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科學養育:孩子發脾氣時,如何做,才不會傷害孩子?

科學養育:孩子發脾氣時,如何做,才不會傷害孩子?

有一個印度的古老傳說故事,說的是一位智童,傳說他能「窺見」別人腦袋中的情緒。

但是他一開始並沒有如此智慧。據說有一次,他一個人躺床上時「看見」一頭憤怒的氂牛朝他衝來,好幾個晚上都是如此。他驚恐地去問自己的老師,老師叮囑他晚上要在那頭氂牛的頭上塗抹紅墨水,這樣老師就能幫他抓到那頭可惡的氂牛。

果然,這孩子當天晚上又碰到了,孩子按老師的教導照做了,在氂牛的頭上塗上了紅墨水。第二天還沒梳洗,孩子就興高采烈地去找老師,老師哈哈大笑說:「自己去照照鏡子」。孩子一站到鏡子前就很慚愧,那頭憤怒的氂牛正是自己。

情緒,看似不是自己的情緒,卻又是自己的情緒,只不過有時沒有覺察到。

在心理學家Seth Pollak的親子情緒的研究中,他們發現小孩的情緒容易受父母的影響,尤其容易受憤怒父母的表情影響。一般來說,當孩子看到父母的表情變得憤怒,或露出20%的憤怒表情,這些孩子便能敏感地覺察到,繼而產生緊張感。在這裡,孩子的緊張情緒也是悄悄發生的,似乎不受自己的控制。

在另一項實驗中,心理學家伊萊恩.哈特菲爾德發現,當房間的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笑了,這個人回笑了一下,接著這個回笑的人又對其他人笑了一下……結果整個房間的人都笑了;還有心理學家羅伯特.普羅維尼給一些孩子看一段打哈欠的視頻,視頻里的人在不停地打哈欠,結果電視機前有55%的孩子都打起了哈欠。

記得有一位媽媽曾經對我說過她和兒子這樣的一段經歷:在一次假期,她帶孩子到張家界天門山的玻璃棧道欣賞風景。上棧道前,她和孩子都知道棧道很安全,她甚至在不久前還取笑過身邊的一些害怕走棧道的膽小鬼朋友。但是,當她和孩子上了棧道後,瞬間被恐懼吞噬,再也不敢邁開雙腿……多麼奇妙的肢體語言啊,似乎我們身體里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控制著這一切,本來沒有的,受環境的影響就有了。

有一個理論叫「大腦塊理論」,它說的是大腦有一千億個神經元,平均每個神經元每秒啟動五次以上,每一次都代表一個信號的產生,那就是每一秒在大腦中產生的信號有千億個以上。直白地表達,就是大腦每時每刻有多種「聲音」,但並不是每一種都被覺察,心理學家Lev Vygotsky稱之為inner Speech。孩子的情緒也是同樣的道理。

「你不是你的情緒,你只是擁有者」,這句話常在我的腦海中飄蕩。我常常跟我的孩子們說:「你們不是愛哭的孩子,只是剛好感覺難過;你們不是愛生氣的孩子,只不過是『生氣蟲』剛好跑出來搗亂了……」別小看這種說法,能給孩子帶來自信。因為每一次不好的感覺都會讓孩子們沮喪,削弱他們的自信,他們需要大人的提醒——你不是壞孩子,只不過剛好做了錯誤的行為。這樣能幫助孩子很快地接受錯誤和糾正錯誤,也能幫孩子學會不害怕錯誤,快速實現各方面的進步和成長。

有一次,阿瓜參加幼兒園的小小運動會,他參與的項目是擲球,就是站在一個圈裡拋球,看誰的球拋擲的距離最遠。阿瓜一直在旁邊看別的小朋友陸續上場,快輪到他上場時,他一臉擔憂地跟我說:「媽媽,我覺得我的手有點疼。」我拿起他的小手看了看,讓他活動活動手指,沒發現問題。但阿瓜還是說「疼」,並表示不想上場。

那一刻我立即明白了——孩子害怕!我蹲下來看著他:「讓媽媽看看你的小臉蛋……哎呀,不好!『害怕蟲』跑出來了!你能把它關起來嗎?」阿瓜點頭,然後就上場了。

孩子發揮得不錯,小小運動會結束時,阿瓜不好意思地說:「媽媽,我今天差點被『害怕蟲』壞了事,幸虧我及時把它關起來,我才能勇敢地比賽。媽媽你相信我,我以後會越來越勇敢的,不會害怕任何挑戰的!」我感覺很溫暖……

難怪達爾文說,人類能控制基本情緒,是演化的勝利,是文明的光榮!

關鍵字:發脾氣、情緒發展、親子成長、育兒理念、幼兒心理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常玩一個親子小遊戲,孩子不知不覺就愛上閱讀!
菲爾普斯小時候為啥每天游泳6小時?一開始可不是為了游泳!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