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柴胡桂枝湯的方證要點與臨床應用

柴胡桂枝湯的方證要點與臨床應用

導讀: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看著眼熟嗎?這可是傷寒論選擇及填空題重點,複習得好的同學一定一下就能接上來——「柴胡桂枝湯主之」。那麼柴胡桂枝湯在臨床的實際應用如何?與大題重點的小柴胡湯和桂枝湯有什麼區別?就在今天的推送中一起學習一下。

柴胡桂枝湯的方證要點

作者/劉志龍、黎崇裕

柴胡桂枝湯

【組成】桂枝一兩半(去皮) 黃芩一兩半 人蔘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藥一兩半 大棗六枚(擘) 生薑一兩半(切) 柴胡四兩

【方歌】柴胡桂枝兩方合,善治太少兩經痾,心下支結關節痛,初期肝硬亦能和。

【原文】

1.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146)。

2.治心腹卒中痛者(《金匱要略》第十篇附方)。

【功用】和解少陽,發散太陽。

【主治】太陽少陽合病。

【方解】本證為太陽表證未解,進而邪犯少陽,實為太陽少陽並病,治宜太少兩解之法。故以桂枝湯調和營衛,解肌發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通達表裡。因太、少之證俱微,故各取原量之半合劑。臨床凡見太、少合病之證,皆可應用。傷寒六七日,一般為表證解除之期,如不解,則有傳變之勢。今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知太陽證未罷,風寒猶留連於表;微嘔與心下支結並見,是邪犯少陽,膽熱犯胃,經氣不利。

圖:人蔘

【方證要點】

1.太陽少陽合病證:以發熱惡寒、汗出、腹痛、頭疼身痛、噁心納呆、心煩、胸脅苦滿為辨證要點。主要癥狀為:腹痛,往來寒熱,胸脅滿悶,默默不欲飲食,喜嘔,煩躁易怒,口苦,咽干,目眩,汗出惡風,頭痛或者頭暈,鼻鳴,鼻塞流清涕;舌質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弦。

2.常用於肩背疼痛、耳後神經痛、肩周炎、肋間神經痛、神經官能症、肝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慢性遷延性肝炎、膽囊炎、胰腺炎、膽道蛔蟲、闌尾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腸易激綜合征、體虛感冒、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更年期綜合征、過敏性鼻炎、神經衰弱、腦缺血、癲癇等屬於太陽未解、邪犯少陽者。

3.體質要求:患者多數營養狀況一般或偏於瘦弱,部分患者情志不暢或者煩躁、失眠,有些會有周期性發作的規律。

4.江蘇省兒科名醫王益謙老先生認為:一切外感熱病寒熱稽留不退,或發熱4至5天,先是日晡惡寒,漸漸發熱,有時發熱至39℃左右,待天明方熱退,有輕微口渴,舌苔白或薄黃,脈浮,或弦,有時胸悶者,皆可用本方進行治療。尤其是開始發熱即靜點抗生素激素,熱退後再反覆發熱者,必用此方。

類似方證鑒別

1.柴胡桂枝湯與小柴胡湯:都可以治療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噁心嘔吐。柴胡桂枝湯證兼有發熱惡寒、肢節疼痛等太陽病證;而小柴胡湯證只有少陽病證。

2.柴胡桂枝湯與桂枝湯:都可以治療發熱惡寒、肢節疼痛。柴胡桂枝湯證兼有胸脅苦滿、噁心嘔吐等少陽病證;而桂枝湯證只有太陽表虛證。

醫案舉例

1.小兒低燒咳嗽案(黎崇裕醫案)

林某,女,11個月大,2012年10月6日就診,其家長代述:低燒3天,偶爾有點兒咳嗽,昨晚開始胃納不佳,不喜歡喝水,今晨體溫37.3℃,昨日有兩次大便,大便正常。背部摸之潮潤,精神不佳,脈浮數,指紋浮紅限於風關。

柴胡6g,黃芩2g,太子參3g,姜半夏5g,紅棗3枚,炙甘草3g,桂枝3g,白芍3g,乾薑3g,五味子3g,神曲6g。3劑。

2012年10月27日回訪,前葯2劑後諸症愈。

2.胸痛案(黎崇裕醫案)

王某,男,36歲,2014年4月18日就診,主訴:胸悶胸痛兩周。刻下:形體中等,大肚腩,面色暗黃,前醫用附子出現手足顫動等中毒癥狀,此後經常胸悶胸痛,近來加重,疼痛發作時按之舒適,痛甚則汗出乏力,無法工作,疼痛有時間規律性,以上午11點、下午4~5點鐘為主,不耐勞累,胃納不佳,經常熬夜,唇紅,舌暗紅,苔白底浮黃不潤,脈浮弦。

桂枝8g,白芍8g,生薑5g,紅棗5g,炙甘草5g,柴胡20g,黃芩8g,紅參8g。5劑。

2014年4月16日患者簡訊來告,用藥1劑之後胸悶胸痛不適感已經消失,從晚上10點半一直安睡到早上6點半。此患者考慮是附子中毒導致心陽受損,故而胸悶胸痛,按之舒,《傷寒論》64條云:「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本應處此方,但是考慮到患者發作有時間規律性,且脈弦,胃納不佳,故而採用柴胡桂枝湯治療。因患者舌苔不潤且白底浮黃,故而去半夏之辛燥,且柴胡桂枝湯治療心下支結及心腹卒中痛有奇效,果不其然,1劑後諸症若失。

登場書籍

《100首經方方證要點》

本書以方為綱,以方證要點為目,按照《傷寒論》目錄方序排列,方便讀者逐方對照及查詢學習。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肩周炎的一針療法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綠豆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