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長小紅包是怎麼回事?育兒專家教你對抗寶寶濕疹!

寶寶長小紅包是怎麼回事?育兒專家教你對抗寶寶濕疹!

最近有粉絲在微信群里艾特小助手,問寶寶下巴長小紅包,是什麼回事?還沒等我解答,就有媽媽說是濕疹,可能是因為餵奶後,沒好好清潔造成的。為機智的媽媽鼓掌!這次好孕媽媽採訪諮詢著名兒童保健專家許積德為大家解答濕疹的一些問題。

寶寶長得白白胖胖的,臉上皮膚光滑,很惹人喜愛,可是有些寶寶滿月後臉部、耳背部或頸部會逐漸出現紅斑、水皰,且滲有黃色的液體並結成痂皮,抱起時經常轉動頭部靠近媽媽身體,摩擦面部止癢,這可能是濕疹惹的禍。

許積德

著名兒童保健專家。曾任附屬仁濟醫院兒科主任、新華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碩士生導師、衛生部婦幼司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第四屆教材評審委員會委員。現任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預防醫學會委員、上海市預防醫學會婦幼保健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衛生專科委員會委員、《中國兒童保健雜誌》副總編輯等職。

一、「奶癬」不是癬

濕疹(俗稱「奶癬」),多發於1歲以下的寶寶。為什麼人們會把嬰兒濕疹稱為「奶癬」呢?雖無考證,大都認為「癬」是指黴菌感染,如腳癬(腳部黴菌感染),患處奇癢。而在滿月前後,寶寶主要是靠奶類餵養的,找不到其他原因,因而將這種「癬」與「奶」掛上了鉤,稱為「奶癬」。

二、嬰兒濕疹的常見表現

根據以前的報道,嬰兒濕疹的發病率為3%,但最近雖然沒有最新的統計數據,據接觸過的寶寶患有濕疹的概率達到了20%以上,比20~30年之前明顯地增高。嬰兒濕疹一般會在出生後的第1~3個月內出現癥狀。根據其癥狀及先後緩急,可以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期。

1

急性濕疹

其特點為:

皮膚病變損害多樣性。皮膚上(首先在臉頰部)出現較多密集的點狀紅斑及如粟粒大小的丘疹和丘皰疹。丘疹的基底部皮膚潮紅。丘疹及丘皰疹很快變成小水皰,皰破後形成點狀的皮膚糜爛,以後結成淡黃色痂皮。皮膚損害可以融合成一小片、一小片,並且向四周擴延。

皮損與正常皮膚之間的界限不清。

皮損可發生於任何部位。但以頭、面頰、四肢遠端、身側為多見,而耳朵、有時前胸、背部、腋窩、會陰、肛門周圍也可發生。

皮膚大多為對稱性分布,尤其四肢部位。

自覺癥狀有抓癢,大孩子可訴說皮損處有灼熱的感覺。抓癢的程度與環境的溫度有關,環境溫度愈高或在太陽下皮膚直曬後抓癢嚴重。發生在會陰與肛門周圍部位的濕疹可能與該處比較潮濕有關,抓癢更為劇烈。往往因抓癢而將水皰抓破,引起皮膚繼發細菌感染,以致局部淋巴結髮炎而腫大、疼痛。

2

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的紅腫、滲出等現象減輕後,皮膚上有小丘疹,伴有少數小皰疹、輕度糜爛、結痂、鱗屑等。但皮膚癢感仍明顯,經數周而痊癒或者轉為慢性過程。

3

慢性濕疹

濕疹病程遷延不愈則轉為慢性炎症。患處皮膚肥厚,摸時感覺皮膚粗糙,可見手抓癢時留下的抓痕、血痂及鱗屑等。

嬰兒濕疹,面部的皮損一般於7~8個月時逐漸減輕而消失,但同時伴有四肢、軀幹部位的皮損可以繼續存在,尤其在四肢的對稱部位,時有癢感,可以持續數年甚至到成年。當有誘發因素刺激時可出現急性濕疹的表現。

可以概括地說,嬰兒濕疹具有以下特點:

皮膚病變多樣性;

皮損分布對稱性;

