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一代名將,為朝廷鞠躬盡瘁,卻為後代建立王朝奠定基礎

他是一代名將,為朝廷鞠躬盡瘁,卻為後代建立王朝奠定基礎

古代戰亂時常發生,而中原大地被多次分割,而三國的板塊割據是穩定的,三國歷史演變被人所熟知,可是同樣是亂世的南北朝演變卻很少人知曉。其實南北朝的板塊割據有點類似於三國,三國是魏國佔據北方大地,而南方被蜀國與吳國均分。南北朝時期恰恰相反,是東魏與西魏均分了北方大地,而南梁獨佔南方大地,而這種固定的分割模式,也是歷史學家認為最為穩定的。

南北朝時期,朝代變更很是頻繁,這個時期的很是混亂,因此並不被人所知曉。原本北方是屬於北朝的北魏孝文帝的屬地,而後來北方皇帝為了拉攏漢族,把原本鮮卑族習俗改為漢族,並且還帶領裝漢服。可是不久之後北魏就被分割成為東西兩地,分別是東魏與西魏。而東魏與西魏從此拉開頻繁地戰鬥,東魏的領軍代表最為名就應該是高歡了。高歡也是漢人,他的祖父都是北魏的舊臣,可是晚年卻犯事遭到了流放。

因此從高歡父親那一代起,他們的家庭就開始沒落,而到高歡這一代,他已經是淪落在平民水平的人了。高歡卻不甘平凡,他雖然是漢人,但是久居鮮卑之地,因此他熟悉了鮮卑族的習俗。北魏時期,河北等地先後多次發生起義事件,而高歡也趁此機會加入了政府軍隊平定了起義事情。後來高歡在戰場上屢屢立下戰功,因此他的官位與兵權隨著他戰場上的功績而逐漸變得更高、更多。可是高歡隨著掌控的兵權越來越多,他被上書彈劾的事件就越來越多,朝廷斛斯椿、王思政等人都向皇帝元修建議除掉高歡。

後來元修皇帝同意了斛斯椿的建議,他不僅與斛斯椿密謀換掉京城的禁軍,而且還以多次狩獵為名,與斛斯椿在山林之間熟練排兵布陣。並且還拉攏了外圍兵馬賀撥岳等,準備給高歡來一個內外夾擊。其實高歡並不是十惡不赦之人,他在行軍打仗的時候經過百姓田地都會主動下馬牽馬,防止破壞農民的田地,因此他也深受百姓的愛戴,而元修皇帝要除掉高歡完全是受到斛斯椿等人蒙蔽。

元修皇帝為了能夠剷除高歡,他還拉攏高乾,而當時高乾與高歡正是好友,高乾得知後還親自勸告高歡自立為帝,而高歡卻因為覺得時機還不成熟而拒絕了。高乾因為害怕被捲入此戰君臣之戰,所以要求高歡把他派遣到外地為官,此舉遭到了元修皇帝的猜疑,最終高乾被元修皇帝賜死了。後來元修皇帝以討伐南朝梁為名準備暗下起兵討伐高歡,為獲得戰爭勝利幾率更高,元修要依附了宇文泰,最終高歡在晉陽起兵了。高歡與宇文泰的戰爭從此打響,元修是一個十分膽小的人,他一路西去最終遇到了宇文泰。

高歡一路想把元修追回,可是一切卻已經太晚了,後來高歡回到洛陽後就立清河王的世子為帝,從此北魏成為了東魏與西魏。高歡後來多次帶領軍隊討伐西魏,可是都一直無功而返。高歡親征玉璧,可是卻遇到了西魏強將韋孝寬,高歡帶領十萬大軍,而韋孝寬僅為幾千,後來高歡嘗試了所有的攻城方法,可是都被韋孝寬破解了。高歡兵力受損嚴重,他因憤怒得病,韋孝寬趁此機會反攻高歡大軍,高歡戰敗撤兵,後來高歡在歸途中因得病嚴重而去世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果果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沒落的王族後裔,憑藉自己的智力,差點又讓祖業延續
文官出身的張巡,在戰場上卻比武將勇猛,拖住了敵軍的十幾萬大軍

TAG:小果果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