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登獅子山看「香港精神」傳承,老一代香港人感慨:有些人完全違背了「獅子山精神」

登獅子山看「香港精神」傳承,老一代香港人感慨:有些人完全違背了「獅子山精神」

承載著「香港精神」的獅子山,是香港本地人休閑鍛煉的好去處。范凌志攝

【環球時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范凌志 陳青青 盧文驁】香港地標之一是高495米的獅子山。「香港精神」常有另外一個指代——「獅子山精神」。香港人說,「獅子山精神」是認真工作、努力打拚,是迎接挑戰、逆境自強,是開拓進取、靈活應變。然而,從2014年非法「佔中」開始,獅子山這座香港人的精神高地,就常被一些激進示威者利用。21日早8時許,香港警方接獲報案,位於九龍的獅子山上掛有一幅約2米乘25米的橫幅,上面寫有煽動性標語,隨後消防人員到場拆除。然而,真正的「獅子山精神」沒有被香港人忘記。《環球時報》記者專門登上獅子山,並採訪各行各業的香港人,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和對香港年輕一代的擔憂,希望香港人能「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

香港經濟騰飛離不開草根階層的拼搏

大自然鬼斧神工,1.4億年前的地質運動將地處香港的這座花崗岩山丘塑造成蹲伏雄獅的模樣。獅子山的「獅子」頭面向九龍西邊,獅身連尾巴完整地伏在山上。獅子山端坐於香港九龍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圍之間,在九龍、新界甚至港島很多地方都可看到它。獅子山見證了香港的變遷、目睹了香港的經濟騰飛。上世紀70年代開始製作的系列電視劇《獅子山下》講述了香港幾代人為生活打拚的故事,其同名主題曲歌詞「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讓香港人產生共鳴。

幾十年間,獅子山成為香港人奮鬥精神的象徵。2002年,時任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的梁錦松在他任內首份財政預算案中,就摘錄這首歌的歌詞。梁錦松曾深情回顧說:「2002年經濟低迷時,人心就有點鬱悶,《獅子山下》中有樂觀的精神,大家要團結——『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這是歌詞的一部分,我認為到現在都非常適合香港,因為畢竟只有團結才可以往前。」

同年11月19日,時任總理朱鎔基在出席香港特區政府舉行的歡迎晚宴時,談到「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談到「竭盡全力,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和手段,維護香港的繁榮和穩定」,並在最後引用《獅子山下》的歌詞勉勵大家:「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理想一起去追……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如今的獅子山是特區的一座郊野公園,雖然地處喧鬧的九龍半島,但由於《環球時報》記者來到這裡時正值工作日的下午,前來爬山的人不多,這裡反而成了清幽之地。山腳下的公園內有規制統一的磚砌燒烤爐,市民常自帶肉食和冰啤酒,在樹蔭下品嘗自製美味,吃飽喝足後再「行山(爬山)」鍛煉。實際上,獅子山雖然名聲在外,但特區政府並沒有把它作為一個重點推介的旅遊景點。跟外地遊客必去的太平山、維多利亞港相比,獅子山更多作為本地市民休憩的場所,很多外地遊客甚至常常錯把太平山的景色當成獅子山。有香港市民說:「這樣也好,香港本來就人多地窄,如果大批遊客湧進來,這裡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安靜了。」

在一座燒烤台旁,《環球時報》記者坐下來與食客閑談。正在燒烤的大叔顯然對上午有人在山頂掛政治橫幅十分反感,他表示:「那是極少數人做的,現在山路很難走,想爬上頂更難。那些人一看就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確實如此,雖然山並不高,但當記者沿狹窄階梯而上時,發現一些路已被倒伏的樹木阻斷。

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分別點評了獅子山和太平山的氣質,他說:「為什麼電視劇和歌詞不寫成『太平山下』?因為港英時期,港島的太平山是『藍血人』(貴族)的代表,而內地過來的新移民則聚集在新界和九龍北部,獅子山周邊有很多公屋和平房,所以獅子山最能代表廣大香港平民的奮鬥。」

何君堯是客家人,出生在新界屯門良田村,網上有傳言說他家是屯門望族,在被記者問到時,他笑笑說,「自己祖上世代務農,家境只能算一般般」。在何君堯編寫的回憶錄《良田簡錄》中,他專門回憶了小時候吃大鍋煮的番薯和粟米的滋味,並感慨現在「總也吃不到當年的味道」。據他介紹,從他的叔父出類拔萃地成為全村唯一一名律師開始,他這樣的後輩紛紛以此為榜樣,才逐漸實現階層的提升。而這種提升恰恰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與香港經濟的起飛幾乎同步。

老一代當年加班加點奮鬥,現在年輕人結婚還靠父母

電視劇《獅子山下》熱播的上世紀70年代,也是香港由轉口貿易港向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轉型的階段。很多香港人那個時期為改善生活,整日忙碌。有不少上了年紀的香港老人,都會講起當年加班加點做塑料花的日子。獅子山郊野公園裡的燒烤大叔心中做著對比,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香港是上世紀70年代才開始富的,我們這一輩人吃過苦,但年輕人覺得本來就該要什麼有什麼。另外,香港的出生率很低,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家長也捨不得讓他們去努力,很多人結婚了還要靠父母養著。」

