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被學最像的一次,究竟多美,全靠想像力

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被學最像的一次,究竟多美,全靠想像力

中國古代的詩、書、畫往往是一體的,共同體現了我國藝術的精粹。一首好詩,往往需要妙絕的書法表現出來;而一幅畫的意境,又往往能夠通過一首詩傳達出來。因此,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在畫上題詩,或者就詩作畫。

宋代大畫家李伯曾經就畫了一幅十分美的畫作。這幅畫畫的不是山水花鳥,而是絕代佳人。而且這個佳人還不是普通的佳人,而是宮中的宮女。大詩人韓駒欣賞了這幅畫之後,詩興大發,寫下一首比畫作還美的詩。並且把這首詩題寫在畫上。

《題背面宮女》

北宋:韓駒

睡起昭陽暗淡妝,不知緣底背斜陽。

若教轉盼一回首,三十六宮無粉光。

短短二十八個字,匯聚起來,就一個字「美」。不過這份美感,有一類人可能欣賞不來,那就是強迫症者。為何?因為美則美,卻只有背面,沒有正面。如果非要一睹廬山真面目才後快的朋友,一定是十分鬱悶。因為這幅畫上的美人是不可能轉過來的。而這首詩,因為是緣於畫作,因而也是一切美感,全靠詩詞意境和讀者想像。你明明知道很美,但是這美,你摸不著,唯有用心,才能體會得到。

畫作如何,我們沒有那個眼福了,但是這首詩確實寫得極好。首先,這首詩學了一把大詩人白居易。白居易《長恨歌》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這首詩的作者,寫的是「若教轉盼一回首,三十六宮無粉光」,雖有模仿痕迹,但境界絲毫不遜色於白樂天,算得上是學得最像的一首詩了。

此外,這首詩很好地詮釋了我國藝術的精髓——意在言外,貴虛而不求實。什麼意思呢?我國的藝術講求寫意,講求象外之致,講究含而不露。說白了,就是要留有想像的空間。一幅畫,就如這幅宮女圖,決不能是完全曝露的。甚至只能給你一個背影,真正的美感,是在畫的欣賞過程中,不斷刺激內心的感受,獲得一個充盈的審美享受。

詩的首句寫宮女睡醒梳妝,這情狀一定是風情萬種。昭陽照映下的淡淡妝容,最為相宜,既不濃烈,又姿態萬端。宮女是一覺睡到黃昏,不知不覺,斜陽照射進來。這一句,又暗指宮女雖然美,但是卻青春蹉跎,無人憐憫,這更加重了讀者對宮女的憐愛。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用極誇張之語,道盡佳人之美。「若教轉盼一回首,三十六宮無粉光」如果她轉過身來,三十六宮的粉黛一定會全都失去了顏色。至此,全詩落筆,乾脆簡煉,令人回味無窮。

同樣是描寫宮女題材,西方油畫中有一幅很著名的畫,就叫《大宮女》。這幅畫,就完全是曝露而寫實的,美感在於本身的表情,線條,比例等等。與《大宮女》不同,這首《題背面宮女》是充分寫意的,虛化的,給足了世人聯想的空間,只是苦了那些強迫症的朋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詩美文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歐陽修彰顯實力之作,只有一個恨字卻句句是恨,其中一句神來之筆

TAG:美詩美文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