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學會把娃當「豬」養,父母神清又氣爽

學會把娃當「豬」養,父母神清又氣爽

心理學上有個實驗,是這樣的:平日熟練穿針引線的工人比賽給縫衣針穿線,在獎懲機制的刺激下,工人們因過度全神貫注的努力,線反而越不容易穿入。這種現象被稱為「目的顫抖」。

端一碗水走路,內心不斷強調「一滴水都不能溢出」,結果水三番四次地溢出。

平時成績不錯,考前瘋狂複習,到了真上場,反而考砸了。

跟陌生人怎麼交流都沒問題,一見到心儀對象反而犯口吃。

……

對某個目標、意念過於用力地控制,反而容易把事情搞砸。

這些日常生活中見怪不怪的現象,許多人都易於覺察和理解。但是,育兒學上的「目的顫抖」,恐怕不少父母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1.

「目的顫抖」式的養育

我認識一位媽媽,是心理學愛好者,非常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她會不厭其煩地閱讀育兒書籍和聆聽育兒講座,比普遍父母掌握更多養育常識。與她交談,諸如「愛與自由」「童年決定論」「最終競爭是人格競爭」的觀點不絕於耳。

但她每次說著說著就陷入惆悵中,因為即便她使出洪荒之力,也無法讓孩子免於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

比如,孩子剛上幼兒園時,她按書上的觀點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表明只是短暫分離,高興地道別,答應儘早接送等等,試圖減輕孩子的焦慮。但她離開後卻為「孩子仍然哭個不停」而焦慮不已,總想著自己哪裡沒有做到位。

她時常反思:「我怎麼做才能消除孩子的焦慮情緒?我問:「為什麼要消除這些情緒?」她說:「6歲前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如果這段時間孩子心理出現問題,以後就很難改變了。」

顯然,她被一種「不能出差錯」的信念綁架了。

在這種信念的驅使下,她如履薄冰,為了「把孩子養育好」這個巨大的目的而顫顫巍巍地走著。妄圖為孩子清除焦慮的她,變得渾身都是焦慮。

在這種高焦慮濃度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有兩種防禦的結果。

一種是緊繃療法,認同母親的焦慮人格,極其注重細節,凡事不能出差錯,總為自己的焦慮情緒焦慮不已,使自己也變成一個渾身焦慮的人。

另一種是崩潰療法,認同母親的反面,對待事情漫不經心,把該自己焦慮的事情交給母親處理,被母親的焦慮寵著養著,將自己打造成表面看來毫不焦慮的人。

以上兩種類型的孩子,恐怕沒有父母願意看到。

2.

為什麼會掉進「目的顫抖」的陷阱?

離養育對象太近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想看清一樣東西,就要和這個東西保持一定距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太近了反而模糊,甚至看不見。

出現「目的顫抖」的原因之一正是目的對象離我們太近。這個「近」,並非物理距離,而是心理距離。因為太渴望達到目的,故把所有精力都傾注在目的對象上,並試圖以最近的距離看清對象,豈不知對象反而淹沒在視線範圍。

養育中,孩子自然是目的對象。不少養育者為孩子無微不至地付出,認為自己越努力,孩子成長得越健康。但往往忽略和孩子的心理距離,導致因相距太近而看不見孩子的心理需求。

那位希望養育出不焦慮孩子的媽媽,用心理學理論武裝自己,認為只要套到孩子身上就一定管用,並將此理解為對孩子的愛。可是,孩子感受不到這份愛,因為孩子需要的不是這些。孩子需要科學的養育,但更需要真實的媽媽。

而真實,只有在恰當的距離中,方可展現。

對養育瑕疵零容忍

有一種養育幻想,叫「360度無死角式育兒」,只可惜養育者並非美顏相機,無法拍出完美養育的模樣。

好友的媽媽就是上述養育幻想的代表。她嚴格培養外孫(好友的兒子)各種習慣,外孫身體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她的「法眼」。比如,外出玩耍回來務必要求用洗手液洗手,洗衣服放足量的消毒液以確保衣服晾曬後還聞到消毒液的氣味,輕微感冒、幾聲咳嗽、短暫低燒,都在她容忍範圍以外,要麼灌藥,要麼見大夫。用她的話說,就是「把病菌扼殺在萌芽階段」,「千萬不能生病」。

結果呢?越是千方百計保護孩子,孩子反而越容易生病。

我們知道,疫苗的原理是把經處理的病菌打入體內,激發身體產生特異免疫因子,從而防禦病菌的入侵。好友媽媽本想營造零瑕疵的無菌環境,誰料孩子因缺乏病菌刺激而無法構建良好的免疫系統,反而更容易生病。

