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詞版「離離原上草」,通篇無一草字卻成詠草絕唱,令人拍案叫絕

宋詞版「離離原上草」,通篇無一草字卻成詠草絕唱,令人拍案叫絕

提到詠草詩,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無法忽視的經典。寫此詩時白居易初到長安,年僅16歲,因此詩名聲大噪。曾經我們的小學課本中,只截取了前半部分,也就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其實全詩還有後4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從這4句才能看出,這是一首送別詩。

本期要和大家介紹一首詞作,來自北宋名家梅堯臣的《蘇幕遮·草》。這首詞是詠草詩中的經典,最難得的是全詞通篇無一草字卻句句寫草,如一首謎語詞般生動有趣。在《能改齋漫錄》中記載,當時歐陽修讀完此詞後擊節賞之。能讓歐陽修也拍案叫絕的詞,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蘇幕遮》

北宋:梅堯臣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詞的上片可謂是無一句這不離草,從草生長環境開始入筆。一片春草生在堤壩上,含水帶露,與遠處的房屋交相輝映。雨後初晴,在那芳草萋萋之地,立著一位少年郎,他身穿著青色袍衣,與嫩草相互映襯,相得益彰。詞人由草及人,將我們帶進一片綠色的天地。從煙墅和江天等大景描寫來看,詞人此時被春草的生機所感染的,而立於風中的少年,也是春風得意的。

詞的下片用「接長亭」過渡,將目光由近景拉向少年迷茫的遠方。「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一語道出少年此時的感情,遠遊的他不知早就不知歸期何時,心中充滿著離怨,至此全詞由春草的朝氣變成了梨花凋落的傷感中。

最後一句也是全詞最妙的一句,「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詞人抒情點到為止,然後再次將全詞拉回到一片萋草碧綠中。一切景語皆有情,因為感情由喜到憂,雨後殘陽灑滿大地,煙霧迷茫中的春草也由上片的嫩綠變成了深綠色。一個「老」字,一語雙關,既指暮色中草色的變化,也暗藏詞人的傷春懷人及對歲月匆匆的無限感慨,可謂一字撥千斤。

縱觀此詞,與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相比,雖少了些簡練,但卻自有獨到之處。全詞最妙之處在於虛實相間,景在眼前,情在詞外。全詞以獨立於雨後的少年郎的目光為出發點,層層遞進,由喜及憂,曲折動人。詞人寫此作時,明顯是有意炫技,詞中的露堤、煙墅、甚至少年的衣服都與草有關,可以說通篇都是以草為大背景,但卻對「草」字隻字不提,正是對宋人主張的「詠物詞,最忌說出題字」的完美詮釋。這首梅堯臣的詠草詞大家喜歡嗎?歡迎一起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詩美文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被學最像的一次,究竟多美,全靠想像力

TAG:美詩美文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