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相差 1400 元,為何我會說 Galaxy Note 10+才是三星真旗艦

相差 1400 元,為何我會說 Galaxy Note 10+才是三星真旗艦

當然這也不讓人意外,畢竟年初僅 Galaxy S10 一款手機就有三個版本,在當前手機市場已經飽和的狀態下,手機廠商需要更靈活地調整策略去保障市場銷量。

哪怕是市值萬億的蘋果,哪怕是一邊是供應鏈企業、一邊的手機廠商的三星,也同樣如此。

根據配置不同,Galaxy Note 10 分為本名版和 Galaxy Note 10 5G 版,前者繼續沿用了 Note 系列的經典命名,而後者除了是多了一個象徵更高規格的加號外,還有一個標識支持 5G 的後綴。

在定價方面,這兩款手機在國內的售價分別是 6599 元和 7999 元,差價 1400 元,大概是一台中端手機售價這麼多。

過去幾天里,我們在各平台上收到了關於「兩台 Note 10 該怎麼選」、「這 1400 元的差價值不值加」等等提問。

於是乎,我決定在Galaxy Note 10 的模範評測後整理出 Galaxy Note 10 5G 版的一些體驗細節,順帶也和大家分享一下過去幾天和 Note 10 5G 相處的一些感受。

加錢升檔的同時,還要做好接受 200 克機身的準備

Galaxy Note 10 雙機的尺寸分別是 71.8 x 151.0 x 7.9mm 和 77.2 x 162.3 x 7.9mm,實際上手的感覺可以說是肉眼可見的大和體感明顯的重。

雖然作為一個成年男子,單手握持操作一台大屏手機沒有問題。但在上手體感上我會更偏向於喜歡 Galaxy Note 10,因為兩台手機的四個 R 角已經幾乎沒有弧度,在單手握持時,我的手掌能包裹大部分機身,因此不至於會讓下方的 R 角壓到掌心的位置。

相反,為了方便操作 Note 10 5G,我最常接觸的地方其實是屏幕下半部分的位置,而這時手機的 R 角就會頂著我的掌心,似乎在時不時地提醒「請拿穩我」的樣子。而當我把手機放進較為貼身的牛仔褲口袋時,這個 R 角也會頂到我下蹲時的大腿。

所以對於手掌更小一點的用戶來說,在這個尺寸下,可能就需要動用雙手才能方便操作了。

伴隨大體積一同到來的是更重的機身。參數上,Galaxy Note 10 和 Note 10 5G 的重量分別是 168 克和 198 克,相差有 30 克這麼多。但即便如此,Note 10 5G 也仍然比 iPhone XS Max 要輕 10 克,甚至比 201 克的 Galaxy Note 9 還要輕一點。

雖然更大的機身尺寸是讓手機更重的原因之一,但其實在手機內部還包含著我們在外觀上看不到的東西:

更大的屏幕、電池、5G 晶元…… 這些細節我們雖然都不會在手機的表面外觀上看得到,可這些卻恰恰都是讓手機大幅增重的地方,畢竟當下和 5G 離不開關係的就是續航和散熱,所以目前的 5G 手機也往往會大且重。

不過,我認為 Galaxy Note 10 5G 的重量還是在我的可接受範圍內,而且 180-200 克我認為也是今後早期 5G 手機的普遍重量。

讓我毫不猶豫選擇的大屏幕

大尺寸讓 Galaxy Note 10 5G 得以搭載一塊 6.8 英寸的屏幕,但由於 Infinity-O 的屏佔比較高,因此在操作這塊屏幕時並不會讓人感覺它的規格已經達到了入門平板電腦的 7 英寸。

兩台手機放在一起對比,大屏幕最直觀的好處就是能顯示更多內容,這一點無論是在顯示網頁、文檔還是視頻,在之前的 Galaxy Note 產品中都已經得到了多次論證。而對我來說,大屏幕真正給我帶來便利是多任務分屏顯示的時候。

