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BAT三位大佬齊聚智博會:馬化騰聊產業,馬雲談創新,李彥宏專心「搞」AI

BAT三位大佬齊聚智博會:馬化騰聊產業,馬雲談創新,李彥宏專心「搞」AI

來源丨投中網

作者丨王滿華

8月26日,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召開,此次大會吸引了眾多行業大佬到場,其中,BAT掌門人李彥宏、馬雲、馬化騰也悉數亮相併發表演講。

馬云:大公司不是市值大、不是規模大,而是責任大

今年9月10日,剛滿55歲的馬雲宣布辭去阿里董事局主席一職,交棒給阿里現任CEO張勇,雖然其還會繼續擔任阿里的合伙人,但已基本屬於「退休」狀態。因此,以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這個新身份亮相的馬雲,並未過多介紹集團業務的發展,而是談到了互聯網公司的創新與大公司的意義。

馬雲表示,中國現在的互聯網公司是靠創新、靠市場做起來的,我們不應該害怕創新企業變成巨頭,我們應該擔心的是巨頭不創新。

馬雲稱,今天中國數字經濟有這樣的發展、有BAT這樣規模的企業,和中國過去20年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體量是相吻合的。「BAT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中國這樣的國家應該有幾十家這樣大的企業。」

而談到大企業的意義,馬雲則強調,大公司不是市值大、不是規模大,而是責任大。只有責任大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未來的三十年是智能的時代。我們需要在智慧時代,有智慧的政策。所有智慧企業,都必須要有智慧企業的責任。不擔當責任,誰也不可能做大,我相信大企業、大創新必須是為了解決社會的問題、解決未來的問題。」

李彥宏:人工智慧不再講究酷炫,而是講究扎紮實實推進和落實

2017年7月,在百度的全球首個AI開發者大會上,時任百度副董事長陸奇表示,百度將「All in AI」。雖然後來李彥宏否認了這一說法,但不可否認的是,自那以後,李彥宏的每次發言似乎都繞不開AI這個話題。

在此次的智博會上,李彥宏表示,過去一年,人工智慧從大家津津樂道的那些酷炫的效果變成了一個社會的共識,變成了一個國家戰略。「我們要做的就是紮實地去推進人工智慧在各個產業領域的滲透,幫助各個領域、各個行業提升效率,提升人們的感受。」

同時,李彥宏對人工智慧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要關注安全和效率。這個在無人駕駛領域其實是非常明顯的,為什麼我們現在要把速度降下來?就是為了保障安全。為什麼我們認為低速的L4會先於高速的L3實現?因為也是從出於安全的安全。我們也要考慮成本,自動駕駛的感測器什麼時候成本能夠降到比人開車更加經濟、更加划算。我們說人工智慧會喚醒萬物,每一個家用電器上都要有一個語音識別的晶元,那麼這個晶元能不能夠滿足綠色節能的標準?這是我們需要去關注的。

第二,希望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在自動駕駛領域,中國和美國其實也有著相當的競爭,美國更多強調單車智能,他們在道路測試上的規範和相關的法律更加靈活,但是中國有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我們可以在路測增加很多設備來提升安全和效率。

第三,建議充分利用開源和開放平台。尤其是開源平台,這方面中國發展相對比較晚一些,但是它的作用在整個人工智慧發展當中,大家會越來越感受到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開源並不表明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是我們自主的、可控的,很多開源的東西還是掌握在別人的手裡,這個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

馬化騰:產業競爭的主賽場正在由「單打」PK逐漸變為「雙打」比賽

去年9月30日,騰訊宣布新一輪戰略升級與組織架構調整,提出「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而此次智博會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的演講正是圍繞「產業互聯網」展開的。

其表示,產業競爭的主賽場正在由過去的「單打」PK逐漸變為「雙打」比賽。「過去,商業競爭往往是圍繞垂直細分產業的單打獨鬥。今天,當信息化這個最大的變數,開始融入各行各業,產業競爭的方式正在發生改變:垂直縱深的各個實體產業,與橫向延伸的信息產業相結合,形成縱橫交錯的新搭檔。產業競爭,已經演變為「雙打」比賽。」

「產業互聯網正是「兩化融合」的重要載體和突破口。」馬化騰舉例稱,汽車產業正在面對百年未有的大變局。5G技術的應用、人工智慧的落地、新能源的替代、智慧城市的治理等,正在推動跨界協作,特別是信息產業與汽車產業的融合創新,構建了新的車聯網生態。

此外,馬化騰還表示,攀登科技和產業的「珠峰」,往往要依賴「科技共同體」和「全球產業生態」。騰訊希望在科研領域投入更多力量,並通過內外部開源等方式,積极參与「全球科技共同體」的共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思科中國已開始裁員 員工可獲N+7賠償
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新政將於10月1日施行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