體來說,美國雖然仍有一定優勢,但很可能會在3~5年內被蠶食殆盡。
最使美國及其盟友擔心的是,最近幾年時間裡,中國列裝了17艘驅逐艦與更多的護衛艦。這些驅逐艦從性能上接近美國的DDG-51「阿里·伯克」級驅逐艦,排水量和武器裝備基本差不多,但美國卻沒有任何護衛艦。而美國在這段時間裡,僅列裝了2艘驅逐艦。此外,中國正在列裝大量新型武器系統,主要包括第一艘航母與首艘國產航母,還有大批列裝的東風-16B、東風-21D與東風-26彈道導彈。更令人震驚的是,中國已經測試了東風-17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和艦載電磁炮,而這是美國還沒有的新型武器。
分析認為,最近幾年時間裡,上述這些武器有可能將在中國海軍列裝。也就是說,目前測試的武器,有可能主要作為反艦武器使用,而美國沒有此類武器或者發展進度沒有中國快。這些武器將大幅改變亞太地區的海上的力量對比,而最新的趨勢就是中國的武器性能正在追趕美國,不遠的將來兩國力量將旗鼓相當。而從未來看,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力量將逐步強化,在此情況下,美國將不敢再像以往數十年那樣敢於在這一地區作軍事上的冒險。
(軍評陳光文撰於2019.08.24)


※中美空空導彈比拼誰更強?霹靂-15讓殲-20添虎威 還有更先進的
※霹靂-15能擊中F-22嗎?射程200公里 讓敵機難逃逸
TAG:軍評陳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