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日軍鼻子下面為何要留一撮毛?這種胡型從何而來?

二戰時,日軍鼻子下面為何要留一撮毛?這種胡型從何而來?

經常看抗日劇的朋友就會發現,日本軍官的典型形象,都是穿著高筒馬靴,腰間別著一把東洋刀,他們所戴的帽子上還有兩塊垂下來如屁簾一般的布條,而臉上最為典型的特點就是:鼻子下面留著一撮非常具有辨識度的小鬍子。

這種經典的形象,似乎成為了日本軍人的專利,無論是翻閱歷史照片,又或者是現在所塑造的日軍形象,都有這撮毛的存在。那麼,日軍為什麼要留這種鬍子?難道是為了趕潮流嗎?

其實追趕時髦,還真是日寇留這種鬍子的原因之一,不過,這種鬍子並非日本人首創,率先留起這種鬍子的也不是日本人。這種鬍子在歷史上被稱之為「仁丹胡」,不過,這個稱呼並不是鬍子最正確的叫法,「衛生胡」才是這種鬍子的真正名字,這種鬍子的最早起源,其實是在歐洲的軍隊中。

在19世紀末的時候,歐洲貴族還非常流行留大鬍子,他們將這種鬍子看作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徵。因為留大鬍子,讓歐洲貴族在心理上覺得,這樣的他們看起來更具有男性力量,會是一種美的象徵。

不過,顯而易見,這種大鬍子也有一個麻煩之處,就是它非常的不好打理,喝湯吃飯的時候,很容易將食物殘渣留在鬍子上面,時間久了反而讓很多人得了皮膚病。

一戰爆發後,當時在戰場德軍經常上經常會受到英軍生化武器的攻擊,士兵們為了防止吸入毒氣,就需要帶起防毒頭盔。而這種大鬍子,則讓他們沒有辦法戴上防毒頭盔。鬍子與生命相比,自然是後者更為重要,所以士兵們大多都刮掉了鬍子。

由於鬍子在當時歐洲的文化中,是一種男性的象徵,因此,部隊上的軍人們就不約而同的開始留起了板刷胡,也就是人們常見的鼻子下方的那一小撮毛,甚至希特勒也開始留起了這種鬍子,希特勒的照片中,就有許多留著衛生胡的照片。

在這次戰爭結束,這種鬍子的留法被保留了下來。而日本在開啟了明治維新之後,逐步學習西方文化,就連他們所留的這種鬍子也學了起來,衛生胡因此逐漸成為了日本貴族中的標誌。後來日本的普通民眾也開始效仿,這種「衛生胡」逐漸成為了日本的一種流行元素,被人們奉為時髦的代表。

這就是為什麼在二戰期間,大多日本官兵都在鼻子下面留著這一撮鬍子。當然,他們留這個鬍子的另一個原因,除了時髦和衛生以外,一直學習德國的日本人,未嘗沒有因崇拜希特勒而拍希特勒馬屁的成分在裡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還原真正的唐伯虎:風流才子的背後,唐伯虎究竟還有怎樣的深情?
二戰時,美軍投廣島的原子彈為何在空中爆炸,而不是落地後引爆?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