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此家族3代出4高官 其中2個宰相 一名揚千古一遺臭萬年

唐朝此家族3代出4高官 其中2個宰相 一名揚千古一遺臭萬年

(說歷史的女人——第910期)

唐朝可謂人才輩出,有不少家族都是世代出高官,或者世代出良將。唐朝此家族堪稱唐代最奇家族,僅3代就出了4個高官,其中2個更是官拜宰相,不過命運卻天地之差,1個是名揚千古的大忠臣,另1個則是遺臭萬年的大奸臣;還有一個也很著名,他雖官小,沒有當宰相,但他的人生卻最震撼!欲知詳情如何,且看本期分解。

評論一個家族牛不牛,奇不奇,不能扯太遠。比如你說周氏家族很牛,出過周瑜和周星馳,那就沒有說服力,因為二人年代相差十萬八千里,哪個家族歷史上不出倆牛人?所以這個說法必須是連續幾代,而且要直系才行,按旁支也不行,須是父、子、孫這樣直接下來,都出牛人、奇人,才有說服力。今天說的這個家族就是如此,一連三代出奇人。此家族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盧氏家族。

(一)第一代當宰相,是個大忠臣

盧氏家族第一代就是唐朝開元盛世時的著名宰相盧懷慎,他是滑州靈昌(今河南滑縣)人,祖籍范陽郡涿縣(今河北涿州市)。關於此人,筆者曾在上期(本號第908期)做過專文介紹,此處只做簡要回顧。因為和一代名相姚崇同朝為官,所以盧懷慎的才能和政績顯得不夠突出,甚至有點平庸,他還被人譏為「伴食」宰相,但他無疑是位大忠臣,大清官,堪稱唐朝第一廉吏。他雖貴為宰相,但卻家徒四壁,妻兒經常生活在饑寒貧困之中;他窮得連連門帘都買不起,颳風下雨天,曾經用席子遮風擋雨。

據《資治通鑒》記載,他死後家裡連辦喪事的錢都拿不出,最後還是一個老僕人自己賣身換錢為他辦了喪事(家無餘蓄,惟一老蒼頭,請自鬻以辦喪事)。因為他太廉潔了,從不貪污受賄,靠死工資養家確實困難;而且他還有一習慣,就是喜歡周濟別人,他受到朝廷獎賞的錢財後,老是把錢財散給比他更窮的人。不但在唐代,就是在古代歷朝歷代宰相中,他的清廉也是數一數二的。

盧懷慎卻對朝廷,對國家忠心耿耿,在病痛中都為國家前途考慮。他死後兩年,唐玄宗想起他廉潔奉公的一生都涕淚泫然,可謂一代忠臣。後世的司馬光、王夫之都對他有極高評價。此不多講,為了敘述方便,咱們先看盧氏家族第三代,即盧懷慎的孫子,一個禍國殃民的大奸臣。

(二)第三代再當宰相,是個大奸臣

如果說盧懷慎是唐朝第一廉吏,或者最廉潔的宰相,那麼他的孫子盧杞就是唐朝第一奸臣,至少中唐第一大奸臣(因為有人說楊國忠或者李林甫才是唐朝第一奸臣)。盧杞長相極丑,《舊唐書》中說他「貌陋而色如藍,人皆鬼視之」,即他面色發青發藍像鬼一樣。人如其面,盧杞為人陰險狡詐,殘忍狠毒,用惡鬼論之,並非誇張。咱們來看看盧杞都幹了什麼壞事,能不能稱得起中唐第一奸臣。

【盧杞的發跡】大奸之人往往沒有什麼才學,多是靠關係或者憑什麼狗屎運,或者靠自己善於拍馬屁上去的。盧杞是因為盧家兩代忠良,靠家門的庇護當官的,也就是,他本人不是靠自己打拚,比如參加科考而入仕途的。他期初只是一個清道率府的兵曹,後來被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徵召為朔方掌府掌書記。當然仆顧懷恩只是一位武將,一個粗人,似乎並沒什麼識人之才;加上盧杞比較會拍馬,他在仆顧懷恩這裡混得還挺滋潤。

