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泰國歡樂行,感受潑水節樂趣,佩服外國人大膽的著裝

泰國歡樂行,感受潑水節樂趣,佩服外國人大膽的著裝

時間的長河,因為有節日的出現,才讓365天這平淡的時光變得像音符一樣有變調、起承、高潮。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節日:結婚紀念日、畢業日、第一次工作日……我們以節日為依託,來給記憶中的美好景象致以崇敬。讓節日如絲帶般鑽入時間的黑洞里,一點一點誘出深藏的記憶。

本著好奇心和去過過真正洋節的心情,組織了一行五人隊伍到訪泰歷新年時的泰國,去過過別人的節日,偶爾體會下生活在別處的樂趣。

我們的行程一共有9天。從4月13日潑水節開始,狂歡之後飛奔往安達曼海附近絕美的島嶼——蘭塔,最後回到曼谷輕鬆腐敗。整個行程在1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整理成行,由於全是自己精挑細選、風景和人文獨具特色的地方。所以才從印度艱難旅行半個月歸來的我,在曼谷等著從國內飛來的朋友時的心情,就像是邀請好朋友參加一場狂歡,非常期待。曼谷39°的高溫並沒讓我感到煩躁,在曼谷這頭素萬那普機場(東南邊)和那頭廊曼機場(西北邊)不停穿行的我,腦子裡都是快樂的旋律「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盪起小船兒……」

由於9天的行程里,我只安排了一天的時間給首都曼谷,大家懷著到一個國家怎麼還是要在首都多呆2天的心情,提前到達曼谷,玩2天再去潑水節主戰場——清邁。當所有人員歸位後,我們在terminal嗨了一頓正宗的Thai Food(泰國大餐)之後, 這一路愉快的旅程就此開始了。

在曼谷集合之後,我們入住到了一家可愛的商務酒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bellboy、接待、入住引導都和大酒店的服務沒差。房間休息片刻,我們跟著去到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條背包客街——考山路,世界背包客的十字路口。

現在的背包客文化不得不說,是西方人的天下,很大一部分是他們制定的規則。西方遊客們在美景地搞圈地運動,尋著他們的需求來設置「殖民地」:把離城市主要景點、商業區步行25分鐘的街區,變成自己在外流浪的樂園。全世界的背包客聚集區大都是一個樣子:永遠開著的客棧和酒吧、提供漢堡牛排的早餐店、販賣特色文化產品的商戶,當地特色美食,錢幣兌換點、各路旅行代理機構。這個地方的吸引力,對我們來說,只是因為名氣,「世界的十字路口」—每個人都想到那兒去站站。

去的時候是晚上7、8點,曼谷 每天最堵車的時候,司機習以為常不著急的緩慢移動,讓本來對考山路完全無感的我們六個人睡著了5個。當到的時候,每個人睜開眼說的第一句不是「哦,原來這裡是考山路」,而是「剛才睡得好爽,睡了那麼久,才130株,划得來。」

考山路永遠是一副「不打烊」「不缺人氣」的樣子。永遠有無數嬉皮裝扮的年輕人們,在此穿梭。拿著酒瓶走來走去,讓人羨慕「年輕無極限啊」。

六個人在考山路幽靈一般的遊了個來回,在街口打車閃人。恰好攔下一輛計程車,3個人正準備上車。可計程車司機一個勁的招手示意我們集體上車,我在這邊搖頭說「NO NO NO」。師傅在車上著急的說「six,It"s OK」。佑林用重慶話問了一句:「曼谷晚上不著警察查呀?」師傅居然聽懂了這句話,更著急得說著OK,招手示意我們上車。 我確認是「Bymeter」後拉著6人歡騰得擠上車,人擠在狹窄的計程車里,個個是撿了大便宜的歡喜和擠車的新鮮。完全忽略後排4人中有2個是體重過200斤的大個兒。

從考山路一帶回去的途中,路經的皇宮和寺廟早已開啟了夜晚模式,在變幻著的燈光組合下體現出另一種寂靜的美。先前還熱鬧的我們,馬上就合住了嘴,靜靜欣賞夜晚的曼谷。

街口依然有流鶯出沒,腳步匆匆的遊客,打烊中的街頭商販。我們不能停下來欣賞美景,因為休息結束後,第二天得奔赴美麗的大城Ayuttaya!

