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1秒矯正跑姿、告別傷病,這個新出的百元裝備,簡直是跑者福音!

1秒矯正跑姿、告別傷病,這個新出的百元裝備,簡直是跑者福音!

本篇測評來自跑步達人:馬蘭蝦

前言:

如果你經常看球賽,你會發現直播比賽中經常會出現球員的各項數據統計,比如籃球里的投籃,助攻,搶斷,失誤等數據;足球里的射門次數,射正次數,傳球次數,傳球成功率等;這些數據是衡量一個球員或一支球隊是否優秀的標準,從這個角度來看,數據對運動員來說非常重要,運動員可以通過對數據的分析,針對自身不足展開針對性訓練,從而提高短板,增強個人競技水平。

隨著科技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感應晶元越來越普及也越來越便宜,在運動中到處都能看到感測器的身影,比如智能足球和智能足球訓練鞋,羽毛球拍感測器,網球拍感測器等,這些感測器記錄的數據都能幫助運動員分析和糾正錯誤動作,幫助運動員在細小的技術環節上進行改善,最終全面提升個人技術水平。

咕咚跑步精靈

對於跑步這項運動,其大數據並不是高不可攀、神秘莫測,我們常用的手機 APP ,運動手錶等記錄的跑步數據都是大數據的一種,比如常見的基本的距離、時間、配速等數據外,還有監測跑姿的感測器:

8月21日,咕咚跑步精靈全網首發啦!

這是一款糾正跑姿,預防損傷的跑步裝備,可以戴在跑鞋上的感測器,能夠識別9項跑步數據,真人語音實時指導。

它的內置六軸感測器可追蹤佩戴者的跑步姿態,準確識別9項跑姿數據(前腳掌著地、全腳掌著地、後腳跟著地、足外翻幅度、步頻配速比、觸底騰空比、著地衝擊力、觸地時間、騰空時間)。在跑步過程中若監測到不當跑姿,Al 教練可實時給予語音指導,糾正調整體態,避免因錯誤動作導致運動受傷。

跑步精靈造型小巧輕便,只有10g。內置80mAh 鋰電池,充一次電可以待機 1 個月,具備IP67級防水,下雨也不用擔心。

跑步精靈正面設計了工作指示燈,紅色、綠色和藍色三種顯示,背面是充電觸點。

充電時亮紅燈,連接時亮藍燈,工作時亮綠燈

跑步精靈外觀呈水滴造型,看起來像眼睛,和「精靈」一詞蠻搭的。

跑步精靈通過卡扣安裝固定在鞋帶上,如果你的跑鞋沒有鞋帶,那還真沒辦法用。

跑步精靈視頻體驗

以上是我製作的體驗視頻,咕咚跑步精靈的大部分功能都需要在咕咚APP里完成,通過 APP 綁定跑步精靈,記錄數據和查看數據。

NO.1

跑步精靈數據解讀

跑步精靈與咕咚APP通過藍牙方式連接,在咕咚APP里添加裝備即可。如果你有多件咕咚智能裝備,比如咕咚智能跑鞋,那麼它只能二選一,在運動界面的右上角能看到咕咚精靈的圖標。

這時在運動過程中就會聽到咕咚精靈的AI語音教練的提醒,都是真人教練錄製,幽默風趣,讓人感覺真的像有一個教練在一旁監督你跑步,當你停下走路時,會提示你跑起來;當你步幅太大時,會提示你減小步幅;還會時不時鼓勵誇獎你。好奇的話,可以看看上文的視頻,我有匯總一些語音內容噢。

跑步結束後,咕咚精靈會給出跑姿綜合打分,打分越高,說明跑步技術越好,受傷風險越低。9項數據也都給出了評判標準,點擊可以進入相關信息的詳情頁。

咕咚 APP 在其數據分析頁面給出了原理解釋以及矯正方法和相應的矯正課程,跑者可以根據自身條件來調整改變。

NO.2

案列分析之跑姿調整

如何通過數據分析來調整自己的跑姿呢?

