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手機廠商入局,智能電視進入下半場

手機廠商入局,智能電視進入下半場

今年8月以來,智能電視市場格外熱鬧。

月初,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榮耀智慧屏,成為華為旗下首款電視類產品;隨後,紅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8月19日在微博上表示,本月底將發布Redmi第一款電視;一加也於近日宣布將於9月份推出OnePlus TV。

而早已布局多年的小米則通過財報宣布,小米電視2019上半年全球出貨量達540萬台,同比增長64.9%,穩居國內出貨量第一。

各大手機廠商入局智能電視領域的背後是基於同樣的判斷——人工智慧時代即將到來,物聯網、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開始尋求場景落地,智能家居行業的意義開始顯現。

除了手機廠商外,海爾、美的、TCL等傳統家電廠商同樣是智能電視領域的玩家。而手機巨頭的入場,似乎點燃了大屏之爭的戰火,使得智能電視成為焦點。

從「百箱大戰」開始

此前,智能音箱被視為智能家居的語音交互入口,競爭非常激烈,BAT及AI初創廠商紛紛入局,下重金補貼用戶,上演「百箱大戰」。

在這場補貼大戰中,大部分創業公司已銷聲匿跡,呈現出百度、小米、阿里三足鼎立的態勢,但各家深陷補貼泥潭,再想入局並不是什麼好的賽道。

由於電視一直是客廳重要的娛樂中心,佔據著客廳場景中的「C位」。作為家庭物聯網以及具備高頻交互可能性的大屏設備,電視可以實現互聯網內容服務、智能設備操控等更寬泛的商業設想。於是,這場關於智能家居交互入口之戰邊蔓延到了電視行業。

手機廠商的焦慮

手機廠商在智能電視領域大舉動作,也有著來自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壓力。

Canalys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第二季度,延續了2018年的頹勢,總體智能手機市場出貨持續低迷,同比下降6%,出貨僅9760萬。這已經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連續第九個季度呈現負增長。

中國(大陸市場)智能手機總出貨量

Counterpoint的研究總監James Yan表示:「中國的經濟低迷導致消費者延長智能手機的更換周期,是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普通的電子產品升級很難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從中低端手機到高端機、從拍照手機、遊戲手機到女性手機等等細分領域廝殺激烈,配置、性價比比拼到極限。智能手機更新迭代同質化嚴重,並未取得突破性發展,而維持硬體銷售需要投入大量研發和營銷費用。對於手機廠商來說,手機業務增長已經逼近天花板,入局大屏領域或許能夠帶來新的增長點。

?手機廠商能做好智能電視嗎??

奧維雲網消費電子事業部分析師艾衛琦認為,電視功能單一,零部件更為簡單,對於在手機領域全球出貨量億萬級的榮耀和小米而言,已經擁有了供應鏈的管理經驗的優勢,做電視是「以高打低」。

不過,手機廠商想要在電視領域生存,並不是把以往的經驗複製到電視領域這麼簡單。

在智能電視這個賽道,國內的傳統電視家電企業以及全球家電品牌,在行業內積澱了十多年乃至數十年的經驗,產業鏈上、下游,從面板到處理晶元等一系列元器件都掌握著比較領先的技術積累,對產品本身的理解也更深刻。

根據奧維雲網公布的2019年1至6月彩電市場全渠道零售量數據顯示,創維、海信、長虹和TCL等傳統電視企業加起來銷售份額已經近半,傳統家電廠商仍佔據主導地位。

這些核心競爭力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而後來者往往沒有太多產業積澱。

據騰訊《深網》報道,2013年,樂視發布X60智能電視時就在硬體上犯了難。當時,X60發佈於5月7日,但梁軍(原樂視TV總經理)在採訪中表示,拖到當年7月3日,樂視電視才真正開售。「這兩個月當時宣稱是搞營銷,實際上是研發真沒幹完」。直到2013年9月底,在每天要花兩個小時開用戶反饋會的情況下,樂視電視團隊才把原本「沒擦乾淨的屁股才勉強擦好」。

對於新入局的手機廠商來說,只有拿出硬體創新的底氣,再加上軟體的加持,才能擁有智能電視的核心競爭力。

除了硬體技術水平外,價格也是影響智能電視銷售的重要因素。

以樂視、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電視的打法,有著典型的互聯網特徵——燒錢搶佔流量,再通過後續服務掙錢,當年樂視50寸的樂視超級電視S50僅售價2499元,如今小米55吋電視的價格也已經下探至2000元以下,這幾乎是同尺寸的智能電視平均售價的一半價格。

三星55寸智能電視電商售價

這種互聯網商業模式(硬體不盈利,內容盈利),再加上受面板產能過剩、技術創新不足,使得中國彩電市場近年來價格戰不斷,行業利潤被嚴重壓縮。手機廠商想要做好電視,應當警惕以往互聯網電視的做法。

小米電視電商售價

從3799元的起售價來看來,榮耀的並沒有延續樂視和小米的打法。中金公司8月11日的研報指出,榮耀電視定價較高,並去掉了開機、關機廣告,這是回歸硬體的表現。如果華為彩電能夠在產品功能方面獲得消費者認同,彩電企業可以迅速模仿,回歸硬體盈利的商業模式。

重新回歸硬體盈利的商業模式,可以避免手機品牌陷入價格戰的泥淖中,更高的硬體利潤也為產品優化提供了保障,才會使各家關注的焦點重新回到用戶的使用價值上,為消費者帶來好的產品體驗。品牌自然也能夠漸漸樹立起來。

?智能電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回顧整個智能電視的發展歷史,從2013年各大廠商一齊發力互聯網電視,樂視小米相繼推出各自的互聯網家電品牌,到2015至2016的野蠻發展,2017年大打價格戰,隨後樂視、暴風、微鯨相繼退場、小米一家獨大,再到現在手機廠商爭相入局……

隨著AI、雲計算等智能化技術開始進行落地,智能家居發展步伐在不斷加快。非常明確的是,上半場的互聯網電視的比拼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將進入下半場智能電視的較量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在FE獲得過冠軍的車隊,要被蔚來「賣了」
三星顯示器CEO:加速推QD-OLE D面板

TAG:億歐網 |