比方說在日常我會同時用 Chrome 找資料和用文檔記筆記,又或者是一邊看著視頻一邊刷新聞,還有複製網頁內容到對話框而無需切換 App。

無論如何,分屏多任務的大屏中的觀感體驗總會比小屏要舒適、方便許多,這一點我們在之前的 iPad、前代 Galaxy Note 等大屏移動設備上也都已經體驗過了。

當然,屏幕部分除了從 6.3 英寸擴展到 6.8 英寸以外,顯示解析度也從 Note 10 的 1080P 升到了 1440P 級別,達到 498 PPI,綜合素質達到了能在四分鐘內征服一向對手機要求嚴格的木斯老師。

對於 Galaxy Note 10 5G 的這塊屏幕,DisplayMate 在對它進行評測時,給出的評價是「教科書式完美」。不過 DisplayMate 在這這份報告里只提到了 Note 10 5G 一款,所以這裡我也默認他們只對一款產品進行評測。

Galaxy Note 10 5G 屏幕色准. 圖片來自:DisplayMate

高解析度大屏自然會是產品的加分項,尤其是當它在顯示清晰度高、色彩對比度高的圖像時,會帶來明顯的視覺衝擊感。這方面我並不是說 6.3 英寸的 Note 10 表現不好,而是 Note 10 5G 的 6.8 英寸屏幕表現會更加出色。

尤其是當兩台手機放在一起時,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屏幕更大、解析度更高的那一款,因為它能顯示更多內容,往後在應對諸如像 4K 視頻播放時,也能帶來更高清的畫質顯示效果。

運存更大,更關鍵是能支持存儲擴展

今年 Galaxy Note 10 系列的參數很好記,因為國行只有兩種配置,而且大部分參數相同,區別只在運存上:

Galaxy Note 10:高通驍龍 855 8GB 運存 256GB 存儲空間

Galaxy Note 10 5G:高通驍龍 855 12GB 運存 256GB 存儲空間

你看,即使是第一次接觸這款手機的人,也能在 1 分鐘內把兩台手機的配置背下來。

12GB 的運存是 Galaxy Note 10 5G 版的獨佔配置,運存的作用我們之前在各種評測中也已經多次探討過,簡單來理解就是能給軟體運行提供更多的緩存空間,從而讓手機在高壓多任務時能有充足的資源保持流暢運行。

不過這裡我並不是說 Galaxy Note 10 的 8GB 運存不夠用,因為目前大部分旗艦手機都是在 8GB 起步,所以 Note 10 所搭載的配置是符合當下主流的,應付大部分 App 運行遊刃有餘。

而 Galaxy Note 10 5G 所搭載的 12GB 運存,我認為除了常規增加手機運行資源以外,還有對之後諸如 AR、VR 或其他大型程序預留更多運行的條件。另外就是想和 Note 10 在營銷方面拉開差異,並且提升這款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不過雖說 12GB 和 8GB 之間「差」了一台 Galaxy S8,但在日常體驗上並不會有明顯的體驗落差,12GB 能流暢運行的遊戲,8GB 也能流暢運行;8GB 打開淘寶會卡,12GB 打開淘寶也會卡,只是毫秒間的差別而已。

所以兩個版本的最關鍵差別,其實並不是在運存上,而是在大家都可能不會留意到的一個地方——Galaxy Note 10 5G 能支持 1TB 內存卡擴展,而 Note 10 是不支持擴展內存的。

左:Galaxy Note 10 卡槽 / 右:Galaxy Note 10 5G 卡槽

這裡其實我也有點迷惑,因為之前無論是 Galaxy S 還是 Galaxy Note,三星都不忘給手機留有內存擴展的位置,儘管只是「與或」設計,但對於後期有存儲需求的用戶來說,這是一個擴展手機存儲能力的備用途徑。

但是,三星這次取消了 Note 10 的擴展槽著實讓我有點意外,而且它們都只有 256GB 一種配置可選。因此對於有在手機存儲大量圖片、視頻或者文件的用戶來說,只能選擇雲盤存儲或選擇能擴容的 Galaxy Note 10 5G 了。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 iFixit 近日發布的 Galaxy Note 10 5G拆機報告,該機所配置的是一枚橫向線性馬達,和 Note 10 有明顯區別,實際體驗會感覺 Note 10 5G 會比 S10 系列和 Note 10 更自然柔和。