Ayuttaya距離曼谷1個小時車程的古城,在早起享用了酒店豐盛的自助早餐之後,我們冒著曼谷悶熱的天氣奔赴大城。

大城,Ayuttaya(阿瑜陀耶)因《羅摩衍那》記載中的不落之城阿約提亞而得名。這座城市的英文發音是大家喜歡的:a-yu-ta-ya。位元組和韻調相當和諧,名字很有復古的味道。每次重複這個名字的時候,都假想自己是古城內的武士,在面對戰火襲擊的時候,手持刀劍朝著大城的方向高吼一聲:A-yu-tta-ya!!那氣勢,多來勁。

大城這個名字是華人取的,也就是我們同胞對這座城市的稱呼。我真心佩服這位翻譯哥,能把這麼有氣質的名字翻譯得有「洗剪吹」的感覺。不過為了方便和閱讀,我們還是管其叫大城。

阿瑜陀耶由烏通王始建於1350年,是阿瑜陀耶王朝首都(那時我們處於元朝)。1767年(我們已經清朝了),該城被緬甸攻佔後焚毀,鄭信復國後將都城南遷吞武里,建立吞武里王朝,在曼谷老城東重建新城。

老城廢墟現為世界文化遺產阿瑜陀耶歷史公園所在地。大城是那個朝代泰國的都城,可惜由於戰亂,在和緬甸軍作戰的時候被摧毀了。原來的王城遺址,現在就成了一片遺產公園。該府作為大城王國的首都時,其文化、藝術、國際貿易均非常發達,很可惜,此古城遭入侵緬甸軍人縱火徹底破壞,現只剩下部份宮殿遺迹、珍貴佛像和精美雕刻等供人憑弔。

我們今天參觀的,就是這些遺址。月有陰晴圓缺,我們有泰姬陵或者紫禁城這類完美的宮殿,也會有吳哥窟、大城這類被戰火灼傷的廢城。博物館裡的劍戰勝了當初握著它的那雙手,古墓里的珠寶在它的主人腐爛掉幾千年後還會發出燦爛的光。歲月無情,但是這些痕迹都證明過歷史的真實以及人類殘酷的奮鬥。

穿梭在當年王孫貴族才能居住的行宮裡,祭祀壇、點將台、祈福台。無數的佛像被摧毀,但是泰國人依然小心翼翼的把摧毀的佛像供奉起來,佛無我相,心中有佛自有佛,也許就是這樣。

被戰火摧毀的佛首,身體被埋藏在土地之中,但是菩提根圍著佛首蔓延開來。

逛完了古城,下午我們來到古城附近的水上市場。曼谷一共有幾個大大小小的水上市場,有一個在國內因為《杜拉拉升職記》這部電影而走紅。本來水上市場是不在我們行程中的,但好歹曼谷也號稱過是「東方威尼斯」,而且大城的水上市場據說是規模最大的,那這市場是必定要順道去看看的。

大城有很多這樣吃飯的地方,大多都是當地人,水產比較多,價格便宜,由於時間原因,我們後悔慘了沒在這裡好好吃喝上一頓。

水上市場依賴於大城是坐三河交界的城市,有商販在離水近處生活、商賈。我們去的時候恰巧遇上了當地的民俗表演,好好看了一場話劇。演員十分賣力,道具也很逼真,打鬥場景更是驚心動魄。

從內容看大致講的是大城當年兩個軍隊相互開戰奪取大城的歷史。即便聽不懂泰語,我們也看得津津有味。結束後大家都紛紛都給了演員辛苦費,也叫「文化產業捐助箱」。

一個二個是看得津津有味的,因為演員有時走下台,和觀眾互動:請觀眾在旁為炮筒點發炮,為手杖點火,拿觀眾當人肉擋駕牌……旁邊的布告牌展示了泰拳里的78招36式。

今天是4月13號,也是潑水節的第一天。我們是乘坐下午7點的飛機去清邁。於是安排在曼谷市區內悠閑參觀,順便也感受下曼谷的潑水節氣氛。當天目的地有3個:jim tompson的泰絲博物館、四面佛、鄭王廟。

Jim Thompson先生是一位泰國的傳奇人物,對泰國的輕工業的發展和泰絲的振興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他的博物館依託於當年他在曼谷的故居,這裡記錄了他在泰國的生活和傳奇的一生。故居修建在一條支巷裡,典型的泰式園林和建築風格,讓人倍感輕鬆和舒適。門票包含了45分鐘的導遊服務,參觀者按時間預約服務後分成小組,每一組9-15個人,可提供英文、法語和日文的服務。我們選擇了英語,於是幾個人都成了萬芬和佑林的隨身同聲翻譯,體驗了把同聲翻譯的樂趣和辛苦。