後來盧杞因病去職,因為有了在朔方任職的資歷,他後來又被朝廷任命為殿中侍御史、膳部員外郎等職。不過因為他長得實在太丑,對於注重儀錶的大唐朝廷來說,他終究當不上大官,後又被弄出朝廷,出任忠州刺史。忠州(今重慶忠縣)在古代屬邊遠地區。當盧杞到達荊南後,便拜見節度使衛伯玉,想再拍一回馬屁,跟人拉拉關係。但衛伯玉不並喜歡他,他這個長相太嚇人了,除了仆顧懷恩那樣天不怕地不怕的武將,估計喜歡他的人不多。於是狡猾的盧杞便上書稱病,辭職返回京城(畢竟在外為官沒有在京城爽),又歷任刑部員外郎、吏部郎中等職。這些官都是級別比較低的,比如刑部員外郎就是六品官,吏部郎中也就五品。

直到唐德宗繼位後,盧杞才開始正式發跡,平步青雲。因為盧杞這人因相貌奇醜,人品又不咋的,在朝廷很不被人待見,很被人瞧不起。但他也有些優點,比如口才好,會說話,有智商,情商高。他能審時度勢,在唐代宗時不被重用,於是就把目標對準太子李適,他對李適十分崇拜,忠心耿耿,好話說盡。而且他也不知是裝的,還是從其祖父盧懷慎那裡繼承的優秀傳統,就是生活很簡樸,所以太子就很賞識他。等李適一繼位,盧杞想不發達都難。而且他還得到了當時大名鼎鼎的郭子儀的「賞識」。

其實郭子儀也不是賞識他,而是郭子儀善於保全自我,他明知盧杞是個小人,但他不願得罪小人,所以就在某種程度上幫了他。郭子儀地位很高,被皇帝稱為「尚父」,當時他已經80多歲。他一次生病當時,朝中百官都前去看望,他都叫侍妾迎接他們,唯獨聽說盧杞要來時,郭子儀叫侍妾們都退下,獨自倚著几案接待他。

盧杞走後,家裡人詢問其中的緣故,為何不讓侍妾們接待盧杞。郭子儀說:「盧杞相貌醜陋而心底險惡,我怕你們見到他後忍不住恥笑他。他這人敏感,必然會懷恨在心。有朝一日他掌握大權,勢必會陷害我們家,到時候我們家族恐遭滅頂之災啊。」所以盧杞是連郭子儀都忌憚的人。郭子儀不得罪這樣的小人,有時候見了他還會鼓勵他兩句,小盧啊,好好乾,將來會有出息的!這樣盧杞心裡也美滋滋的,畢竟不是誰都能讓郭子儀誇讚的。

果然不出郭子儀所料,唐德宗李適繼位之後,盧杞官位就直線上升,不到兩年,他就做到御史大夫;然後過了10天,直接升任宰相。然後他就挨個整人了。只要是之前看不起他,得罪過他的人,一個都沒有好果子吃。

【盧杞的害人經歷】盧杞當上宰相後便專橫跋扈,想獨攬朝政,他的每一步都是踏著其他宰相和大臣的鮮血而前進的。他每時每刻都在算計、陷害、排擠、傾軋、打擊同僚。比如宰相楊炎、張鎰,御史大夫嚴郢,太子太師顏真卿等人都先後死在他的手上。除了郭子儀外,基本沒有不被他打擊過的。同時他又推舉同黨關播、於頎、趙贊等人擔任要職,想把整個朝廷變成他家的。

先說宰相楊炎。這是盧杞第一個打擊的目標,要打就要先搞大的,把宰相搞下去,其他的就容易了,這也許是盧杞的邏輯。楊炎是唐朝的理財能手,著名的「兩稅法」就是他倡導、推行的。其實楊炎也沒有怎麼得罪盧杞,只是因為盧杞這人相貌醜陋且沒有什麼見識,與他共處宰相之位,老楊心裡不高興罷了。就這他便遭盧杞陷害,沒過半年的時間,楊炎就被盧杞排擠出朝廷,貶逐到崖州,不久又被賜死。

楊炎被貶後,接替他擔任宰相的是張鎰。張鎰為人耿直,而且很有才能,深得唐德宗的信任,這引起了盧杞的嫉妒。當時,朝廷撤掉了鳳翔隴右節度使朱泚的職務,盧杞再度施展手段,將張鎰排擠出朝廷,去擔任鳳翔隴右節度使。

