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令有所不受!廖錫龍兩次請求推遲總攻,沒用完100口棺材

軍令有所不受!廖錫龍兩次請求推遲總攻,沒用完100口棺材

作者:魏士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每一個指揮員,在戰場上都會面臨一個兩難抉擇:一方面,「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軍令如山」;另一方面,「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看似是難以協調的一種矛盾,其實是考驗一個指揮員是庸官還是良將的試金石。

它們並非是天然對立的一種矛盾,只有出現了原定計劃與戰場實際情況不符、上級命令對戰場實際戰況不利這樣的局面,才可能成為嚴重對立的矛盾。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這種矛盾經常出現在指揮員面前。

如果是一個缺乏主心骨、缺乏洞察力和正確分析力的軍官,死板地遵守執行上面的指令,或許是最穩妥、最安全(對個人而言)的方法。即便出現失利,自己完全是遵照執行,也能成為給自己辯護的擋箭牌。

這樣的指揮員,是難以帶領部隊在艱險戰場打勝仗的,只能說是平庸而且有著自私心理的庸夫。

而一個有眼光、有智慧、有血性又有擔當的指揮員,如果在戰場上發現上級命令、原定計劃已經不符合戰場實際情況時,會以對戰爭負責、為戰士負責、為歷史負責的高度責任感和勇氣,果斷選擇「軍命有所不受」。古今中外無數戰例表明,這樣的指揮員才是真正稱職的優秀指揮員,這樣的指揮員才是廣大官兵愛戴擁護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位大戰在即,敢於兩次要求總指推遲炮火準備時間的優秀師長,他就是1984年收復者陰山的昆明軍區第11軍第31師師長廖錫龍。

1979年,我軍對越南發起了一場令世界驚詫的自衛還擊戰,但由於眾多因素影響,這場正義的懲戒之戰時間較短,打擊也有克制,我軍撤軍之後,越南小霸並沒有在懲戒中吸取教訓,相反變本加厲地騷擾我邊境,甚至明目張胆地違反國際慣例,強行侵佔中越邊境老山、者陰山、扣林山等騎線要點,在這些地方修築工事,對我邊境日夜炮擊,還派出臭名昭著的特工人員,侵入我國境內進行破壞騷擾,猖狂之勢甚至甚於1979年之前。

因而,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結束後,邊境上的戰火實際上從未停止,我軍與越軍進行了長達十年的邊境戰爭,其中又以收復老山、者陰山(簡稱「兩山作戰」)最為著名。

1984年收復者陰山之戰,主要是廖錫龍任師長的11軍31師完成的。

根據前線總指揮部的作戰計劃,戰鬥應該在4月30日5時50分開始炮火準備,6時40分部隊發起攻擊。

4月29日夜,31師參戰部隊冒著連夜不停的大雨出發,分別向預定進攻發起陣地進發。由於惡劣天氣,以及沒有燈火,戰士們背著沉重的武器,在黑暗中摸索在崎嶇陡峭的山林間攀爬穿行,艱難險阻可想而知。

經過一夜的奮力前進,到了30日凌晨5時30分許,多數部隊如期到達指定位置,但還有一些部隊未能到達。此時,距原定總攻時間不到20分鐘了!怎麼辦?是遵照計劃,準時開戰,還是向上級申請推遲?

廖錫龍很清楚,收復者陰山是我軍醞釀已久、期盼已久的一戰,無論從軍事角度還是國際國內形勢看,成敗都影響重大,所以只能打好打贏,絕不能僥倖地打、碰運氣打。所以,必須全部部隊到達預定位置,才更有把握做到這一點,否則就是一種僥倖!

廖錫龍要通了與指揮部的電話,請求將總攻時間推遲20分鐘,廖錫龍說明了理由後,指揮部很快回復:同意!

20分鐘內,所有部隊紛紛電告廖錫龍,全部到達預定位置。廖錫龍心裡稍有寬慰,可是又有一個新的問題擺在面前:在如此惡劣的戰場環境下,戰士們整整一個夜晚都在崇山峻岭中跋涉,背著沉重武器,深一腳淺一腳、摔一跤又一跤地艱難前行,已經十分疲憊。不少戰士不是丟了鞋子就是掉了鋼盔,甚至還有人受傷。如果這時急著發動攻擊,疲憊不堪的戰士,面對的將是以逸待勞的越軍,戰鬥勢必受到不利影響。

最後時刻,廖錫龍再次要通了指揮部的電話,又一次請求推遲30分鐘!

在廖錫龍身旁的31師指揮所幹部都愣住了,他們深為師長的「魯莽」捏了一把汗。受特殊年代影響,當時我軍還存在一些現在的人們難以理解的現象,一些正常的反映,就可能貼上「怯懦、遲疑、抗命」的標籤,可能遭受不公正的對待和處理。

廖錫龍卻一而再地推遲總攻時間,的確是罕見的行為。所以師指的不少幹部都為廖錫龍感到擔憂。

指揮部還未回復……有人開始勸告廖錫龍收回請求,但廖錫龍想到的是在前線泥濘不堪的陣地上,戰士們一張張被雨水澆得面色發白的臉龐。他又一次斬釘截鐵地要通了電話,再次請求推遲總攻時間!

指揮部終於回復,還是兩個字:同意!

就這樣,廖錫龍為戰士們爭取了寶貴的半小時休整和準備時間。戰士們精力有所恢復,戰鬥準備更加充分,信心和勇氣也倍增!

6時40分,我軍眾炮齊鳴,成千上萬顆炮彈呼嘯著落在越軍陣地上!經過50分鐘的炮火覆蓋,7時30分,嚴陣待發的31師各攻擊部隊全線出擊,戰士個個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經過4小時45分鐘激戰,我軍全殲了侵佔者陰山各騎線要點的越軍。

戰鬥中,我軍共擊斃越軍大尉以下550名,俘18名,繳獲大批槍支火炮和彈藥軍用物資,打了一場完美的勝仗。

此戰,既要為師長廖錫龍敢於在戰場擔當的品格喝彩,也要為充分尊重一線指揮員意見、果斷回復同意的昆明軍區指揮員,特別是11軍軍長馬秉臣、政委曲明耀、副軍長何其宗等喝彩!

【戰後,31師烈士安葬於西疇烈士陵園。有資料記載:在者陰山戰前準備中,廖錫龍聽部屬報告要準備造200口棺材,回答「100口都用不上」。結果者陰山一役乾淨利落,確實沒有用完100口棺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少將師長壯烈殉國,與桂林共存亡,日軍罕見立牌厚葬
用手榴彈滅31輛坦克!志願軍打坦克最好戰績,紀錄迄今未破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