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太極拳的骨頭勁

太極拳的骨頭勁

文|網路 編輯|禪音

拳練到一定的階段,常常會因為對一句話的理解,而提升一個層次。我將對自己影響較大的幾句話寫下來,供大家參考。就象禪宗的燈語,一一相傳吧!

(一)骨頭勁

上海的一些老拳師,常常會說一句話,便是「你有骨頭勁!硬了!」

一開始,我老不服氣,我便放鬆整條手臂,想推他個措手不及。沒想到我被輕飄飄的打飛了。他還是扔下一句話「你有骨頭勁!硬了!」近有大半年時間,我常常體會著被他打飛的感覺,也常常想起他的這句話。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我在與師兄弟的推手過程中,我突然領悟了這一點。奇怪得很,我發現我的太極上了一個台階。象是禪宗所說的頓悟吧。

我將我當時的理解與感覺陳述如下:其實,老拳師所說的我有骨頭勁,意思是,我的勁是透過骨頭傳出的,給對手有硬的感覺。對手隨時能感受我將發未至的勁。因而,對手能聽住我的勁源,將我打飛。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所謂的「骨頭勁」呢?

初練太極者,一出手便是整條手,作為一體的手。而實際上,太極要求的手,不能這樣。太極手應該是分清手心與手背。手心與手背中間便是骨頭。

倘若,與人推手,我是用手心敷著對手的手腕或肘,我的勁不能用手心和掌上的勁。因為,勁走陽面,手背上的勁一旦透過骨頭傳到手心與掌面,勁便出了骨頭。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涵空手心,通過舒指,將勁從手指背滲透到對手的背後或腳跟,乃至對手命門後遠處的某一點。這樣的勁,就不會出骨頭。

反之,倘若,我用手背粘聽對手的手腕,我也不能直接用手背勁打對手,因為,我粘著的是對手的手腕陽面,對手也會將勁自然反彈出來,這便是推手中的雙重。正確的做法,也是分清自己手的陰陽兩面,涵空手心,一旦對手發勁,一方面可以用意念直入地心,地心反饋勁通過手背直接反彈(對手勁不厚時),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手指或通過肘尖,將對手的勁路引空(要看對手的勁的方向而定)。這樣,避免了我用骨頭去頂碰了。勁也不出骨頭了。

後來,我的這種感覺越來越細膩。身體各處,我皆能將骨肉「分離」了。勁與氣血的感覺,也逐漸分細。聽勁也隨之提高。

(二)用地球打人

老拳師高興時,會讓你摸摸他身上的「東西」,還會「縱恿」你用盡全身力氣推他。當我真用全力推他時,發現他象一座大山一般,紋絲不動。而在我不經意之間,卻被他打飛了。只見他笑哈哈的樣子,似乎什麼也沒動呀。常讓我摸不著頭腦。而他卻詼諧的對我說「我用地球打你」!

「用地球打人」是在我初學太極拳一年時聽說的。我當時覺得,太極拳最不可思議的莫過於此了。這位師傅時年七十五歲,身高不過160,體重不到90斤。而我當時才28歲,體重150斤。當時,如果不是他的「縱恿」,我是不敢用盡全身力氣推他的。因為我之前學過五年查拳,練過沙袋,對摔過三隻20來斤的鐵沙包。又學過一年太極整勁。我想,我沒理由推不動他。更不可思議的事,他能在談笑間,將我打飛。而他唯一的解釋,便是神秘兮兮的「我用地球打你」!

過了三年多時間,我的「骨頭勁」悟透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教師弟練太極整勁時,我突然領悟了「用地球打人」的道理。

當時的感受與體會如下:兩人攻步相對,左腳在後,右腳攻前,我的右手在前,手背朝上,敷住師弟的左手肘窩。左手在後,手心朝上,托住他的肘尖。他的動作也如此。我用整勁推他,他用整勁推我。形似頂牛。突然之間,我發現,我只要立身中正,手腳的陰陽分開了,我不用力,不用整勁,我師弟的所有整勁都被我「吃掉了」,如石沉大海。師弟也覺得神奇,發現我根本沒有用整勁,而他無論如何也推我不動了。我想起了那位瘦小的師傅說的話,我也神秘兮兮的說:「我用地球打你」!

其實,後來我仔細想想,我主要有以下幾點心得:

1、會氣血沉降,才會將對手的勁力沉入地心。而不是用蠻力去拉對手。接觸對手的觸點要「含胸拔背」(比如手、臂上的胸與背),而不但只是胸和背。

2、腳底平蹈地面,而不是五趾抓地。盡量讓腳底板與地面的觸面大一些,更能承受重力。

3、涵空腳底心,理論上是分清了腳的陰陽虛實。實際上是為了便於發動地心的反饋力。意思是腳上也要「含胸拔背」

4、發動地心反饋勁力前應虛領頂勁,目的是讓地心的反饋力放長、放遠、放鬆、放透。悟透這個道理後,我發現,根本無須用攻步將重心放低。平時隨意一站,也能作到這一點。

後來,由此引發我獨腳站立,發動地心反饋力的念頭。在此感謝與我只有兩面之緣的上海中山公園裡的葛老師(去年,我特地去拜訪他與徐老師,可惜沒碰著)。

(三)肘尖長眼睛

雙推手或爛採花中,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謂「肘空一大片」、「肘打一大片」。

如何做好「肘空一大片」、「肘打一大片」呢?老拳師會形象的告訴你:「肘尖得長眼睛」!