第二站是四面佛。是曼谷市內風水最旺的地方,又稱「有求必應佛」。四面佛代表了佛的四個化身,象徵著「財富」「健康」「愛情」「事業」。不管是名流貴族、還是平常百姓,都愛在這裡為自己或家人送上祝福。

我們到了曼谷,當然是要來拜拜這裡的「碼哥」。

因為是潑水節前一天,已經有了潑水節的預兆,小攤販開始在販賣水槍、小孩子們也開始對路邊的行人發起「進攻」。四面佛香火超旺,我們觀望了一陣,購買了普通的香燭和花環,沿著順時針的方向跪拜起來。

昨天看了阿瑜陀耶王朝的首都大城,馬上就沿著歷史的車輪去到今天的第三站,吞武里王朝的都城、曼谷東邊的標註性建築——鄭王廟。

曼谷之前因為城內的河運,也叫「東方威尼斯」。鄭王廟可以俯瞰曼谷,又叫做「東方埃菲爾鐵塔」……這個稱號到底這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大家隨意感受下。

上午已經在曼谷已經領略到了潑水節的熱鬧,清邁是更瘋狂。想到清邁已將近晚上9點,大家玩了一天也比較辛苦,不會「襲擊」提著大包小包,脖頸掛著相機的我們。可未到酒店,大夥也很興奮又害怕,因為還會有一些些白天的「殘餘分子」給我們來個偷襲。

由於到達清邁恰逢周六,正值它每周一次的周六市場。放下行李,我們在周六市場簡單腐敗了特色小食。接著就回酒店儲存體力準備明天和各路人馬大戰300回合。我則獨自去和重慶的朋友見面,親愛的放逐和三三把她們在潑水節的武器傳給了我:水槍2把,水桶1個,水漂1個。然後語重心長的給我說,這些都是浮雲,毫無攻擊力!其實什麼武器都是浮雲,都會被打濕……

短暫小聚後,我抱著一大堆武器步行往酒店走。凌晨1點的清邁街頭,狂歡買醉的人群還未散去,有些興奮的「水槍黨」看著我懷抱那麼大堆「武器」,向我發來了襲擊。還有些酒醉的「搭訕黨」,已經開始搭訕和拋媚眼。可我卻面無表情的滿腦子想著第二天的作戰計劃和「武器購買指南」,真是無趣。

一群人成群結隊的走在花車前面,隨著音樂開心的跳舞!我在車上也忍不住想下車和他們一起跳舞!

4月14日,潑水節第二天。

出發時,我看了下大家的裝扮,都很聽話。穿得自己最便宜的T-shirt,腳上踩得拖鞋、全身手機相機啥都沒帶,只有潑水節的武器牢牢拿在手裡。坐上了Gain 的雙條車,開始了在清邁的兜兜轉轉。Gain是土生土長的清邁人,為人豪爽、超嗨,喜歡在車上放夜場DJ曲目,重音開很大,邊開車邊嗨歌。

逛完寺廟去往湖區的路上要回到清邁的主街,那一場惡戰是避免不了的。在雙條車后座上的我們連連遭遇敵人的攻擊,而且毫無反擊之力呀!原因是我方攻擊力實在是太弱,只有一個小小的水桶,水一會兒就用完了。於是我叫Gain把車停在了街邊,他帶我去商店買了個最大的水桶。剛一台上車。後排五個吃了敗仗的馬上精神百倍,原地滿血復活。跑到當地人的水龍頭處飛快的把水桶蓄滿了水。

午餐在清邁的湖區,那裡是清邁人的避暑樂園,每逢節假日當地人就會拖家帶口的到湖區露營、游泳、垂釣、爬山等。是當地人最愛的遊玩聖地。我們在湖上的小木屋發獃,享用了一頓美味的午餐之後,大家都不想一直在湖上的小木屋上發獃。可是素貼山是有規定晚上5點就不准許上山了,我們呢得趕緊去往今天的最後一站—素鐵山雙龍寺。

素鐵山短暫了喘了口氣,我們即將回到古城去加入潑水節大戰。據前方可靠消息報道,古城裡(特別是護城河一帶,也就是我們住的酒店附近)已經是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