782年十月,盧杞獨自一人把持唐朝政府,知道德宗會依照慣例再任命一個宰相,他深恐別人分割自己的權力,於是他聲稱吏部侍郎關播有大才,於是推薦他兼任宰相。關播雖當了宰相,但事實上朝中大權仍握在盧杞一人之手,關播只不過是他的替身,坐在那裡只點頭,不說話。有一次,德宗和群臣們討論國政,關播覺得某一件事不可實施,站起來想說兩句。盧杞連忙使眼色制止他,關播便不敢開口了。回到中書省後,盧杞警告關播說:「我一向認為你莊重謹慎,不多說話,所以推薦你到這個位置上,剛才你怎麼想起來發表意見,咹?下不為例!」關播從此徹底成了木頭,再也不發言了。

德高望重的老臣李揆(kui)做宰相時,盧杞為了排擠他,便攛掇皇帝派遣他出使吐蕃,朝中大臣以為李揆年老多病,不能遠行,無不扼腕痛心,但是懾于于盧杞的專橫,沒有人敢替李揆說話。李揆對唐德宗說:「老朽不怕辛苦,只怕還沒走到就死在半路,不能完成皇上的使命啊!」唐德宗動了惻隱之心,便對盧杞說:「老李太老了吧,能不能勝任?」盧杞說:「到藩國辦事的使者,必須要非常熟悉朝廷事務的人去,越老越好!」這人都有,皇帝無語。

還有戶部侍郎杜佑,很受皇帝器重,也被盧杞陷害構罪,貶為饒州刺史。

盧杞還借刀殺人,害死了一代忠良、著名書法家顏真卿。顏真卿其實並沒有得罪盧杞,為人正直的他只是討厭盧杞的專橫,就讓盧杞嫉恨在心,非得除之而後快。盧杞先是將他晉陞為太子太師,但同時卻又罷免他兼任的禮儀使職務,讓這位四朝老臣被徹底邊緣化。但還不罷休,又想方設法把70多歲的顏真卿逐出朝廷。

當時淮南節度使李希烈聯合盧龍節度使朱滔等造反。783年,李希烈攻陷汝州,朝廷大驚,此時盧杞向唐德宗提議,派顏真卿到李希烈的軍中進行招撫,唐德宗准奏。

李希烈心腸狠毒,什麼壞事都能做出來,讓年過七旬的顏真卿到他的軍中進行招撫,無異於讓孤羊投群狼,有去無回。消息傳出後,朝野內外驚愕不已。宰相李勉、河南尹鄭叔紛紛勸說顏真卿不要去送死,但君命難違,顏真卿只得前往。果然,顏真卿到達李希烈的軍中後,吃了很大苦頭。李希烈先是威逼顏真卿給朝廷寫信,給自己洗刷罪名,說他沒有造反,顏真卿不答應;後來李希烈要稱帝,企圖讓顏真卿支持他,並且要讓顏真卿當宰相,又被他堅決拒絕;李希烈又以活埋、火燒等恐怖手段來威脅顏真卿,但他始終堅強不屈,絕不投降叛軍,最後被李希烈縊殺。顏真卿之死跟盧杞不無關係。

【盧杞搜刮民財,為禍民間】盧杞不僅在朝中排除異己,在地方上對與己不和的節度使也是百般擠兌,最終釀成河北、河南多地藩鎮的叛亂。盧杞為籌集軍費鎮壓叛亂,又增收房屋間架稅,設立除陌稅等措施,對民間大肆搜刮,由此令天下百姓怨聲載道。

【作惡多端,下場不好】783年,長安發生涇源之變,迫使唐德宗逃往奉天避難。即使在皇帝受困奉天期間,盧杞依然不改打壓同僚的惡性。他因與朔方節度使李懷光不和,等到李懷光從河北千里迢迢趕來勤王平叛時,盧杞竟然阻止他去面見皇帝,結果令對方以為朝廷不信任他,懷恨而去,並生反心。李懷光撤兵走後,城中輿論大嘩,大家都認為是盧杞逼走了李懷光。於是德宗大怒,這才罷免了盧杞的相位,並遠貶為新州司馬。雖然德宗一度想把盧杞召回朝廷,但最終被眾臣勸阻。盧杞後來改任澧州別駕,因鬱郁不得志,不久死於任上,結束自己險惡狠毒的一生。