這是我第一次用咕咚精靈,尤其是當65分出來時,我非常驚訝,本以為我跑步這麼多年,全馬PB324,沒遇到過大病大傷,自詡跑步技術應該不會太差,沒想到居然才跑了65分,屬於「不好」的那一檔。

這次跑步6km,平均配速4分48秒,基本按著330的成績跑的,相對於我平常跑步訓練算是比較快的。咕咚跑步精靈監測我的「步頻配速比」、「著地衝擊力」、「觸地時間」這三項數據偏離標準值。

1:我在4分48秒配速下,步頻只有172,說明我步幅大,容易受傷,意味著我該提減小步幅,提高步頻

2:著地衝擊力和運動速度和緩衝技術決定,我的著地衝擊力偏大,一是因為跑得快,二是因為緩衝技術不好,顯然要想保證速度,只能從緩衝技術上下手,比如增強下肢力量或者換一雙緩震技術好的跑鞋,減輕對身體的衝擊力;

3:我的觸地時間比騰空時間略長,從而導致觸地騰空比大於1,優秀的標準是觸地騰空比小於1,換句話說就是騰空時間越長越好,就像蜻蜓點水一樣,蹬地只是一瞬間助力的作用。

4:減小觸地時間的方法是加快步頻,提升下肢力量和跟腱的彈性,採用前腳掌著地的技術。

所以為了提高跑姿打分,我下一步從步頻步幅,觸地時間,著地衝擊力上改進,下肢力量不是一天能煉成的,我先從換跑鞋開始。

這一次,同樣跑步5km,換了另外一雙不以緩震為主的跑鞋,用以縮短觸地時間。

從數據可以看出,相比上次65分,這次打68分,略有提高,重點是在觸地時間上的改進,我的觸地騰空比是0.5達到優秀的標準,其它兩項數據沒有得到改進的原因是我的配速還是比較快,步幅步頻控制不好,著地衝擊力因為跑的快也無法改變。

這次跑了半馬,跑姿打分74,達到一般的標準。整體速度偏慢,但是著地衝擊力表現正常,步幅還是偏大,觸地騰空比偏大。

綜合這三次跑步數據,可以看出「步幅步頻」和「著地衝擊力」對跑姿打分影響比較大,適當的降低速度,減小著地衝擊力能提高跑姿打分,這也和「快跑容易受傷」的道理是相通的。

所以要想跑的快,並且打分也夠高,得綜合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不僅僅是跑姿的調整,還有腿部力量的提高。所以跑步精靈的數據能幫助跑者衡量自身的跑步能力,發現短板,有助於跑者開展針對性訓練。

在跑步精靈頁面下可以看到其記錄的所有跑姿打分曲線圖,能很直觀的看出訓練成果,也能查看跑步精靈記錄的各條數據,方便跑者查看溯源。

NO.3

案列分析之預防受傷

在跑步過程中,如果有教練在一旁時刻提醒你注意跑姿,調整步頻步幅,那一定能提升訓練效果。否則僅靠跑後數據分析,靠跑步中自己調整,就會因為惰性思維或慣性思維而忽略調整。

咕咚跑步精靈的 AI 教練可實時給予語音指導,糾正調整跑姿,避免因錯誤動作導致運動受傷。

「咕咚精靈監測到你足外翻角度過大,提示有扁平足,建議嘗試著地……」

「您的步幅太大了,注意適當增加步頻來減小步幅。」

「很棒哦,足外翻的情況有改善,繼續保持。」

……

幾次使用下來,我特別喜歡這個語音教練的功能,它不僅僅是提醒,還有督促的作用,偷懶跑不動的時候停下里走一會兒,就會被提醒「你已經休息一會兒,快跑起來吧」,萌萌噠的女聲,讓人無法抗拒(宅男屬性暴露)。

跑步精靈其它功能

跑步精靈支持跑步機記錄,智能識別跑步狀態並記錄運動數據,最多存儲7天數據,方便時再同步到手機就行。

跑步精靈也支持騎行模式,使用咕咚 APP 記錄騎行時,跑步精靈自動進入騎行模式,實時顯示騎行踏頻數據。

PS:由於個人原因,跑步機和騎行模式,沒有深入測試。

NO.4

總結

咕咚跑步精靈是一個跑姿監測感測器,是用來監測跑姿,糾正跑姿,預防損傷的。對於佛系跑者來說,可能覺得沒啥必要,但是對於小白跑者,特別是對於想跑馬拉松的跑者來說,通過數據來了解自己的跑姿,學習正確的跑姿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能很大程度的避免意外受傷和打擊跑步積極性。

此外,跑步精靈也能從專業性上給追求成績的跑者提供幫助,即如何保證跑的快的同時,還能保證打分也高。

最後,我建議跑步過程中使用耳機,它的AI語音教練一定會讓你眼前一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咕咚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嗎?夏天跑出一身汗,好處居然這麼多!
你跑步時能做到左右平衡嗎?體態糟糕,很可能是這塊肌肉沒練好!

TAG:咕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