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又一國對伊出手,決定出兵波斯灣,白宮迎來頭號幫手

又一國對伊出手,決定出兵波斯灣,白宮迎來頭號幫手

澳大利亞Hobart級驅逐艦

據環球時報報道,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21日表示,將加入美國主導的霍爾木茲海峽「護航聯盟」。該項活動將由護衛艦,P8A偵察機及其人員完成,偵察機將於2019年12月左右部署,護衛艦將於明年1月,活動持續6個月。

美國的護航聯盟構想於2019年7月中旬提出,對外宣稱是針對伊朗的潛在攻擊。在今年年初開始,伊朗周邊海域不斷出現油輪和商船遇襲事件,美國指責這些都為伊朗所為。近期的英國伊朗互扣油輪,一方稱涉嫌走私,另一方則稱違反了歐盟的制裁,總之這些事件成功將波斯灣的局勢變得愈發緊張。這對於想進一步封鎖伊朗原油出口的美國來說正中下懷,順勢提出了這個所謂的護航聯盟。

澳大利亞Anzac級護衛艦

護航聯盟的成立當然不是為了所謂的護航。本質還是想讓更多國家來將水攪渾。越多軍艦出沒,發生摩擦的幾率也就越多,制裁也就不缺借口,也可以將參與的國家一起拉下水,簡直是一舉多得。不過這次護航聯盟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巴林,英國和澳大利亞加入。

巴林是第五艦隊駐地所在國,英國與伊朗互扣過油輪,除澳大利亞外,其他國家並沒有意向參加。原因很簡單,因為往日的所謂聯合行動,美軍往往會提供物資補給情報支持甚至是直接資金援助,而此次,則是參與國自己承擔費用,是名副其實的「志願者」。賠錢不說,與伊朗的關係還有可能降低,另外波斯灣局勢動蕩並不利於某些依賴石油進口的國家。這也就不難解釋日法德等國為何沒有多大意向參加此次行動了。

霍爾木茲海峽

澳大利亞對石油的進口需求並不高。澳大利亞石油儲量豐富,但由於受到國際石油進口和國內開採成本限制,一直未能充分開發,所以還是石油凈進口國。但只有約15%的進口原油和30%的進口精鍊油來自海灣。即使是海灣石油完全斷供,澳大利亞依然能從其他途徑滿足國內需求。

此次護航的規模也可以算是小打小鬧。澳大利亞也強調了這一點。此次行動更像是做個姿態。澳大利亞的國防安全,由於自身完全沒有建設完備國防工業的能力,幾乎完全靠北方強國。目前的東南亞安全依然是美國主導。澳大利亞的國防政策不可避免的要向美方傾斜。蓬佩奧8月訪澳時就提出希望澳方參加護航聯盟,澳政府目前又是偏右的莫里森擔任總理,互相配合演戲自然是要答應的。

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

當然以澳大利亞目前的海軍規模,無法達到干涉局部地區局勢的程度。國土面積761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兩艘,霍巴特級驅逐艦兩艘,護衛艦10艘,僅僅防備北方可能的侵略都捉襟見肘。被綁上美國戰車的澳大利亞,未來依舊會有許多奇葩的外交和國防政策。

作者DA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解析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先進的武器,三桿槍壓制10個日本兵,產量卻不足50把
日本軍隊奇葩現象:伙食太好釀成慘果,未放一槍直接損失八千人

TAG:軍情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