此外,為了保障手機在 5G 高壓下的散熱性能,三星也在手機內部配置了一大塊液冷板,為內部提供比銅管覆蓋面更廣的散熱效果。

5G 是它的精髓所在

「Galaxy Note 10 5G」,顧名思義,這台手機的最大賣點就是對 5G 網路的支持,無論是前面說到的機身體積、重量、性能等等,其實都和 5G 密切相關。

儘管高通驍龍 855 所搭載的 X50 基帶只支持 NSA 而不是 SA 組網,嚴格來說它確實不是最完美的,但這也是目前高通系設備接入 5G 的唯一途徑。

而為了讓大家知道 NSA 才是當下最理想的 5G 方案,三星在發布會上甚至還專門花了幾分鐘去講解 NSA 到 SA 的升級過程,目的也是為了讓大家知道 Galaxy Note 10 5G 是一款在 2020 年也不會過時的設備。

對於 5G 的優勢,我們目前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快」,看網頁快、在線看視頻快、下載快……

在廣州的 5G 路測中,網路下行速度能達到在 50MB 每秒起步,但可能是由於手機是非正式版工程機的原因,到了 60MB 每秒時開始出現回落。而且測試成績也受網路條件影響波動較大,偶爾會出現在 5G 網路下卻跑出 4G 網路速度的情況。

但速度快只是 5G 比 4G 更見長優勢之一,在 5G 的基礎上,手機除了是一個智能移動通話設備,還是一個 IOT 智慧家居的核心終端。

其實早在去年的 Galaxy Note 9 國行發布會上,三星就已經公布過 IOT 智家產品的布局,其中就包括三星自家的洗衣機、冰箱、掃地機器人等白電和第三方合作商設備,這些都需要 5G 作為互聯的介質、Bixby 作為 AI 核心來實現,而這次更新的 Galaxy Note 10 5G 則是三星築成這個 IOT 布局的關鍵一步。

當然,在 4G 世界中談 5G 的應用,就像是 50 年前人們談 21 世紀的汽車會在天上飛一樣,儘管對應用場景的想像非常豐滿,但實際使用還需要看廠商的決心和實力。

從目前 5G 的全局計劃看,5G 真正的爆發期是在 2020 年,屆時我們就能看到這些手機的表現到底如何了。

多一枚 TOF 攝像頭,有什麼用?

和 Galaxy Note 10 的三攝不同,Note 10 5G 搭載的是 4 枚攝像頭,除了廣角主攝、超廣角、長焦以外,在閃光燈附近還有一枚 TOF 鏡頭。

TOF 鏡頭已經是近一年旗艦手機的標配,其作用在我們之前對 TOF 的介紹中也已經探討不止一次了,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手機的眼睛,用來檢測當前的物體結構繼而進行深度分析。

在當下,手機的後置 TOF 主要被用於三方面:

AR 顯示增強、拍照檢測、遊戲體感檢測

雖然三星沒有在這台手機內強調 AR 功能,但硬體上都似乎已經為這個功能做了準備,先是 5G 再是 TOF,從傳輸介質到檢測儀器,這台手機都已經具備了運行 AR 程序的基本要素。

而在目前,AR 主要被用於測量或遊戲娛樂,比如通過 TOF 就能檢測出物體的體積(尺寸),繼而取代傳統的測量工具。

基於物理檢測的特性,TOF 也常被用於拍照功能當中。比如年初的華為 P30 Pro,這台手機的 TOF 鏡頭就能用來作為人像模式下對拍攝主體的景深檢測。

用 TOF 相機摳出物體和背景顏色

而在 Note 10 5G 當中,這枚 TOF 鏡頭也能用於增強人像拍攝,更精準地識別出主體與背景,並且實現出效果更明顯和精準的實時視頻虛化。

當然,TOF 能夠做到的事也不止是測量和輔助拍照,在娛樂性方面,TOF 也能成為體感動作的接收器,繼而實現出像當年 Xbox Kinect 那樣實時動作控制。

但這種遊戲方式具體會在什麼時候實現,那就需要看三星和軟體商之間的合作情況了。

更大的電池,更高的充電功率

電池配置是兩款手機拉開距離的另一個地方。得益於更大的機身體積,Galaxy Note 10 5G 得以配備一塊 4300mAh 的電池,比 Note 10 的 3500mAh 要多 20%。

