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女強人,不是慈禧、不是孝庄,她掌大權53年,卻名聲不顯!

清朝女強人,不是慈禧、不是孝庄,她掌大權53年,卻名聲不顯!

自古以來,每個王朝的統治階層都會出幾個名人,他們有的美名傳古今,也有的惡名遺千古。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朝代,嚴格來說清朝的盛行和衰亡,都是由兩個女人決定的,一個是孝庄太后,一個是慈禧太后。可以說孝庄以一己之力把清朝扳回了正軌,而慈禧也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讓大清車毀人亡。

魯迅說過,孝庄太后是個好女人。孝庄經歷了太祖、太宗、世祖、聖祖四朝,花了很大力氣和多爾袞周旋,為兒子福臨奪得帝位,福臨死後,她又扶持8歲的孫子玄燁登基,授他以治國方略,指導他處理各種政務,培養出一位千古一帝。康熙帝甚至佩服地說:「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可見孝庄皇后的能力、名聲,是眾人有目共睹的。

至於慈禧,也影響了清朝的命運,不過卻是把清朝一步步帶入深淵,成為列強欺辱的對象,魯迅都說她是個壞女人,咱就不說她了。清朝厲害的帝王,無非康、雍、乾三位,而厲害的女人也有三位,除了孝庄、慈禧,另一位女強人掌權長達53年,呼風喚雨卻沒留下那麼大名氣,她就是孝和睿皇后。

提起孝和睿皇后,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她是滿洲鑲黃旗人,鈕祜祿氏,是嘉慶帝的第一位貴妃,第一位皇貴妃,第二任皇后,也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孝庄和慈禧基本都是成為太后之後,才可以執掌朝廷中的政務,而孝和睿皇后在還是皇后的時候就已經權勢滔天,足見這個女人的厲害之處。

乾隆五十五年,鈕祜祿氏(孝和睿皇后)被賜婚嘉親王永琰,但永琰已有妻子,所以只能做了側福晉。嘉慶繼位後,被冊封為貴妃。嘉慶二年,嘉慶的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病逝,隨後鈕祜祿氏晉封為皇貴妃,以皇貴妃之名行皇后之實,管理後宮,這一年她才僅僅21歲。嘉慶四年,鈕祜祿氏正式晉封皇后,母儀天下。

也許是努爾哈赤殺了嫡長子禇英的報應,不立嫡嗣的報應,清朝的皇帝大多為庶出。查遍清朝的皇帝,嫡出的只有一個半,一個是道光帝,生母是嘉慶皇帝的原配妻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半個是咸豐帝,咸豐帝生母是道光帝的第三任皇后孝全皇后,孝全皇后本是妃子出身,後來扶正為皇后。而道光帝能夠上位,完全是孝和睿皇后的功勞。

1820年9月2日,嘉慶帝在承德突然駕崩。關於嘉慶皇帝駕崩,有人說雷劈,有人說急病,有人說遇刺,成為歷史之謎。不管怎樣,嘉慶死得很突然,甚至沒有明確指出由誰繼位。據御制《古今儲貳金鑒》記載,雍正繼位後,為了防止皇子爭位,建立了「秘密立儲」制,就是由皇帝選好儲君,但不對外宣布。

皇帝秘密立下兩道密詔,一道藏在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面,另一道由皇帝裝個小金盒隨身攜帶。嘉慶駕崩後,按照清朝慣例,由皇后監國,也就是說此時孝和睿皇后獨掌大權。孝和睿皇后立即尋找嘉慶帝隨身攜帶的小金盒,但並沒有找到。而正大光明匾額後也沒有嘉慶留下的密詔。難道密詔丟失?這種可能性較小,最有可能就是嘉慶皇帝生前並未立儲。

國不可一日無君,有句老話說得好,母憑子貴,孝和睿皇后的兩個兒子也就成了最有可能當皇帝的人。但是誰都沒想到,鈕祜祿氏下了道懿旨,由皇長子綿寧繼位,即後來的道光帝。道光帝並不是孝和睿皇后的孩子, 而是前任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之子。孝和睿皇后能夠放棄自己的兒子,迅速做出判斷,正尊位而定社稷,可見其大公無私。

道光帝對孝和睿皇后很是感激,十分孝順,幾乎言聽計從,孝和睿皇后在道光一朝對內外有著相當的影響。道光帝時期,鴉片橫行,洋人入侵,耀武揚威。同治五年,英夷強佔定海,用武力挑唆中國朝廷。道光帝一直猶豫要不要反擊外國入侵者,孝和睿皇后厲聲訓斥他:「祖宗創業,尺土一民皆艱難締造,何今輕棄之耶?」道光帝長跪不起,羞愧不已。

孝和睿皇后謹慎的權衡著內心的天平,小心的經營著與這個只比自己小几歲的繼子的關係,當了一輩子尊貴的皇太后,也算有個好結局。這樣的女強人,比清朝後期幾位軟弱的皇帝要強得多。道光29年,74歲的孝和睿皇后病逝,當時已經68歲的道光帝親自給她披麻戴孝。孝和睿皇后雖然身居高位長達53年,但是她沒有那麼強烈的權力慾望,甘心隱居幕後,自然不為人所知。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圖片來自網路,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老師阿吖 的精彩文章:

崇禎帝被逼上吊,忠心耿耿的15萬錦衣衛,當時在幹什麼?
看完《明史》上這23字,就明白明英宗朱祁鎮,有多恨他弟弟!

TAG:歷史老師阿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