燒烤大叔所指的部分香港青年群體,在現實中有一個新名詞:「廢青」。在香港連日來的暴亂中,一些年輕人甚至以此為榮,在社交媒體上標榜自己的「廢」,以此為暴力行為找借口。近日網路流傳一張「廢青」的卡通肖像畫,總結了十大特點,其中包括:「想起第二天要返工上學就想死」「手機不離手,WhatsApp秒回」「房間亂到爆」等。在香港示威者的聚集網路平台「連登」上,搜索「廢青」二字,「整日只想打遊戲和睡覺」「失業廢青集中區」等帖子隨處可見。自嘲口氣似乎是逃避現實和掩飾尷尬的最後努力。

「他們掛出來那些口號,感覺自己很『偉大』,但其實完全脫離實際。大家都聽過『獅子山精神』,但它到底是什麼樣?你要親自來過才知道,而不是聽人說。現在很多香港年輕人的差距就在這。」燒烤大叔的話頗有哲理。一些港媒將「獅子山精神」的丟失以及「廢青」文化的產生歸結於貧富差距過大,但何君堯對此並不認同,他強調說:「貧富差距在全世界都有,鼓吹這種論調就是在挑動社會矛盾。」

老一代香港人提到「獅子山精神」,多少會懷舊。但現在有一部分反對派及香港年輕人也拿「獅子山精神」說事,總是說「以前港英時代如何如何」。曾參演過《獅子山下》的香港知名演員吳啟華近日表示:「最近香港發生的事,真的讓人擔心又痛心!只希望暴亂儘快平息,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他還提到,香港被外國人霸佔了那麼多年,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回歸之前,總覺得自己是個二等公民。

部分香港青年的做法完全違背「獅子山精神」

當一些香港年輕的示威者在叫囂著要「改變香港」,將黑色橫幅懸掛在最能代表香港精神的獅子山上時,為這座城市打拚的中年人仍然默默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常說:「也許現在的年輕人根本就沒有理解什麼是真正的『獅子山精神』,沒有做到『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

48歲的巴士司機黎兆聰16歲就出來打工,做過運輸工人、項目工人等不同的工作,現在已經在客運行業幹了19年。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上早班時,他每天凌晨3時起來,4時出車,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看到現在香港的形勢,黎兆聰覺得非常難過,他說:「香港人努力工作,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才成就了香港『亞洲四小龍』的地位。現在年輕人一直在埋怨,發起這種不合作運動,我感到很悲哀。」

在黎兆聰看來,香港人骨子裡有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但同時,真正的香港人也是非常謙卑和努力的。他的父親已70多歲,是他們這一代的默默耕耘和付出才把香港打造成一個繁榮的國際化大都市。看到今天的年輕人並沒有珍惜父輩辛苦打拚的成果,黎兆聰內心很著急,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真希望大家停一停想一想,香港可以儘快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還這裡一片安寧。我希望『獅子山精神』可以得以傳承。」

從事餐飲業服務的謝燕麗年輕時打兩份工,對「獅子山精神」深有感觸。而眼下,一些年輕人卻「計較付出得太多」。謝燕麗很直接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現在的香港局勢對自身的影響之大:「以前經常忙得不可開交,飯點時間我們店顧客甚至得排隊才能進,當時一個午飯時間的營業額就能超過現在一天的營業額,(遊行示威)前我平時一周可能休息一天左右,現在一周可以休息兩三天。由於我很明確地反對現在的這些暴力遊行示威,我的家人也很擔心我的安全問題。」她還表示,現在很多餐廳生意不好,就進行人手調整,導致一些飲食業的人員離開,失業率上升。

在今年6月14日的香港立法會財委會會議上,有反對派議員將處理撥款的會議時間都花在指罵政府處理「逃犯條例」的手法上,並揚言「未解決爭議前不應舉行財委會會議」,最後會議因議員不能理性討論問題而中止。香港立法會財委會主席陳健波痛斥這種做法就是「搞亂香港」。據了解,陳健波年輕時的生活環境非常艱苦,他曾表示相信他的經歷「就是香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的集體經歷」。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政府當然會為青年人提供更好的環境,但我想說,在艱難的環境下,青年人自己更要締造及把握機會,善用自己的時間及精力,為自己及香港拼搏。事實上,香港有很多青年人成功創業,或在各方面都有成就。如在運動方面,也有很多精英運動員為香港奪得不少國際性獎項,讓港人感到自豪。」

談到「獅子山精神」被一些香港年輕人淡忘或誤讀,香港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香港的通識教育存在很大的問題,他們對國家、對特區政府的敵意,是跟教育有關的。一些參與遊行示威的青年受到蠱惑,有的還出現暴力行為。他認為,這些做法完全違背了「獅子山精神」所強調的「同舟共濟、守望相助、艱苦奮鬥」。相對他們的父輩艱苦創業,這些青年人現在就是在破壞,他們所說的「為了將來,為了下一代」很虛偽。吳秋北希望能有更多的香港年輕人去傳承「獅子山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斯瓦蘭?辛格:美國給世界挖下的「陷阱」
泰國醉漢河中消暑被誤當「浮屍」 民眾受驚報警求助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