皮膚處易有水分滲出;

容易反覆發作;

常轉為慢性過程;

皮膚癢感極為明顯。

三、引起嬰兒濕疹的原因

嬰兒濕疹是過敏性皮炎的一種類型。嬰兒皮膚髮育尚不健全,最外層表皮的角質層很薄,毛細血管網豐富,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豐富,故容易發生過敏反應。一般而言,引發濕疹的病因包括內外因素兩個方面。

1

內因

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如父親、母親、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有過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食物過敏和藥物過敏等)的寶寶很容易具有先天過敏的體質。大約80%的患兒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極高,周圍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這兩項指標表明寶寶屬於過敏體質。寶寶出生後皮膚對身體內、外環境中的過敏因子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特別對異種球蛋白容易過敏。

2

外因

寶寶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水分含量較高,在過敏體質的基礎上受到各種過敏因子的刺激很容易發病。當接觸到外界的灰塵、花粉、塵蟎、化纖物、羊毛或者攝入牛奶、雞蛋、花生、魚、蝦等蛋白質食物後容易發生炎性過敏反應。有時喂母乳的媽媽食用海鮮、蛋類之後可以激發或加重嬰兒濕疹的癥狀。

四、嬰兒濕疹的預防和治療

正所謂「事出有因,查無實據」,導致寶寶濕疹或過敏的原因有很多,懷疑了許多可能的過敏原,但很難確認到底是哪一種過敏原引起的。因此,媽媽應給寶寶做好生活護理,讓寶寶遠離過敏原。

1

生活護理

忌熱水及肥皂接觸皮損處,忌不適當地使用外用藥,忌抓癢皮損處。為了做到這幾點,媽媽平時應該:

要勤給寶寶修剪指甲,晚上給寶寶戴無指的小手套防止晚上癢時抓破皮膚,防止皮損處繼發細菌感染。

室內溫度不宜太高,如果太熱容易使皮損處出現癢感。外出時,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出門時要帶上遮陽傘、遮陽帽,陽光不能直曬皮損處。

保持室內環境清潔,家裡不養寵物,如鳥、貓、狗等。室內要通風,不要在室內吸煙,室內不要放地毯。清潔地面時最好是濕擦,避免灰塵揚起、塵蟎吸入,或用吸塵器處理家裡灰塵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衣物。寶寶的內衣應以棉織品為主,不要給寶寶穿化纖或羊毛織品內衣。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保持乾爽。衣被不要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

給寶寶洗澡以溫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選擇偏酸性的洗浴用品。護膚用品選擇低敏或抗敏製劑護膚,並且最好進行皮膚敏感性測定,以了解皮膚對所用護膚用品的反應情況,及時預防過敏的發生。

睡覺前為寶寶進行節奏性肢體運動20分鐘左右,既可以增加機體抗敏能力,又有利於胃腸功能和提高寶寶睡眠質量。

2

母乳餵養和飲食

母乳餵養可以減輕濕疹的程度,但母乳中的食物也可能通過乳汁而使寶寶致敏。海鮮食品容易發生過敏,但並不是說寶寶或母乳媽媽絕對不能吃海鮮,海鮮品種很多,主要是觀察吃了哪一種海鮮引起過敏,就避開這種海鮮。

蛋白類輔食應該晚一些添加,如雞蛋、魚、蝦類,一般寶寶從6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而有濕疹的寶寶,建議晚1~2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寶寶的飲食儘可能是新鮮的,避免讓寶寶吃含氣、含色素、含防腐劑或穩定劑、含膨化劑等的加工食品。

平時,媽媽要做好輔食添加及其反應的記錄。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每添加一種後要觀察皮損處是否加重,如果加重,可能寶寶對這種食物過敏,待病情穩定後,再次添加這種食物進行觀察,如果寶寶皮損嚴重,說明這種食物有致敏性,暫時不要給寶寶添加。一種新食品添加後至少要觀察一周,然後添加另一種。

有牛奶過敏的寶寶,可用豆漿、羊奶等代替牛奶餵養。人工餵養的寶寶患濕疹,可以把牛奶煮沸幾分鐘以降低過敏性。寶寶食物以清淡飲食為好,應該少些鹽份,以免體內積液太多而易發濕疹。

