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唯一在世的遠征軍,75年不入緬籍,回國後在母親墳前長跪痛哭

唯一在世的遠征軍,75年不入緬籍,回國後在母親墳前長跪痛哭

1941年,根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我國派遣遠征軍遠赴緬甸印度等地區協同英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者,抗戰勝利後內戰爆發,有許多遠征軍老兵不願意參加內戰,於是便在緬甸北部一些地區留了下來。

當初留在緬甸的中國遠征軍高達3000多人,時光倒轉,歲月匆匆,曾經龐大的遠征軍隊伍如今卻只還有一個人在世上,他就是最後一個中國遠征軍老兵――李光鈿。

李光鈿出生於中國雲南省宣威市,本來李光鈿名叫賈崇康,在家中排行第四,上面還有三個哥哥,但是後來由於家中貧困便被父母過繼給了幾十里外的一家姓李的人家。過繼之後,他被改名叫做李光鈿。從此,不僅溫飽得以解決,還能夠上學。

由於兩家父母的資助,成績不錯的李光鈿很快上到了初中,在宣威讀初中的時候,正值日本侵略中國,年輕氣盛的李光鈿從小立誓報效國家。

1939年,日本侵略者不僅在中國無惡不作,而且在東南亞地區瘋狂肆虐,李光鈿的家鄉也受到了波及,正在雲南宣威上學的李光鈿滿懷壯志報效國家,中學還沒讀完,就毅然參了軍,入伍之前他也沒有回家見見爹娘,也沒有給他們捎個口信,他以為,趕走日本侵略者很快就回來了,卻不料這一走,就是一輩子。

參軍之後的李光鈿被抽調到了71軍,1943年,他已經是少尉炮兵排長,龍陵之戰打得異常慘烈,日本人居高臨下用機槍掃射,戰士們一個個衝上去,又一個個倒下,戰場積骨如山,血流成河,這一戰中,李光鈿也深受重傷不得不住院治療。

出院之後,抗日戰爭已經結束了,由於種種時代原因,李光鈿不得不回到緬甸。

在緬甸,李光鈿認識了一位逃難來的雲南女子,兩人喜結連理,育有一子三女。但是華人在緬甸地位並不高,而且緬甸人對於中國遠征軍還有點敵視。所以,李光鈿一家在緬甸的生活並不好過。

但這樣的情況也並非不能改變,只要加入了緬甸國籍,生活就能好過點,李光鈿雖然身在緬甸,但心卻始終屬於祖國,75年間,他始終沒有加入緬甸籍,一子三女全部被他送進華人學校讀書,說中文、寫漢字,就連他們家裡的狗也是託人從昆明買回來的。

雖然李光鈿在緬甸幾乎生活了一輩子,但是他始終認為自己是來緬甸做客的,自己的家是中國,自己始終是中國人,這是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改變,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1990年,年近古稀的李光鈿,和兒子偷偷的回到了祖國,他趴在在母親的墳前淚流滿面,但是因為妻子胃穿孔去世,李光鈿不得不回到緬甸安葬妻子。

1997年,李光鈿再一次的回到了中國。這一次,李光鈿好像是鐵了心的要留在中國,他順利地拿到了身份證,恢復了中國人的身份,但是他的四個子女是在緬甸出生,不能認定為中國人,而年齡越來越大的李光鈿也不願一個人獨自在中國生活,只好傷心的回到了緬甸。

到了2005年,抗戰勝利60周年,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把勳章輾轉送到了他手中,這位已經過了耄耋之年的老人對這枚勳章珍重萬分,每當來了客人,他肯定要佩戴上向客人炫耀。

2015年,李光鈿在孫子的陪同下再一次的來到了中國昆明,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在孫子的攙扶下,已經93歲的李光鈿再一次的跪倒在母親墳前,不斷念叨著「我回來了,我回來了……」

李光鈿知道,自己可能回不去了,打算百年之後就落葬於緬甸密支那,和老伴兒葬在一起,還給自己做了一副輓聯「遠征異域青史長留英勇績,竟業營生白髮不變愛國心」。

如今年近百歲的李光鈿,只能每天遙望故國,追思以前的戰鬥生涯。中國遠征軍流落他鄉者千千萬萬,願所有英雄都能夠落葉歸根,回到偉大的祖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佑講史 的精彩文章:

金屋藏嬌的故事感動無數人,卻是後人所杜撰的
五虎上將的後代,為何都是無能之輩?

TAG:海佑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