初聽這句話,我還以為是句玩笑。人們都說「拳頭不長眼睛」,那麼肘尖又如何長得了眼睛呢?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在雙推手中,我發現倘若將自己的雙手變成「兩扇門」,開合自如,不但手指上,你得用眼神顧及,肘尖確實得長上「眼睛」(兩隻肘尖各長一隻眼睛)。

肘尖長眼睛的感受與體會:1、肘是最容易被對手拿住勁路也是最容易化卻勁路的所在。必須刻刻留意。

2、一旦能夠開肩,肘的活動範圍是最廣的,也最善於欺騙對手的勁路,留意於肘尖,便能隨時誘對手粘隨你的肘尖,不肯放鬆。

3、你用肘尖的「眼睛」注視對手的面門(如右手腕粘住對手的右手腕時,稍右側身,略抬肘,有用肘尖擊打對手面門的意念,你非真打),對手會驚慌失措。同時,你的神貫穿對手的命門,兩肩肘一抖嗦,便將對手打發出去。

4、倘若對手粘住了你的左肘,你只要用肘尖的「眼睛」注視對手的面門,便會反粘住對手的左手掌,這是,你的右手只要輕輕拈拿對手左手的其中兩點,用神貫穿對手左肩胛,象手握劍般的,將對手的整條手臂當成是你的劍,對手的左肩胛便是你的劍尖,用對手的手臂之劍點發對手(我將它稱之為:拿兩點打第三點)。等等,只有你領悟了「肘尖長眼睛」的道理,一切會變得輕靈自如。

(四)聽、問、欺、吃

這大概是太極推手中最常聽到的俗語了。不理解時,如在霧裡雲里,理解後,天朗月明。我為這幾個簡單的漢字,煞費了一番苦心。

聽什麼?問什麼?如何欺?如何吃?

個人感覺與體會如下:1、太極的聽勁,到底聽些什麼?其一,聽勁源;其二,聽勁路方向;其三,聽勁力大小、厚薄;其四,聽對手勁的目的。

2、問什麼?一問對手中軸藏否;二問對手勁的真假;三問對手聽勁如何;四問對手功力大小。

3、如何欺?一用指欺、二用肘欺、三用肩欺、四用身欺。

4、如何吃?「開」吃、「沉」吃、「提」吃、「引」吃。

箇中滋味,還得靠自己在推手中摸索??

(五)活人推手樁

取名活人推手樁是為了感謝GENE先生轉貼詠春拳葉問大師「黏手是活木人樁法 」的理論。

練太極的都知道,太極拳發展到了今天,太極的拳架已經逐漸失去了原來的「拆架」作用。如今誰也不會拿一式「單鞭」去對敵實戰了。

那麼,太極拳架的作用,也逐漸轉化為一種動態的「站樁」。

由此,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如今的太極拳越練越慢了。因為,行拳走架的目的是在尋找自身太極的感覺,尋求自身與天地萬物間的太極的感覺。

由此,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什麼如今的太極拳要求的是「大松大柔」而不再是「剛柔相濟」。因為,只有「大松大柔」,才能尋求渾身輕靈意,才能得到活潑潑的太極靈機。

拳論有云:「有人若無人,無人若有人」、「兩個人打拳,一個人對手」等等,講的都是一個道理。那就是:打拳便是推手,推手便是打拳。打拳時,你要處處感覺前面有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與你推手,你必須象平時推手般的打拳;推手時,你必須求得自身的中正安舒,忘卻對手的存在。你心裡不要存想發人,你只想與大自然間的一片「虛空」說話。你只管在與自然的交融中去尋求你的立身中正、支撐八面。

可見,打拳便是站樁,推手也是站樁。

在站活人推手樁時,你要旁若無人,你要忘卻自身的存在。你是廣袤自然中的一棵小草,任憑風雨頓驟,你只管舒展你的個性化舞姿;你是普通平凡的一塊石頭,你只管親近寬廣的大地,任憑颶風海嘯,我與大地共存亡;你甚至是一位超凡脫俗的老者,你只管與你的白雲對話,與你的大地對話,與你周身的虛空對話,你只管自在的去聆聽大自然悠揚的簫聲。

推手只是一種訓練,你倘若如此,忘卻了對手的存在,也忘卻了自身的存在,你才能真正忘卻輸贏為何物。你有親近自然的心,大自然的太極便在你的心中了。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點個「在看」,太極成就最美的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萬病源於堵,2個地方轉一轉,打通淤堵,疏通12經!
學拳者,如何保持練拳的最佳狀態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