3

外出活動

春秋兩季,百花盛開,花粉卻可能成為過敏原。帶寶寶外出回家後,媽媽要觀察寶寶皮損是否加劇。霧霾天,空氣中的塵埃、微生物多,這些都是經過呼吸道吸入而致敏的過敏原。

4

藥物治療

關於嬰兒濕疹的藥物治療,應該嚴格遵照醫生的囑咐處理。醫生開的外用藥中有時會有激素類的軟膏或霜,很多父母一看到或聽到「激素」兩個字就會產生「反感」,他們知道這些外用藥的療效是好的,但心裡始終會擔心激素是否會給寶寶帶來不良的副反應,因而在使用這些藥物時,常常用用停停、發了再用、好了就停,因而寶寶的濕疹一直不能得到控制。

根據國內外濕疹診療指南,目前治療濕疹的主要藥物是外用激素藥膏,控制皮膚炎症反應,修復皮膚的屏障功能,對濕疹的治療快速有效。那麼,媽媽應該怎樣正確使用藥膏呢?一般每天在寶寶濕疹處塗上藥膏2次,薄薄一層,次數太多並不能增加療效,反而會增加不良反應;次數太少,可使病程延長。待濕疹好轉後,逐漸減少次數,如從每天1次到每周2次、1次,逐漸停葯。停用激素外用藥膏後還要加強潤膚霜保護皮膚,以減少濕疹的複發。

五、嬰兒濕疹好了之後還需注意

前面已經說了,嬰兒濕疹屬於皮膚過敏的一種表現。但過敏原引起身體的過敏除了皮膚之外,還有呼吸道的過敏表現,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腸胃道的過敏表現為嘔吐、腹瀉、腹痛等。也就是說,在嬰兒時期會有嬰兒濕疹的表現,寶寶長大後有可能出現呼吸系統或消化系統的過敏癥狀,所以,媽媽在日常生活中要對可疑的過敏原還需要小心提防,以免出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況。希望寶寶得了嬰兒濕疹之後,在以後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一路平安。

六、尋找過敏原的兩種醫學方法

既然嬰兒濕疹屬於過敏性疾病,從醫學角度來看,目前尋找過敏原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皮膚穿刺,另一種是抽血。但查驗的結果有時與病情並不符合,有時現實問題很難解決,例如寶寶對塵蟎過敏,媽媽要如何完全除去室內的塵蟎呢?除非每天都搬新居,所以查驗出來的陽性結果只供參考,還需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常見問題集合

1

發現濕疹就立即去醫院嗎?

有些濕疹不用看醫生也會自愈。長濕疹並不代表寶寶的健康有異常。如果寶寶的皮膚上只是偶爾出現零星幾個小濕疹,就不用看醫生,也不用抹葯,只要每天給他抹潤膚霜,做好皮膚保濕就可以。只有當寶寶的皮膚大面積出現濕疹,而且感到很癢,影響晚上睡眠時,才需要儘快帶他去看醫生。比較重的,比如大片紅斑,有脫屑,有滲出,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中效偏弱或弱效的激素。

2

長濕疹後還能洗澡嗎?

濕疹可以沾水。長了濕疹的寶寶,只需要避開引發濕疹的過敏原,但其他的生活習慣完全不受影響。寶寶照樣可以洗澡,這樣才能幫皮膚保持清潔和濕潤,對濕疹自愈有好處。但是洗澡的水溫不能過高,盡量少用化學洗浴用品,用清水洗洗就行。

3

得了濕疹後要停吃雞蛋、魚湯嗎?

在沒確定寶寶是不是對蛋白過敏體質前,家長不要隨便停輔食,以免引起飲養不良。

患濕疹的寶寶,在經醫生檢查確診是對蛋白質過敏後,應根據醫生的建議停吃雞蛋、魚湯等飲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孕媽媽全媒體 的精彩文章:

今年超流行的「萌萌鹿角杯」,你確定六一不給寶寶來一個嗎?
章瑩穎案被告承認殺人:寫給女兒,我寧願你不「善良」

TAG:好孕媽媽全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