盧杞做宰相三年,陰毒殘忍,排斥忠良,違背德義,擾亂天常,使皇上流亡轉徙,使天下瘡痍滿目,三軍將校都恨得想吃他的肉,成為國之公敵,可謂唐朝罪大惡極的大奸臣了。

(三)盧氏第二代,沒有做宰相的這個人生最震撼

盧氏三代中,除了有兩位宰相外,還有兩位做官的,即第一代忠臣盧懷慎的兩個兒子。盧懷慎被認為是教子有方的人,自己為官清廉,他的兩個兒子也都是清官。長子盧奐(691—758),為官非常清廉而且很有能力。開元年間,他歷任中書舍人,御使中丞,陝州刺史等,都廉儉有德,吏治清明。唐玄宗曾途經陝州,稱讚他道:「利益賜於他人,盡忠不顧自身。乃是國家之寶,不墜家族之風。」(專城之重,分陝之雄,亦既利物,內存匪躬,斯為國寶,不墜家風)。 陝州百姓對盧奐也評價很高,對之十分崇敬,民間盛傳歌謠一首:「不須賽神明,不必求巫祝。爾莫犯盧公,立便有大福。」

盧奐後任兵部侍郎,臨淄太守,南海郡太守等。當時的南海郡(今廣州)物產豐富,非常富庶。以前在此任州官的大多貪贓枉法。朝廷知道盧奐清廉,便特意選他任南海太守。他赴任後清廉自守,同時大力整頓吏治,翦除貪官污吏,使平日敲詐商賈、魚肉百姓者大有收斂,連那些向來橫行無忌、從宮中來的宦官,奉旨前來採辦物品時,也懾於盧奐清白、不循私情的威名而不敢觸犯法律。自開元初以來的四十年間,南海太守換了多位,清廉者只有四位:宋璟、裴伷先、李朝隱和盧奐。朝廷為此加授盧奐為銀青光祿大夫,之後,盧奐入朝又晉陞尚書右丞。

不過盧氏家族中,人生最震撼的還是盧懷慎的少子,即盧奐的弟弟盧弈。盧弈,字允明。天寶初年為鄂(今陝西盧縣)令,以功績提拔為給事中,拜御史中丞。不久盧弈留守東都洛陽。安史之亂爆發後,安祿山攻打東都,官員們懾於叛軍之威,紛紛逃散,唯盧弈堅守洛陽。後來他被亂軍所俘,他曆數安祿山之罪,大罵叛軍忘恩負義,遂被處於極刑,但他寧死不屈,從容就義!他死後唐肅宗為之感動,下詔贈禮部尚書,謚貞烈。

盧弈被殺後,叛軍取其頭顱在各地展示以震懾百姓,後被一代忠良顏真卿在平原郡得到。面對烈士首級,顏真卿大為傷感,甚至跪拜。因盧弈臉上還有血跡,顏真卿都不敢用衣袖去擦拭,而是用舌頭將血跡舔乾淨!心中對烈士極為崇敬。後來奸相盧杞欲陷害顏真卿時,他親口對盧杞說了這段經歷,欲感化盧杞,可盧杞只是表面上感激顏真卿,背地裡對他越發嫉恨。結果就找借口把顏真卿逼到叛賊李希烈處送死。

盧弈儘管官做得小,比不上他的父親和兒子,沒有當宰相,但他的一生無疑是最震撼的!不過一代忠良盧弈在教育後代方面比其父差得遠,他可謂教子無方,因為大奸臣盧杞正是他的兒子。一家三代出了兩個著名宰相,一個是大忠臣,堪稱大唐甚至史上第一廉吏;一個是大奸臣,堪稱中唐甚至唐朝第一奸臣;而大忠臣又培養了兩個忠臣兒子,其中一個還是為國捐軀、彪炳千秋、有著震撼人生的烈士;而這位烈士卻培養了大唐第一奸臣,你說這個家族奇不奇?(文/說歷史的女人·冰島啖冰)

參考資料:

1、《舊唐書》

2、《新唐書》

3、《資治通鑒·唐紀》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54張撲克牌 為什麼唯獨這兩張與眾不同?其中大有來歷
中國第一個男狀元和第一個女狀元,隔1231年,命運冰火兩重天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