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紙醉金迷的他,走上學佛之路(下)

紙醉金迷的他,走上學佛之路(下)

第一件事是張兵的觸電死亡。在一次對現場事故的搶修中,好心的起重工張兵本想幫助電焊工拉線,豈知不幸卻在此刻降臨:他被安全電流擊中,當場死亡,死時年僅二十五歲。再過幾天就是他結婚成家的大喜日子,誰能料到,一個性格開朗、健談快樂的男孩就這樣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第二起工傷事故更讓人慘不忍睹。在鍊鋼廠鋼爐前,一名加料工開著料車駛至加料口。當爐口開始向他傾斜過來時,他啟動了按紐開始向爐中加料。突然,伴隨著一聲不大的響聲,一團紅色火球從爐內噴射而出。頓時,爐前的他就變成了一個可怕的火人。後來他被送進了醫院,在花了近四萬元的醫療費後,才算是勉強保住了生命。醫生給他身上百分之七十的部位都移植了豬皮,凡是探視過他的人都說,他的形象簡直跟惡鬼差不多。

當然,還有許多諸如被鋼罐砸成肉餅等類似的慘案,這些事故如果不親眼目睹或經正式文件傳達,誰又肯相信?誰又能接受?可這些全都是確鑿無疑的事實。而在各大鋼鐵企業的安全檔案中,此類事故也是不勝枚舉。我還記得有這麼一個被水淹死的男孩,當時他才十九歲。高考結束後,這個孩子從山東到太原姥姥家玩幾天。一次,他和鄰家孩子一起到池塘游泳,當他一個猛子扎進水裡時,想不到卻一頭扎進了一個圓口朝上的鋼管中,再也動彈不得……死訊傳來時,他的姥姥剛接到他被某名牌大學錄取的通知書。

人生有時真是太殘酷了,殘酷得甚至讓人接受不了。很多我們身邊的朋友就是在那些飛來的橫禍中失去了生命,這怎能不讓人生起人生無常的感慨呢?對以上事例也許有人會說:那是偶然的吧,那種不幸發生在我身上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何必要杞人憂天呢?我想,如果你這樣認為的話,那就表明你已忽視了生命最基本的規律。在每個人的心識田中都蘊含著無邊的幸與不幸的種子,當你的幸運種子成熟時,你會運氣很好且一切安然。但當你的不幸種子成熟時,你能應對得了嗎?有智慧的人通過對現實人生方方面面的觀察後,一定會得出「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的正知正見來,並且定會以厲行善法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創造美好的人生。

就自己而言,在我短暫的人生旅途中,也曾經歷了很多險難,諸如被水淹、被車撞、從高空跌落等等,但每次我都大難不死。這使我每每在慶幸之餘,更加感到自己生命的寶貴。於是我不再遊戲人生,不再將暇滿難得的人身耗費在對今生後世都無意義的放蕩行為中,而是依照佛陀的教誨,向菩提大道邁進。

就這麼聞思了一段時間的佛法後,九四年夏天,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在一個著名的寺院里求受了三皈依戒,正式成為了一名佛教居士。

在隨後的學佛日子裡,我深深感到,學佛修行並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情,並不是磕幾個頭、看幾本書就能與佛法相應。學佛實際上是一個修心的過程,是將一個人內心中許許多多的非理作意糾正的過程。可是,多生以來,無邊的迷亂煩惱已使人的內心世界變得十分複雜了,若沒有上師三寶的加持,僅靠自力,想澄清心源、顯發佛性那實在是太困難了。尤其是在家學佛,更有諸多不便。一是很難遇上真正的大善知識;二是周圍的不良風氣、惡劣環境時時都會染濁初學者的內心。剛剛得到的一點正知正見還沒來得及安住,就會被外境所轉,很快就會消失。對在家學佛所面臨的種種困難,我既感無奈又覺痛苦,不知如何是好。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遇上了一位藏地來的出家人。在交談中他告訴我:「你如果想真心學佛,那就必須離開家鄉,到遠方寂靜的地方去,依止具德的大善知識、精進修行,才會有所成就。」他的話對我震動很大,經過長時間的深思熟慮後,我終於下定決心:出家!到遠方去!依止大善知識去!

當我聽說雪域喇榮有殊勝的上師時,便騎了一輛摩托車,向心中的聖地——色達喇榮佛學院飛奔而去。

終於見到上師了,激動萬分的我怎麼也止不住汩汩流淌的眼淚。想到一個孤苦伶仃的遊子,今天終於回到了上師三寶的懷抱,且將開啟佛法修行的新篇章,這怎能不令人激動呢?

在上師的慈悲關懷下,不久,我便披上了袈裟。

現在,我過著安詳而平靜的修行生活。每天精進聞思修法,智慧越來越增上,心靈也越來越充實與清明。對未來的路,我更是信心堅定:我將在上師的教導下,勇敢地走完那偉大的菩提道。

由於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心中沒有定解的圓堪也走過了一段彎路,給自己的人生履歷中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筆。但幸好,他已從那種頹廢的狀態中走了出來,並趨入了佛法正道。圓堪的沉浮經歷總讓我聯想到其他的知識分子,那些所謂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們,會不會也像圓堪那樣沉淪進生活的底層而無力自拔呢?

記得我在學校讀書時,也曾遇到過不少很優秀的同學。他們人格高尚、學習努力、上進心強,可一等到走上工作崗位,不良社會風氣的大霧就漸漸吞沒了他們的良心。原來那些美好的品質已被庸俗污穢的心態所取代,一個知識分子起碼的道德涵養都消失殆盡,他們變得甚至連一個一般的正直者都不如了。更有甚者,有些還為一己之私而身陷牢獄!他們的墮落總讓我想起這麼一個問題:難道社會的發展必定要以人性的扭曲為代價嗎?

內心深處總是閃耀著一個深深的希望:願知識分子們都能吸收真正有價值的智慧蜂蜜,度過有意義的人生。

/索達吉堪布

摘自/《智海浪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失敗通常意味著絕望,該怎麼面對?
犯戒律、生煩惱時,怎麼辦?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