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小歡喜》里的陶虹,不就是典型的「中國式親媽」?

《小歡喜》里的陶虹,不就是典型的「中國式親媽」?

文 | 弋人

記得之前騰訊發布過一個數據調查顯示,在中國,有52%的子女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

他們出於各種原因,拒絕讓自己的父母知道並干預自己的生活,也基本拒絕了溝通交流的可能。

當然,更嚴重的還有,有些孩子跟父母之間好像是「水火不容的仇人」,壓根兒就無法共同生活。

這也讓我們不禁思考:

為什麼很多父母明明恨不得付出所有,卻沒能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反而關係會越來越遠?

甚至,不少孩子還患上了抑鬱症、邊緣性人格障礙等病症(常表現為偏執、缺乏自信、易衝動易怒、人際交往困難等)。

最近看了一部家庭劇《小歡喜》。

不得不說,這劇真的挺爆的,或許就是因為它真的太現實,也太真實了。

劇中三對父母基本就是我們生活中「中國式爸媽」縮影,尤其是小陶虹飾演的宋倩,簡直就是典型的「中國式親媽」了!

跟丈夫離異後,宋倩一心都撲在女兒英子身上,盡心盡責:

一天三餐換著花樣做,天不亮就提前幾個小時起床給英子燉燕窩,捧在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

但同時對孩子是百分之百的依賴和佔有,日常對話就是:

「你是媽媽人生的全部,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媽媽最愛的就是你……」;

宋倩把人生的全部意義和壓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女兒身上。

在對英子的學習和生活方面,管教嚴苛到近乎「變態」:

這個被全部隔音,還安裝了監控窗的學習套間,真的不恐怖嗎?

這像極了福柯筆下的全景式監獄,你的一舉一動都時時刻刻被監控著。

在宋倩的眼裡,考第二都是丟人的,沒希望的,永遠是「打擊式教育」:

不光如此,宋倩性格十分要強,佔有慾和控制欲極強,情緒敏感不穩定。

她和女兒的日常相處模式就像電影院里的這段爭吵,「以愛之名,兩敗俱傷」。

《小歡喜》截取片段

她真的愛女兒,但也真的不考慮她的感受,在自以為是對女兒好的同時,也讓她背負上了道德包袱:

「因為我對你好,所以你必須這麼做」

「你是我最重要的人,所以你必須要聽我的」

「……」

在宋倩這裡,女兒就是不能走出自己為她畫好的框架,一切都得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才能安心。

沒錯,對孩子付出最多的是她,可同時,很多時候她的付出又屬於「自我感動」式。

大家感受一下下面這段對話,真的是步步緊逼,讓人窒息!

《小歡喜》截取片段

原來,「你在我面前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這句話里,不只有溫情和愛,還有無可奈何的悲哀和恐怖。

劇中不難看出,英子已經很大程度上去包容體諒媽媽,媽媽一生氣就立馬去認錯,甚至可以說無時無刻在迎合,小心翼翼地照顧著媽媽的情緒和感受,不停試探和討好。

而宋倩常常前一秒鐘還努力想做到開明溫和,後一秒一點就爆炸。

炸完了,後悔了,心疼了,又趕緊去安撫女兒。

循環往複,兩個人的相處真的是蠻累的。

宋倩和英子這對母女,讓一眾網友都看到頭皮發麻。

因為代入感真的太強了。

@某網友:看的時候就想到我媽了。小時候我媽也動不動就發火打我,打完沒多久就後悔了,不斷哭著跟我說「對不起,媽媽是愛你的」,最後,我也麻木了……

而更無奈可悲的是,很多家長都像極了宋倩,但孩子可能在某種意義上卻遠沒有英子優秀。

父母離異後,在媽媽的高壓管教下,英子沒有選擇叛逆式的自暴自棄,而是選擇快速成長並懂事。

然而在生活里,這種「以愛之名」的控制欲,往往容易適得其反:

@Kilig-J:8月4號在家,我和我媽上演了相同的一幕,我瘋了一樣,自己扇自己耳光,說自己沒出息,實在扇不動了,我把書往地上一砸,衝到牆邊一頭撞上去,我媽把我拉甩在床上,我撕心裂肺地哭,只聽她罵,指著我的頭,戳著我,我什麼也不敢說,只想自殺解脫……

@追星少女小京:我爸生氣的時候罵我的話,一句比一句惡毒,我在想是不是不如你的意,你就覺得養我的十九年來虧了你的錢。我常常懷疑人生,我是不是真的很不堪?