否定養育自己的需要

表面上我們在養育孩子,實際上我們在養育自己。

一位三胎媽媽談懷第三胎的想法時,說希望重新正確地養育一個孩子,以彌補第一、第二個孩子養育過程中的不周。我想,她與其說重新正確地養育一個孩子,倒不如說重新正確地養育一遍自己。

我們經常帶著遺憾談論自己原生家庭的遭遇,這種遺憾有時會演變為我們生育的動力,希望在孩子身上修正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

養育中出現「目的顫抖」,根源是「太想把孩子養育好」,而「太想把孩子養育好」是「太想把自己養育好」的對外投射。

父母為什麼需要這種投射?因為「把自己重新養育一遍」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重新」意味著過去的自己是有問題、有缺陷的。這個事實讓父母感到可恥,所以把潛意識「想養育自己」的慾望說成「想養育孩子」,否定了養育自己的需要。

3.

如何擺脫養育中的「目的顫抖」?

遠遠地看著

孩子對獨立有天然的需求,他們會突然某天在玩耍中厭惡你的靠近,或是在任務中拒絕你的幫助。一句「你走開」「你不要看我」奠定了他們人格獨立的基石。就像龍應台在《目送》中說的,孩子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關鍵是養育者的反應。當你聽到「你走開」「你不要看我」這種具有拋棄味道的指令時,你是暗自帶爽默默撤退,好好享受這份忙裡偷閒,還是悵然若失惴惴不安,非要左右護法以表忠心呢?

有一個說法,就是父母要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孩子溫柔的一推。許多父母理解「推」的含義,但難以把控「溫柔」的力度。

或許可以換個角度看,倘若你真的無法控制這抽象的「溫柔」,那就不要推了,但你也不要拉,不要把孩子強行拉近自己。

我相信,即便你不推,孩子也會自己推自己一把。前提是,你需要保持節制,遠遠地看著。這也許比「溫柔的一推」弱,但至少比「強行的拉近」強。

認真,但不較真

經常聽二胎媽媽吐槽,一胎如何小心翼翼、殫精竭慮,卻不討好,二胎果斷當豬養,反而健康得很。

有句話說得好,「當豬養不是不認真,而是不較真」。

端一碗水走路,如果內心允許水溢出一點,手就不會抖得太厲害,行走的步伐也會加快。倘若考試並非是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戰役,我們的焦慮值會降低,說不定可以超常發揮。談對象時不因過度渴望討好對方而掩飾自己的不足,或許更能憑藉自己的真誠打動對方。

同理,養育者允許自己偶爾出一點差錯,而不是凡事戰戰兢兢、如臨深淵,那相當於給予孩子一次恰到好處的挫折,讓孩子在沒有垮掉的前提下,人格發展向前邁出一步。

要知道,養育中,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都無法養育出不生病的娃兒、不焦慮的孩子。但這並非是我們不夠用力的結果,而是孩子本身就需要通過生病和焦慮這類瑕疵性養育來增強免疫。

對待養育,認真而不較真的態度,更能讓孩子活出豁然開朗的人生。

要育兒,先育己

科胡特說,父母是什麼樣的人,比他們做什麼更重要。

我們常說自己懂得再多道理也過不好這一生。而掉進「目的顫抖」陷阱的養育者則常埋怨自己懂再多的養育知識也養育不出優秀的孩子。

原因在於,影響孩子人格形成的關鍵,是養育者的人格,而不是養育者懂得和運用了多少育兒方法。假若養育者本身虛弱的人格不足以撐起強大的養育磁場,做得再多也是徒勞。

所以,要育兒,先育己。當急著為孩子清除焦慮前,感受一下自己的焦慮值是否在飆升;當竭力阻止孩子生病前,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曾被疾病幾番千磨百折;當為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心心念念時,也該拷問一下自己「究竟是誰離不開誰」。

在穿縫衣針遇到困難時,往往抬頭松一松眼,轉換一個眼神,再低頭時便可輕鬆搞定。父母看到並承認自我養育的需要,把養育的目光從孩子身上適當抽離並轉向自身,待再次注視孩子時,或許會看到另一番景象。

插花愛好者也許會有這樣的經驗:本想把花兒的位置努力調整到最令人賞心悅目的狀態,沒想到在擺弄過程中掉落了一些花瓣和折損了部分枝葉,反而失了美感。

同樣,養育過程中,太過用力的刻意,反而會折損養育的樂趣,不但使養育變成一件苦差事,而且養育不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既然如此,何不放下執念,佛系養娃?

-End-

作者:舍予 第四季傳播師計劃學員,動力學取向心理諮詢師,曾混跡於檢察官隊伍,後闖入心理圈,致力於以精神分析詮釋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大師 的精彩文章:

為了孩子的未來,再疼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8種苦!
誰說不能騙孩子?這位媽媽的招數絕了,我打算試試……

TAG:育兒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