素貼山的高度有1200多米,離地面越來越近,人群逐漸增多,大家也就越緊張,隨時處於高度作戰狀態,水桶里的水更是片刻不能空。只要水桶沒水,他們就會拚命的拍打駕駛座玻璃,敲得之緊迫,很有「放我出去,再不放我我就開槍」的味道。每到這時,我們就會停在民家邊借水,順帶被人一陣猛潑。

我們坐的雙條車,和所有的摩托、tuk-tuk一樣,有一部分是敞開的,這種裝備出門基本就是「被虐」的。雙條車的後排是沒有門,全敞開的,可見在回程的那一路上他們是被潑得有多慘,只要遇上堵車,就有當地人拿著水龍頭像機槍一般對著後排輪番掃射。我們的水桶水瓢完全失去了戰鬥力。就聽見後排傳來一陣「啊~啊!」的慘叫聲。

短短几公里路因為堵車行進了半小時,道路兩旁的商店幾乎關門。開著的商店就把水龍頭接出來,肆無忌憚對著來往的各種車輛開炮,而且放著誇張的音樂,不管是老人、小孩、外國人本地人,都可以在一起,瘋狂得潑水跳舞。我終於可以借用在教科書上寫的作文範文那句話「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快樂的微笑」。

大家為了享受潑水節的氣氛,也把敞篷車開出來,有些故意放很大聲的音樂,穿著誇張的服裝,往往是這種越嗨的,大家潑水的熱情就越高!

從雙條車回到酒店後,我們幾個把身上的所有東西全部卸下,抄上傢伙,就往塔佩門趕參加潑水節的大狂歡。順便再大戰個三百回合。

塔佩門是清邁潑水節的主要戰場。政府在潑水節期間每天都會向護城河裡灌水,保持河裡水源充足。也會在佩塔門的城牆旁邊安置無數個免費水龍頭,方便大家取水;一些公司也會在佩塔門附近搭建展台,免費提供水龍頭和場地;廣場內的主音箱好像是亞洲航空提供的,全放一些夜店的嗨歌,把下午5、6點的塔佩門變成了「濕身夜場」。我們幾個拿著水槍、水桶、水蓋跟著音樂一起大跳曳舞步,跟著音樂一起大吼「YEAH~~YEAH~~YEAH~~~」。全身心的投入到潑水節的歡樂中。

廣場的音樂在7點鐘左右就會停止,狂歡的人群漸漸散去,開始到處覓食時。我們幾個早已換好乾爽的衣服梭進預定好的馬殺雞店(英文"massage"為按摩)。全身的泰式按摩,2個小時的專業泰式,保證從頭爽到腳。傍晚11點,幾個才舒舒服服伸著懶腰從按摩房裡出來,大家都問佑林途中是不是睡著了,都有扯呼的聲音,佑林直說估計睡著了,太不划算!按沒按都不知道啊!

我們沿著周日市場長長直直的街區,在 快收攤的水果店買杯最愛喝的鮮榨西瓜汁,悠悠閑閑的挪回酒店。感受著可愛的小城清邁。

4月15日,今天我們會去到靠近金三角的清萊,去溫泉泡泡腳,去看看最美的白廟和神秘的黑廟。

白廟是很多清邁人口中「世界上最美麗的廟宇」,這是清萊當地的藝術家獻給國家的傑作。現在還在進行修葺,當地人說,只有藝術家還在,這個廟就會一直修建下去。不過我是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震撼到!每次看到還是會驚嘆於它的美麗!

要穿過地域中的道理,經過煉獄才能到達極樂世界。

無數雙手代表了在地域輪迴道理掙扎的眾生。

房檐的一角,為了表現白色,在邊緣處用複雜的曲線和透明的玻璃做襯托和點綴。

我們帶著一身怨念打道回府,途中沒少調侃在各地遇到的搞笑遊客,各種奇葩!

去泡泡溫泉,洗洗自由的腳,逛逛整在修葺中的五頭蛇石頭廟。

4月17日,車船周轉。我們終於是到了海邊—美麗可愛的蘭塔島,我們去的時候恰逢島上下完一個星期的雨,天開始放晴,海水也退化成深深淺淺的藍色。我們在島上度過了2天悠閑的時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與我前行 的精彩文章:

畢棚溝美景攝影,值得搬個小凳子慢慢欣賞
梵淨山松更美,山林里只有我,美景盡收眼底

TAG:與我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