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就是梵高的信仰?

這就是梵高的信仰?

150年前,荷蘭海牙。

一位名叫文森特的少年,正經歷著青春的煩惱。

16歲的他曾經歷兩次輟學,原因是叛逆自閉

他已經到了必須走上社會的年齡,而社會這扇大門裡,充滿生活的艱和未知可能。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問題少年註定前路坎坷。他必須需抓住一點什麼,或許才有其他可能。

古皮爾公司是一家畫廊,文森特正是在這裡開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此前,文特森創作過一幅畫:《穀倉與農舍》,但那時他只有11歲,這還算不上真正的藝術創作。所以,他只是這裡的一個最底層僱員學徒,連正式店員都算不上。

可正是這份工作,給了他進一步接觸藝術的可能。

三年後,文森特因工作調動前往倫敦。在經過巴黎時,他見到了讓他大開眼界的繪畫前沿藝術家的作品。

《印象·日出》 克勞德·莫奈

他開始研究米勒、莫奈,被評論界嘲諷的印象畫派讓他痴迷不已,一度沉浸其中去模仿,而這一沉浸就是三年。

有一天,文特森在一個外貿訂單中看到了一張皺巴巴的作品,顏色的濃烈、筆觸的大膽讓他震驚,大雨的線條,充滿魅惑的名所街市,被誇張的東方女性面孔……

「這是藝術,這就是我要畫的東西!」

文森特終於找到了讓他冥思苦想,卻遲遲沒有突破的藝術創作方向。

這是誰的作品?

文森特一問才知道,這只是日本工藝品的包裝紙。用來填充包裝空間的,廢紙。

就這樣,別人眼裡的廢紙,成了文森特眼中的寶貝。

之後,文森特開始想盡一切辦法搜羅這些廢紙,帶回住處臨摹。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沉醉在這些舶來「廢紙」中。

