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划船不用槳,揚帆不用浪,這艘神奇的太空船究竟靠啥飛

划船不用槳,揚帆不用浪,這艘神奇的太空船究竟靠啥飛

6月25日,重型獵鷹迎來第三次發射。這枚重型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64噸, 但這一次,火箭上搭載的很多是「小朋友」,主載荷包含了25顆小衛星,搭便車的也同樣袖珍。

獵鷹重型火箭的第3次發射 | 行星學會

在這群「小朋友」中,有一位嬰兒般的乘客——光帆2號。它重量只有10斤(5千克),身高不到半米(48.7厘米),僅有巴掌那麼寬(11.3×11.3厘米)。

看似小不點的它,在太空卻如同蜘蛛一般,吐「絲」織「網」,變成一個魔毯巨人。這張魔毯長寬各5.6米,面積達32平方米。而魔毯的厚度,卻比人頭髮絲還要細,只有4.5微米。

光帆2號打開太陽帆的示意視頻 | 行星學會

在化石燃料肆虐海陸空天的當今,一群人另闢蹊徑,動起了風帆時代的念頭。光帆2號自身不攜帶燃料,它張開魔毯,在太空中,靜等「風」來。

不過,太空是極其稀薄的存在,並沒有我們所熟悉的風。那麼,光帆2號是如何在太空中飛行的呢?

看,「光帆2號」就這麼小 | Planetary Society

御光而行的夢想

早在400年前,揚帆遨遊太空的夢想就已經萌發。一位年輕人,對彗星長長的尾巴充滿好奇——既然太陽能夠強勁地吹動彗星,那麼,

「Provide ships or sails adapted to the heavenly breezes, and there will be some who will brave even that void.」

倘若有船或帆能駕馭這天堂的氣息,必將有勇士敢於揚帆遨遊天際。

——開普勒

然而,受限於那個年代的科學背景,開普勒並沒能成為這樣的勇士,但他提出的行星運行三大定律,成為天文學重要的基石。

蘇聯《五角星報》上假象的未來太陽光帆 | Five Corners newspaper

為什麼太陽光有這樣巨大的威力呢?在隨後300年的時間裡,包括牛頓在內的許多人,為了光的本質而爭論不休。

光,究竟是微粒,還是波?

最終給出答案的,是愛因斯坦。他提出了光子的概念,而光的本質,既是微粒,也是電磁波,即波粒二象性。19年後,德布羅意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論文,升華了這個理念,指出萬物皆是波粒二象性。

根據物理學理論,光子沒有靜質量,但具有一定的動量,可以將動量傳遞給其他物體。大家最熟悉的動量傳遞,莫過於打撞球了。而在太空中,飛向深空的探測器往往需要藉助行星引力彈弓效應,這同樣是利用了行星的動量。

當太陽光的光子撞上太陽帆,航天器就可以獲得光子的動量。雖然單個光子的動量很小,但只要收集到足夠多光子的動量,就可以揚帆遠航了。因此,光帆需要足夠大的面積。

光帆2號的想像圖 | 行星學會

早期的嘗試和挫敗

早在人類航天伊始,NASA在1960年和1964年,就分別放飛過兩個大約30米直徑的巨型氣球衛星,用於實驗遠距離短波通信。這些氣球又輕又大,人們發現太陽光可以輕易地移動這兩個氣球。

NASA的巨型氣球,注意下方人的大小 | NASA

由此看來,大而輕的飛行器可以利用太陽光的動量。不過,僅僅收集到太陽光子的動量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用合適的方式來利用這些動量。科學家想到的第一點是——太空風車

早期的很多航天器是自旋穩定的,這種被動穩定的方式使外界不能輕易影響航天器的狀態,如同陀螺一般。那如何讓航天器開始穩定自旋呢?工程師想到了太陽,如果太陽光子能像吹風車一樣吹動航天器,那就可以持續維持自旋穩定了。

1964年,水手4號發射升空,這艘探測器設計了十字形的太陽帆板,每個太陽帆板的末端,加裝了一片「風車葉片」。這樣,當探測器控制自身旋轉的燃料耗盡後,「吹」動探測器的任務交給了太陽,太陽光子撞擊到「風車葉片」上,使得「風車」繼續自旋。

水手4號,注意太陽能板末端的葉片 | NASA

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雄心勃勃的工程師想搞一個大的——1982年環繞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飛行方向與地球相反,相對速度高達70千米/秒。用這個速度跑完京滬高鐵,只需要19秒!探測器如果想要環繞哈雷彗星,就需要耗費巨大的能量剎車,再反向加速。

這時,他們想到了光帆。儘管光帆的變速能力有限,但可以長年累月地變速,最終累積出巨大的速度變化。根據設計方案,探測器將裝有12片巨型光帆,每片光帆長達6千米

如此冒進的做法,最終因為經費缺乏和時間不足而告吹,NASA的哈雷彗星之旅也未能成行。蘇聯、歐洲和日本當時都發射了自己的哈雷彗星探測器,不過,所有人都沒有選擇挑戰性極大的環繞。

未能成行的NASA哈雷彗星探測器,周圍是巨大的光帆條 | NASA

不過,這項技術並沒有被人遺忘。美國行星學會(Planetary Society)吸收了太陽光帆的科研人員,學會聯合創始人、著名的天文學家、科幻作家卡爾?薩根也曾熱心介紹和推動光帆技術。但是,由於缺乏資金,應用光帆獨立飛行的技術驗證遲遲無法開展。

