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專家認為中方對美關稅反制措施理性堅決、精準有力

中國專家認為中方對美關稅反制措施理性堅決、精準有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洹星):針對美國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決定,中方被迫採取反制措施。多位中國專家25日在北京表示,中國對美關稅反制舉措理性堅決、精準有力。

針對美方的加稅措施,中方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5078個稅目、約75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10%、5%不等關稅,分兩批自9月1日、12月15日實施;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恢復加征25%、5%關稅,自12月15日實施。這兩個日期對應了此前美方宣布對3000億美元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時間點。

在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25日舉行的研討會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認為,在中方的反制措施中,對美國出口中國的大豆、玉米、棉花等農產品、水產品、原油等商品加征關稅,精準打擊了美國政府支持貿易戰的做法,打到了美國的痛處。

桑百川說:「反制措施使美國(政府)謀求企業迴流美國的夢想落空,相反大多數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企業不肯、不願放棄中國龐大的市場和巨大的商業利益。中國吸收的外商投資還在持續增加,大多數企業仍然看好在中國發展的前景,中國的實體經濟和製造業的基礎相當穩固。」

中方宣布反制措施後,美國三大股指均應聲下挫。

中國專家們認為,美國加征關稅以及中國的精準反制,導致美方的所作所為損人不利己,已經給美國造成很大影響。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美洲大洋洲研究所所長李偉認為,中方的反制是保持理性的,並沒有採取美方那種不加區分對所有自華進口商品全部加征關稅的做法。

李偉說:「既可以打擊對方又要儘可能降低自身的損失,這跟美國列出的中國負面商品涵蓋各種用品、消費品、中間品的效果是不同的。很多中國商品在美國的可替代性比較低,如果對中國全部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美國的消費者就是受害者。」

專家們提出,中國下一步要加強反制、積極應對、做強自己。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產業國際化戰略研究所所長崔衛傑建議中國進一步尋求替代市場,持續推進貿易多元化戰略。

崔衛傑說:「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包括部分發達國家都是中國未來尋求替代市場、推進貿易多元化的重點。比如2018年發展中國家進口增速12%,包括拉丁美洲等進口增速都非常快,包括歐洲的匈牙利和中東歐很多的國家,包括南美的墨西哥…這些都是下一步(中國)尋求替代市場、積極應對,(可)重點考慮的國家和地區。」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貿易與投資安全研究所所長程慧建議,面對美國頻繁發起的貿易戰「進攻」,中國還應不斷完善自身的法治體系建設。

程慧說:「比如要通過主動全面地宣傳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立法司法領域取得的成就,消除(一些國家)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偏見。面對美國針對我國企業濫用出口管制和經濟制裁的域外效力,應該借鑒國際經驗出台對抗性法律,鼓勵(中國)企業在全球進行正當的經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養老院新「風景」:大愛扮美夕陽紅
澳大利亞加入「護航聯盟」 伊朗反對外軍介入海灣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