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曠視啟動IPO有望成為AI第一股,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運營層面已盈利

曠視啟動IPO有望成為AI第一股,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運營層面已盈利

清華「姚班」,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的簡稱。這個由圖靈獎得主、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院士於2005年創辦班級自誕生至今培養了無數優秀的計算機科學人才。印奇和他的同學唐文斌、楊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11年,這三位大學摯友一同創立曠視,經過八年的發展,曠視已經逐步發展成一家領跑行業的世界級AI公司,曾經稚嫩的少年們也逐步成長為卓越的科學家、企業家。

2019年8月23日,在AI領域獨領風騷的曠視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從披露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曠視已經實現收入的連續高速增長,由2016年的人民幣6780萬元增至2017年的人民幣3.13億元,再增至2018年的人民幣14.27億元,2016年至201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358.8%。

曠視於2018年的經調整凈利潤為3220萬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經調整凈利潤為人民幣3270萬元。在業績期內,曠視的經營性利潤為正。

由此,公眾對這家有著港股「AI第一股」的科技公司的硬實力逐漸清晰了起來。

技術硬實力:自研深度學習演算法框架Brain

一家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必須要有著自己的立身之本。與Alphabet及Facebook等科技巨頭相似,作為一家AI科技公司,曠視的立身之本便是全球為數不多的自研深度學習演算法框架Brain 。

Brain 作為一個統一的底層構架,為曠視的演算法訓練及模型改進過程提供重要支持。Brain 像一個高效的演算法引擎,為曠視構建一條不斷自我改進、不斷變得更加高效的半自動化的演算法生產線,使曠視可以自主控制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開發過程,並可以面向解決方案做出定製化的優化,持續提高演算法質量及開發效率。

依託於Brain 及尖端神經網路(即DorefaNet、 ShuffleNet及ResNet)等卓越的技術,2017年和2019年,曠視均躋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最新發布的兩項「50大最聰明公司」排行榜。自2017年以來直至2019年6月30日,曠視的研發團隊在各項國際人工智慧頂級競賽中累計攬獲22個項目的世界冠軍,在多個計算機視覺項目中表現突出,屢次擊敗來自世界科技巨頭及頂尖大學的研究團隊。特別地,過去兩年中,曠視參加了計算機視覺領域最權威的國際競賽之一COCO的八項賽事,並取得了7項第一名和1項第二名。

目前,Brain 已經落地到曠視的三條主營業務線: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中,作為底層框架持續為各項業務提供著支持。

業務硬實力:三大垂直市場中領導地位贏在全棧解決方案

物聯網作為5G時代的代表,具有廣闊無限的垂直市場。曠視不斷發揮在AI領域的優勢,將主營業務線劃分為三條,為客戶提供全棧解決方案,強大的技術和產品實力為曠視領跑三大領域提供著堅實保障。

在個人物聯網領域,曠視從計算攝影、設備驗證、Face ID及Face 四大方面為客戶提供全棧解決方案。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曠視在個人物聯網領域的市場地位也保持領先。在計算攝影演算法方面,曠視通過畫質優化、多攝像頭解決方案、圖像美化、視頻美化、3D建模等自研技術,為手機廠商提供攝影解決方案。2019年,曠視贏得了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會議NTIRE2019權威真實圖像降噪比賽的冠軍。在設備驗證方面,曠視與小米、vivo、OPPO等行業領先企業合作,為智能手機提供設備驗證解決方案,曠視在2018年中國生產的搭載人臉識別設備驗證功能的安卓智能手機中佔超過70%市場份額。而廣為人知的Face ,按2018年付費用戶人數計算,也已成為中國最大計算機視覺開放雲端平台之一。

在城市物聯網領域,曠視從2015年底開始提供以人工智慧為基礎,從軟硬體兩個層面的城市物聯網全棧解決方案。在軟體層面,曠視藉助Brain 深度學習框架,通過更開放地連接、控制與協調硬體,為城市的不同場景包含的多種難題提供全棧解決方案。在硬體層面,曠視成立專門的團隊開發人工智慧賦能的硬體,陸續推出了MegEye系列人工智慧攝像頭、MegBox邊緣端運算設備以及雲伺服器等多款硬體,提升效率。更領先的解決方案為曠視贏得了大量客戶。2018年,曠視在城市管理及智能社區管理領域為約430名客戶服務,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應用於中國100多個城市,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人工智慧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

在供應鏈物聯網方面,曠視的的全棧解決方案包括智能物流解決方案及智能零售解決方案。曠視「河圖」系統的發布幫助企業打造「人機協同,群智開放」的智能物流新模式,實現了真正的低成本高效率。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期間,曠視幫助天貓在2018年雙十一整周全天候高效運營,高效挑揀及存放了逾1百萬個庫存單元。

人才硬實力:清華姚班學霸 世界級科學家 曠視背後的AI智囊團

作為行業的領跑者,曠視深知人才對公司長遠發展的重要性。曠視擁有一支富有遠見及熱情的管理團隊,三位創始人,印奇、唐文斌及楊沐均曾就讀於清華大學姚期智實驗班。曠視CEO印奇於2019年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全球青年領袖」之一,於2018年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人」之一,並於2016年名列福布斯亞洲「30歲以下30個領袖人物」科技企業家榜首。

今年上半年,印奇與其餘多名行業領袖一同獲提名為中國科學技術部成立的人工智慧管治委員會成員。另外兩位創始人唐文斌和湯沐都曾獲得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唐文斌還曾擔任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集訓隊總教練長達七年的時間。創始團隊雄厚的實力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曠視還擁有一支由世界級科學家領導的強大研發團隊。曠視的首席科學家孫劍博士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研究院前首席研究員,於2010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35歲以下科技創新人」之一。孫劍博士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開創性工作獲得了數十項世界級獎項及認可,是該領域最權威的科學家之一。

截至2019年4月30日,孫劍博士在CVPR、ICCV、ECCV等頂級學術會議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根據谷歌學術搜索(Google Scholar)的資料,孫劍博士的論文已被引用75,000 余次。孫劍博士的開創性工作(包括ResNet、FasterR-CNN及ShuffleNet)為曠視在深度學習及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技術進步奠定了基礎。

在研究人員庫的建立和維護,曠視也絲毫沒有放鬆。目前,曠視的研發團隊由1400多名計算機科學家、演算法工程師及產品開發人員組成,他們中約95.3%具備學士或以上學位,其中約37.7%具備碩士或以上學位。我們注重通過培養及留住大批研究人才帶動研發工作。

對於人才的引進,曠視也十分重視,曠視每年從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或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等頂尖編程競賽選手中定向招募人才。截至2019年6月30日,曠視現有員工已在IOI、NOI及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等國際權威編程比賽獲得40枚金牌。

從清華姚班創始團隊,到世界級科學家領隊的研發團隊,曠視從內到外,都透露著學霸氛圍,曠視對頂尖人才的重視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初出茅廬的稚嫩少年,到意氣風發的行業領跑者,穩紮穩打的曠視用了八年。如今成真正AI第一股,厚積薄發的曠視在未來能否延續自己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情社 的精彩文章:

索尼WF-1000XM3無線降噪耳機上市,內置聯發科定製方案!
卡巴斯基:人們對未知的恐懼

TAG:機情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