1999年,俄國工程師帶來了一個好到難以讓人拒絕的消息—— 一次免費的發射,以及低成本的衛星方案。這得益於俄國人過去的技術積累,以及當時開拓新市場的想法。

這次免費的發射方式也非常特別,發射場是冷戰時期美蘇對峙的重器——戰略核潛艇。只不過,通過核潛艇發射的,是火箭,而不再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導彈。

Volna潛射火箭平台,發射載具為Delta III戰略核潛艇,圖為吊裝潛射火箭 | 行星學會

負責設計和建造第一艘專職太陽光帆衛星的,是俄國的拉沃契金設計局。這家單位曾經在月球探測上創造了眾多的輝煌。

宇宙1號太陽光帆衛星,上方多塊長方體即為光帆 | 拉沃契金設計局

可惜的是,2005年6月21日,運載宇宙1號的火(dao)箭(dan)在發射82秒後失敗,人類的第一顆太陽光帆航天器就此失利。

人們並沒有因為此次而放棄這一想法,相反,更多機構和個人開始關注和支持太陽光帆,並為這一想法提供支持。

2010年5月21日,日本宇航機構JAXA成功將IKAROS送入太空,它的全稱是小型太陽驅動的星際風箏航天器。這個「小型」航天器足有一人高,展開後的光帆面積高達196平方米,成為了首個利用太陽光帆飛行的航天器。

半年後,IKAROS飛掠金星,在途中成功測試了光帆的加速和姿態控制能力,然後向著太陽系深處飛去。

IKAROS 的想像圖,左下為金星,右下為地球 | JAXA

光帆2號之路

首次成功就實現了飛掠金星,使得更多人開始重視太陽光帆技術。

隨著微小衛星技術的成熟,低成本的微小衛星成為了更多人驗證光帆技術的方式。除了成本低,微小衛星體積小、重量輕,也更能發揮太陽光帆的效果。

於是乎,袖珍的「光帆」系列應運而生。

光帆2號在火箭上的搭車方式 | 行星學會

行星學會的光帆1號衛星很快就做好了,但很難等到合適的發射機遇。

絕大多數衛星聚集在400千米以內的低地球軌道上,這裡仍有極為稀薄的大氣,會嚴重阻礙光帆的運行。因此,光帆1號的設計軌道高度在800千米以上。但前往這一軌道的順風車,實在是太少了。

這一等就是3年,直到2015年,光帆1號才終於搭車升空

上天后,也並非一帆風順。光帆1號先後遇到了通信失聯、光帆打開失敗、電池工作異常的問題,經過兩周的努力,光帆1號終於成功揚帆。不過,光帆1號開帆在軌時間極短,揚帆而沒能御光飛行。

光帆2號打開光帆的實拍動圖 | 行星學會

驗證飛行能力的重任,落在了本文開頭提到的光帆2號的身上。

升空一個月後,光帆2號於7月23日成功打開了光帆。一周後,即7月31日,行星學會宣布,完全憑藉陽光的力量,太陽帆在短短4天內,就將光帆2號的軌道遠地點抬升了1.7千米

至此,光帆2號實驗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光帆2號仍在御光飛行,它的軌道遠地點也越來越高。截至8月20日,遠地點高度已經比開帆前抬升了超過5千米。

與此同時,光帆2號軌道近地點的高度也在相應地下降。根據實驗設計,陽光的推力會讓軌道變得越來越扁,最終大約在1年之後,完成任務的光帆2號將重新墜回地球大氣層。

光帆2號結構圖 | 行星學會/本文作者漢化

未來揚帆遠航

雖然受到地球引力的束縛而無法真正揚帆遠航,但光帆2號已經成功驗證了御光飛行的技術。那麼話說回來,光帆究竟有哪些引人入勝的優勢呢?

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光帆航天器完全由太陽驅動,可能會引發航天器的一次深刻的變化。

首先,光帆航天器理論上可以無限期利用光帆變速,而現有的航天器的主要速度來源於火箭的動力,在後期缺乏高機動性。因此光帆航天器可以實現比現有航天器更快的速度更複雜的路線

其次,光帆航天器可以擺脫對於燃料的依賴,實現超長壽命,只要航天器沒有報廢,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比核動力航天器的理論使用年限還要久遠的多

再者,由於燃料是大多數航天器的主要重量和體積,而光帆航天器不需要攜帶燃料,因此光帆航天器能將更多的資源用於科學研究、物質運輸等方面。

諸多的優勢使得光帆航天器可以在未來大顯身手,而目前限制光帆航天器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成本和技術成熟度。為此,我們反而需要更多的光帆。

作為美國最早開展光帆研究的機構之一,行星學會將協助NASA開展月球軌道光帆航天器,沒有大氣層的干擾,光帆航天器可以在月球大顯身手。

OKEANOS探測計劃 | JAXA

太陽光帆航天器的領頭羊JAXA,則提出了更富有挑戰性的目標。他們計劃在2025年前後,發射巨型太陽光帆探測器OKEANOS,光帆面積將達到1600平方米,前往探測木星軌道的特洛伊群小行星。

太陽光帆航天器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也許在未來,會出現400年前的開普勒所暢想的那樣,人類在太空中揚帆起航,遨遊於太陽系中。

而這種太空船的設計師,沒準就是本文的讀者之一呢。

作者:鸑鷟鵷鶵

編輯:Steed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你可能想像不到,完整地拼一副長臂猿的骨骼能有多難
現在的年輕人,為了拍張照真是煞費苦心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