又過了兩年,文特森創作出了一幅自己滿意的作品,無論從構圖、筆觸、色彩還是審美偏好來看,似乎都在向那些廢紙片致敬。

這幅作品名叫《向日葵》。

《向日葵》

緊接著,他又創作了一幅作品《星夜》。

《星夜》

一年後,文特森就不幸離開了人世,年僅37歲。

後來的人們,記住了他的《向日葵》《星夜》,也記住了他的姓氏——梵高

梵高生前最後一幅自畫像

那些深深影響梵高的「廢紙」,是來自東方的日本版畫。

因題材取自生活,同時受到佛教浮生苦短影響,被人們稱之為「浮世繪」。

如今,這樣的一張「廢紙」,在西方以幾十萬、上百萬甚至更高的價格,被藝術品藏家們追獵。

《富岳三十六景·凱風快晴》 葛飾北齋 繪

除了梵高,從浮世繪中活得創作靈感的大畫家還有很多,包括克勞德·莫奈、愛德華·馬奈等許。

左圖:克勞德·莫奈,右圖:愛德華·馬奈

他們除了自身受益於浮世繪,也是將浮世繪帶進西方藝術視野的大人物。

左圖:「北齋漫畫」中插著腰的壯漢

右圖:德加筆下的舞女

梵高臨摹的浮世繪,都不是泛泛之作。

有畫狂葛飾北齋的代表作《神奈川衝浪里》。

這個大波浪是日本藝術的代表符號,正是這幅畫,影響了《星夜》的創作。

《星夜》 梵高1889年

《神奈川衝浪里》 葛飾北齋 19世紀初

也有溪齋英泉的《花魁》。

1886年《巴黎畫報》雜誌日本特集的封面上,就刊載了溪齋英泉的《花魁》。

左圖:《身穿雲龍打掛的花魁》溪齋英泉,現藏於千葉市美術館

右圖:《日本情趣:花魁》 梵高 1887年,現藏於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

但是,這些都不算梵高最痴迷的。

梵高最痴迷的畫家,是歌川廣重(ウタガワヒロシゲ)。

歌川廣重

對其他版畫家的作品,梵高的學習和臨摹會帶有自己的藝術加工。

而對歌川廣重,則是徹底「放飛自我」原封不動的照搬臨摹,連廣重作品的簽名都學著寫了上去。

左圖:《龜戶梅屋鋪》歌川廣重1857

右圖:梵高臨摹的《日本情趣:梅花》

左圖:《大橋驟雨》歌川廣重1857

右圖:梵高臨摹的《雨中之橋》

梵高對歌川廣重太推崇了,以至於他說:

「浮世繪就是信仰。」

翻遍藝術史,這可能是一個藝術家對另一個藝術家的最高褒獎了。即使在語言如此豐富的當下,也似乎找不到更合適的話來替代了。

《淺草田甫酉の町詣》

梵高是識貨的,他推崇的《大橋驟雨》、《龜戶梅屋鋪》是浮世繪中的極品。它們既是浮世繪巔峰畫家歌川廣重的作品,同時也代表了浮世繪大錦繪的巔峰。

梵高見到這些作品的複製品時,它們已經面世三十年了。

歌川廣重創作完這套大錦繪一年之後便去世了,而梵高自己,也在創作完《星夜》後一年離世。

這樣冥冥之中的巧合,令人唏噓。

《淺草金龍山》

浮世繪代表了東瀛獨特的審美,永井荷風是這麼評價浮世繪的:

「最耐人尋味的東西,它的身上可能具備兩種品質:邪與媚。浮世繪就有這樣的品質。

邪與媚的統一,讓感觀的享樂世界有了豐富的質感,沉甸甸的,如晚熟的高粱,所有的穗子都垂下來了,富足的,殷實的,直達天邊。」

永井荷風

魯迅在上世紀30年代曾經坦言「現在還沒有人真正懂得欣賞浮世繪」。在日本留學期間,魯迅就收藏了很多浮世繪,其中就包括歌川廣重的作品。

魯迅

歌川廣重的這套大錦繪,正式的名字叫《名所江戶百景》,現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

大錦繪按照春夏秋冬分為四個篇章主題,共計119幅浮世繪,以及1幅目錄主題,對江戶時代的代表性建築、場景和人都做了極致細膩的刻畫

人,要處於具體的場景,風景怡人,人則詩意棲居,這是東方藝術的魅力。

1856年,這部耗盡了歌川廣重全部心血的《名所江戶百景》,開始分批次出版發行。

1858年,歌川廣重去世。

直到畫家去世一年之後,也就是1859年,《名所江戶百景》才終於出版完成。

《日本橋雪晴》

作品風流開眼、驚艷眾生。

一般認為,在119幅大錦繪中,有116幅是歌川廣重獨立完成的。

《上野山下》一圖在廣重去世後發表,一般猜測由二代目廣重(近乎徒弟)基於草圖完成的。

《上野山下》

夏之部的《赤坂桐畑雨中夕けい》、冬之部的《びくにはし雪中》一般認為是二代目廣重完成的作品。

夏之部《赤坂桐畑雨中夕けい》

冬之部《びくにはし雪中》

當年的出版商「魚屋榮吉」也因為出版發行了這套《名所江戶百景》而在歷史上留下了大名。

刻有「魚屋榮吉」的實木印章

大錦繪是浮世繪的巔峰,歌川廣重則創造了浮世繪藝術史上不可超越的巔峰。

即使是在日本創意版畫異常活躍的大正時期,日本國寶級別的藝術大師川瀨巴水,也只能稱之為「大正時期的歌川廣重」。

川瀨巴水

浮世繪,究竟有多麼美?

或許梵高的評價,就能代表。

小通薦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與時間賽跑的人,每天都在看什麼?
中國僑聯常委潘慶林在日本蘇州 相城 日本投資推介會上傾情發聲

TAG:日本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