@網友S:每次我媽邊幹活邊罵,我要幫她,她堅持不肯,以至於我媽只要一做家務,我就會莫名開始害怕,那種窒息的感覺.....出口氣都不敢....

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是不能有任何情緒的,但凡生氣了或是不說話了,就是「給臉色看」;

「都是你願意的,我拿刀架你脖子上逼你了嗎?」

「你要什麼沒給買?白眼狼」

「你別以為我跟你爸欠你什麼」

「小時候就應該掐死你,我費勁巴拉生你幹什麼」

「小時候你都不會這樣,怎麼長大了變成這個樣子」

「你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你再哭一個試試」

……

大人可以各種語言攻擊,可以摔碗砸門,做孩子的只能小心翼翼。

一切都只因為「我辛辛苦苦把你養這麼大,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你憑什麼還要這麼對我?」。

卻忘了,每一個孩子也都應該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應該教會他們成為一個在思維和行為上能夠獨立自主負責任的成年人,給予充分尊重和空間。

而不是誰的私有物,或者複製品。

還記得網上有一個特別搞笑的段子:

「父母們也是挺奇怪的,小時候不讓出去跟朋友玩,長大了又嫌你孤僻;

小時候一做家務就被吼去學習,長大了總被吐槽『這麼大了連個屋子都收拾不幹凈』;

對孩子早戀圍追堵截,一畢業了就開始瘋狂催婚;

做家務,說不學習,學習了,說成績不好,成績好,說名次不行,名次上去了,說態度不認真,態度認真了,又說不做家務……」

其實仔細想想,事實不就是如此嗎?

在自以為是的成功教育里,卻敗得比誰都慘,最後還得歸咎於自己的孩子不夠好。

更可怕的是,有些父母可能一開始只是控制子女,後面還想控制子女的配偶,進而控制下一代……

控制欲極強的朱雨辰媽媽,就曾表示,會干擾兒子的每一段感情,這難道不可怕嗎?

最後還指望孩子有獨立的人格和品格,講真,真是挺難的。

說到這,突然想到了前不久在《這!就是街舞2》里奪冠的叶音。

講真,這算得上是選手裡面很佛系的了,但你卻能清楚地感受到他骨子裡對舞蹈的堅定和熱愛。

相比其他的選手,他的舞蹈里沒有緊張,沒有渴望被認可的急迫感,甚至不那麼在乎輸贏,但就是舒服卻有力量。

除了街舞冠軍,叶音還是畫家、設計師……

直到看到他的家庭採訪,我們才知道,原來他的性格和現有的成就跟他所受到的家庭影響息息相關。

雖然他們家裡的傢具簡樸,家電陳舊,卻處處都充滿著溫馨和愛的氛圍。

不會很追求物質,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滿足。

葉媽媽樂觀溫柔,爸爸不善言辭,嚴父慈母,在叶音的喜好上從不過多干預,卻一定會給予最大的支持和尊重。

他們對叶音從不譏諷嘲笑,中肯的評價裡帶著難以隱藏的愛和包容。

叶音從不必糾結是選擇跳舞還是選擇畫畫,他只知道,只要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儘力做到最好就夠了。

比起叶音的成就和成績,我想,更多的人是羨慕他的家庭成長環境。

原來,從小被好好愛著的人,長大了是這樣的溫暖和優秀。

寫在最後:

都說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一場緣分,更是一場修行。

我相信,每個孩子心裡都會記得且感恩父母的付出。

但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想儘力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和愛,只是,千萬別讓這份愛,變成了彼此的負擔和枷鎖。

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就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愛。

希望我們以後,不會成為自己討厭的父母,而是孩子的榜樣。

也希望每個家庭都能相互理解,一起成長,讓愛成長。

-End-

她刊(ID:iiiher),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她姐萬里挑一。中國最有態度的女性公眾號,不做作,不矯情,三觀正,每晚都有我的文字陪著你。轉載請聯繫(ID:iiiher)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大師 的精彩文章:

「我,6歲,拿命上學。」
孩子生了,很多關係就死了

TAG:育兒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