不過由於這是一台 5G 手機,所以在續航這方面兩台手機並不能只通過理論數據來得出續航論據。因此在過去兩天里,我也一直在用 5G 卡,作為測試 Galaxy Note 10 5G 在 5G 網路狀態下的續航情況。

在 8 月 22 日晚上 18 點,我完成了對手機的充電,此時電量 100%。之後我用手機看了 3 小時的在線視頻,聽了 30 分鐘在線音樂,然後進行了 7 小時的就寢待機。而後,我一直在用手機刷微博、微信,此時手機電量到了 51%。

最後我還用手機下載了《和平精英》和《狂野飆車 9》,並且總共玩了 45 分鐘,直到次日下午 16 點,手機剩餘電量 8%,共使用 21 小時(折扣待機時間後為 14 小時)。

所以在續航這部分中,我能得出兩個結論:一個是手機即使在 5G 網路狀態下,也不會出現大幅度的續航跳水情況,這一點和我之前在另一款 5G 手機華為 Mate 20 X 5G 的測試結果一致;

另一個是手機續航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大屏幕下還能有 10 小時以上的續航表現,應該也能滿足到經常是充電寶不隨身的重度手機用戶了。

另外,今年 Galaxy Note 10 系列都能支持 25W 快充,而且標配的也是一個 25W 充電器,所以在充電性能這方面也比 Galaxy S10 系列略微有點起步優勢。

圖片來自:PhoneArena

條件允許的用戶還能另外購買一個 45W 的充電器,這也是 Galaxy Note 10 5G 的獨佔功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實測,45W 快充不能在第三方充電器中激活,最高只能達到 25-27W 功率。由此看來,想要實現 45W 快充還必須要選擇三星自家的充電器。

這才是 Galaxy Note 10 的完全體

今年三星中國只提供了兩種配置的 Galaxy Note 10 可選,相對過去的 Galaxy Note 9 更加局限。但我們若是從樂觀點的角度看,這樣可能是一件好事,首先它們的參數我們不用記這麼多了,其次也不需要記那麼多價格,機型選擇更方便一些。

兩款 Note 10 相差 1400 元,而在這 1400 元的差價中,我們能在 Galaxy Note 10 5G 中得到這些東西:

更大、更高解析度的屏幕

12 GB 運存

可擴展存儲空間

支持 5G 網路(僅限國行)

TOF 相機

更大容量的電池

支持 45W 快充(需要另外購買充電器)

有人曾經在微博問我,這 1400 元到底值不值得花,我認為這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主觀考慮,你是否需要這麼大尺寸的手機,是否有用手機商務辦公的需求,是否預算有限?若不需要,其實定價不到 6000 元的 Galaxy S10 就已經能滿足到你了。

另一方面是產品考慮,1400 元的差價我認為主要是在 5G 和 TOF 兩方面,其次是屏幕和運存。從長遠角度看,5G 是必然被發展的新趨勢,無論是之後的網速加成還是 IOT 應用,這些都離不開 5G 手機,更何況在此同時還有一塊當下表現最好的屏幕,在硬體角度看這 1400 元還是值得加的。

Galaxy Note 10 5G 對比 Note 10 的升級幅度之大,以致於我的同事在體驗過一大一小兩台手機之後,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小的 Galaxy Note 10 像是一台中規中矩的 2019 年旗艦,大的 Galaxy Note 10 5G 才是真正「跨年不過時」的產品。

當然,雖然我在評測中對 Galaxy Note 10 5G 的評價頗高,但這款產品還是有一些細節讓我覺得並不利於今後的營銷傳播,比如沒有趕上驍龍 855 Plus、X50 基帶僅支持 NSA 而不支持 SA 組網。儘管這些細節並不會影響整機的使用體驗,但面對競爭激烈的中國手機市場,參數往往能成為產品的加分項。

不過今年 Galaxy Note 10 5G 在設計、屏幕和綜合性能方面都沒有讓我失望,在完善了 5G、Dex 和 SPen 的體驗後,它越來越像是一台能兼備商務和娛樂的小型電腦,而這也是 Galaxy Note 對比三星自家 Galaxy S 系列和其他手機的優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微軟 SwiftKey 推出新功能,輸入法也能發 3D 動畫表情
早報 | iOS 13 公測版上線 / 餓了么推「代扔垃圾」服務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